陈小玮
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工业化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改革开放的经济高速发展期,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发生着急速变化。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面临“关、停、并、转”,留下很多工业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目前工业遗产的保护模式主要有工业博物馆、遗产保护公园、城市商业综合体、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根据历史基础、区位优势等条件确定不同的发展路径。
因为疫情之故,榆林中能文创园大门紧闭。热心的门卫给了文创园后勤部主管薛强的电话,经过沟通,记者得以进入园区。
文创园报告厅是由过去的煤矿游泳馆改建而成,外墙保持原貌。隔壁体育馆内,搭建着电视剧《啊,摇篮》的窑洞内景,旁边是一张巨幅宣传海报。据薛强介绍,文创园前身是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榆阳煤矿,位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昌汗界村,占地面积135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煤矿因与榆林城市规划重叠,2013年被政策性关停。
2020年8月30日,这个废弃多年的煤矿以全新的面貌,即以工业遗存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呈现在公众面前。尽管这个工业遗存可能是陕西最年轻的,从建矿到停产只有短短的十六年,但其却有一个独特之处,即见证了榆林煤炭业发展的历史。
废弃煤矿转型文创园
“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展馆,是原来煤矿的绞车房。”带领记者参观并担任讲解的刘倩介绍道。
展馆外墙粉刷雪白,墙上还能看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标语。一块1米宽、2米长的立于地面的铁锈色钢板,不知是从煤矿什么机器上拆卸下来的部件,变成了“中能记忆——中能煤矿历史展馆”的标牌。进展馆前,会经过一个模拟井下采煤的艺术装置,数根木头筑起的井下巷道,一个采煤工手拿打煤杆,正面对掌子面工作。
“这是原来的绞车,所在位置也保持原状。”刘倩说。
展馆不大,一进门就能看见展室正中央的绞车。绞车是一种提升机械,是煤矿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生产设备,用来提升煤炭或下放设备、材料的工具。
1982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榆林地区发现一个大煤田》为题进行报道,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发现了一个大煤田——神府煤田。
1981年6月,原国家煤炭工业部煤田地质局陕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八五队接到命令,整建制搬到了陕北。1982年12月8日,一八五队提交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府勘探区普查找煤报告》。报告显示,在榆林神木府谷地区789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蕴藏着877亿吨优质环保煤,相当于关中4个矿务局所在的“渭北黑腰带”探明煤炭资源总量的16倍之多,而且还是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这一储量,使神府煤田跻身世界七大煤田之列。
神府煤田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被誉为是我国“六五”期间煤炭工业最重要的发现和成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找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创造了中国煤田地质勘探新发现资源量的最高纪录,改变了中国已探明煤炭资源的区域布局,确立了陕西煤炭资源大省地位,为我国煤炭工业战略西移奠定了基础。
1998年,榆林市获批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开启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历史。
中能公司原名恒远煤矿,是一个年产5万吨的私营小煤窑,1997年前后开始生产。2003年,恒远煤矿由中方信(控股)公司收购,改名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2005年,中方信公司邀请陕煤集团蒲白矿业公司和华电煤业集团加盟,借助陕煤集团的管理经验和华电集团的广阔市场,以求实现中能公司的快速发展。
2008年,由于战略调整,股东中方信将资源变资本,将股权转让给了江苏悦达集团公司。经过三方股东的共同努力,中能公司成为一个现代化煤炭企业,先后获得全国煤炭工业五精管理示范基地、榆林市十佳环境友好企业、陕西省园林式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
随着榆林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能煤田井田与榆林城市规划出现重叠,对榆林城市规划实施和安全带来严重影响。2011年8月,陕西省政府专题会议明确要求该矿异地重建新矿,并给了两年的过渡期。
2013年12月6日,榆林市政府专题研究中能榆阳煤矿异地重建工作,确定该矿于2013年12月10日24时前停产,于12月31日正式关闭。
中能公司搬迁至袁大滩异地重建,原办公区资产处于闲置状态。为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领导班子提出“聚集项目转型升级,实现企业跨界增值”的发展新思路,契合榆林市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政策指引,中能公司与陕文投集团榆林文旅公司开展合作,成立榆林中能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榆林文旅的大平台,打造榆林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中能艺术创意区有三个展馆,除了前文提到的中能记忆展馆外,还有中能美术馆、陕北石狮博物馆。记者采访时,中能美术馆展的是《黄河的衣裳》及其文献展,由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办。
2000年,艺术家郭庆丰带着染成青、赤、黄、白、黑五色的土织布,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行程万里,邀请九省区、5460公里沿岸的一千位民间艺术家,每人缝制一块33厘米见方的等大绣片。
郭庆丰曾说过创作这件作品的缘起。小时候,遇到大旱无法下种时,就会请善于绣花的女人各自做一块绣片,千针祈祷、万线哀求地拼缝成彩帐,献给龙王爷。大人们说这是咱农民最隆重的披红挂彩,连神仙也爱穿红戴绿。郭庆丰设想用艺术的方式,记录母亲黄河的万年神话,收集黄河流域隐藏在刺绣和缝纫里的人类文化的情感和样式,挖掘蕴于大河上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人们对于自然和神灵的尊崇与敬畏!
2001年农历十月初一,民间谓之送寒衣的日子,郭庆丰的母亲将绣片拼缝成一件长64.8米、宽1.6米的五彩衣裳,即“千家繡——黄河的衣裳”。拼接作品中用不同的文化元素,诠释了黄河沿线人民对母亲河哺育的深情厚爱。2004年3月《千家绣——黄河的衣裳》荣获上海民间美术博览会金奖。
“当年参与缝制绣片的艺术家已经有很多人过世了,这次连同文献第一次在家乡父老面前展出。”郭庆丰在展出前言中这样写道。彩帐几乎环绕展馆一周,文献像长长的一匹布,搭在几个老式木制的织机上。
由矿井污水处理车间改建的石狮子馆,展出的也是郭庆丰收藏的陕北各式石狮子。陕北石雕是陕西北部地区特色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源远流长,其写意的造型,流畅的线条,自成一体,在中国石雕艺术中占有独特位置。陕北民间石雕艺术景观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保存至今的艺术作品为数并不多,文创园馆藏这么多石狮更是少见。
煤矿的两层办公楼,改建成了艺术家工作室;园区咖啡馆由煤矿洗澡堂改建而成,泡澡池子变成了室内的一处水景,淋浴区摆着数张咖啡桌。园区院子里,四处可见的是煤矿机器改制的雕塑,废弃金属经过拼装化身“机械蜈蚣”;一台放在院子里的采煤机,不经如何改变,就是一个类似变形金刚的艺术装置。废旧的钢板,镂刻出陕北剪纸的图案,嵌在粉白的墙上,那种力量的美令人赞叹不已……
榆林文旅携手陕西中能,实现了文化旅游与工业遗产的融合,同时也开启了活化工业园区的创意旅程。
废弃隧道化身宝成铁道文化馆
2012年夏天,记者曾到凤县灵官峡采访。
灵官峡名闻全国,与杜鹏程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通讯“夜走灵官峡”不无关系,更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宝成精神”传遍全国。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的首条电气化铁路。该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市,向南穿越秦岭到达四川省成都市,全长668.198公里。
宝成铁路修建历时半个世纪,民国时期就开始策划,历经多次勘察论证,因工程难度和耗资巨大,一直未动工。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举全国之力凿穿秦岭,其工程难度和耗资之巨举世瞩目,震撼了全世界。1952年7月动工修建,1958年元旦正式通车运营,全线采用蒸汽机车牵引。1975年7月1日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杜鹏程描述的灵官峡:“这山峡,天晴的日子,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廖廖几笔写尽了灵官峡的险。
灵官峡全长大约9公里,是嘉陵江上游的第一道峡谷,最宽处仅30米,呈“S”状急弯穿峡而过。灵官峡线路沿江而行,其间有隧道、明洞11座,小桥涵25座,曲线13处,其中300米曲线9处,延长3.43公里。
1981年8月14日至23日,宝鸡、凤县一带连续降雨十天,降雨量为常年同期的4到6倍。两当县境内的西坡车站,是一处老滑坡区。1981年的这场特大洪水,造成这一地段多处滑坡。有一处垮塌下来的5万立方米泥石流,高出轨面3.5米;另一处滑塌泥石流约1万立方米,使得灵官峡隧洞9个中的连续5座成为了泄洪洞,洪水壅高4米,隧洞内轨排全部翻起。
为了宝成线的安全,有关部门确定了改线方案。在一号隧洞前,修一座铁路桥,在江的右岸新修了长度为1323米的新灵官峡隧洞,经过琵琶崖以及竹林沟隧道后,与原线路接轨。该线建成后,原来左边的9个隧道即废弃。
2006年,凤县发展旅游,在打造灵官峡景区时,铁路文化也成为该景区的人文之核。
当时记者采访时的景区是这样的:不宽的峡谷地带,同时挤着嘉陵江以及几乎与江平行的316国道。由于地势逼窄,灵官峡景区大门紧靠在横跨嘉陵江吊桥的北端,就在316国道的路边上。
吊桥的另一头,位于宝成铁路灵官峡一号隧洞与二号洞之间,有一块如同刀削斧劈的峭壁,三个醒目的红色大字——“灵官峡”,是于右任的手笔。下方是刻在汉白玉石上的杜鹏程《夜走灵官峡》的全文;最下面的赭石色浮雕墙,再现了当年修建宝成铁路的情景。
到2010年10月前,凤县先后投资了2150万元开发灵官峡一期景区,主打宝成铁路文化。因为利用的是铁路线,所以景区分布在大约3公里的狭长山谷中,除了前文中提到的景区大门处的浮雕外,在废弃的2号火车隧道修建了传奇历险宫,4号洞有旅游小火车,游客坐着火车穿行其间时,可以看到隧洞壁上展示的当年修建宝成线的照片。
凤县有关方面一直有继续升级景区宝成铁路文化的计划。
2016年,凤县灵官峡景区发出通知,面向全国征集宝成铁路“筑路英雄”留下的青春感动,包括宝成铁路建设期间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如老照片、老奖状、图书、档案袋、粮票、老工具、纪念章、纪念邮票,也可以是当年穿过的衣服、鞋子以及当时报纸信件等物品,为筹建文化馆征集展品。
2017年,“灵官峡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项目”开工建设。在宝成铁道文化体验馆与宝成铁路废弃段申报省级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文物的等级与保护原则进行分级分区旅游建设。
2018年6月,宝成铁道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升级后的体验馆将废弃的3个隧道打造成为一座反映宝成铁路诞生发展、追忆三线建设、激发中国梦的专题性展馆。
2号隧道作为主体,用以展示宝成线建设与中国铁道建设发展历史与文物介绍。面积2500平方米的隧洞,担负纪念、缅怀、教育、科普、互动等诸多功能,也是铁道文化的交流展示地。
1958年,面对物资匮乏,这条铁路几乎是在肩拉背扛的条件下修建的。打穿了上百座大山,填平了数百沟壑深谷,单填土石方达6000万立方米。仅观音山车站建站就炸平了4个山头,先后挖药室29个,装炸药142.8吨。爆破使工期缩短了6个月,节约人工8.2万工天,节约投资78.83万元,是中国铁路修建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大爆破。宝成铁路文化主题公园里的铁路建设者雕像,再现了那个火红的建设年代。
宝成精神文化长廊,以当时宝成铁路建设为背景,利用灯箱展架的形式,展现出一代又一代铁路人“坚忍不拔”的精神。
火车隧道賓馆,也是景区内的一大特色。对灵官峡景区3号洞进行改造,以火车文化为主题,采用钢结构在隧道内部建立火车隧道宾馆,一层为行人通道,二层为软卧包厢,分为单人套间、标间、主题间等。
景区的观光火车体验区,起止站1号洞、2号洞、3号洞外侧栈道铁轨,以及4号洞、7号洞,全长约为4公里。轨道宽约600或762mm,以枕木为基底;车头仿造毛泽东号蒸汽机车,以柴汽油发动机为动力;每节车厢大约乘坐10人,共5节车厢。中途设停靠站两处,可临时下车观光。
宝成铁道文化体验馆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雕塑和实物展示,新建夜走灵官峡体验区、宝成铁路精神体验区、科普知识区、未来展望区等,以清晰的脉络、详实的史料、立体的展示,讲述了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建设发展的宏伟历程。该体验馆的建成不仅全方位地提升了灵官峡景区的功能布局,还成为凤县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
开馆仪式上,中国第一代电力機车女司机王萍发言,她讲述了第一次驾驶机车翻越秦岭路过凤县灵官峡的情景,以及多年夜以继日奔驰在这条铁路线上的诸多感悟。看到当年的灵官峡焕然一新,成为旅游胜地,她说,“感谢凤县人民建成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这是一个纪念筑路英雄的好场馆,弘扬宝成精神的好平台。”
凤县灵官峡景区利用景区铁路古迹、休闲氧吧、古羌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出了“访千年蜀道、寻红色足迹”研学旅游产品。在欣赏景区美景同时,培养学生对红色革命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围绕着红色教育的核心课程,讲述红色故事,感知天堑变通途的伟大工程成就,传承宝成铁路精神,领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使命担当。在建党百年之际,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也成为学党史、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的一处红色教育基地。
抢救工业遗产
榆林毛纺厂是记者去榆林调查的目标之一,遗憾的是,毛纺厂已在市政改造中荡然无存。
从榆林修复的城墙门洞新乐门进去,右侧就是毛纺厂旧址。家属院尚存,过去的厂区已成为夫子庙文化旅游步行街。
一位坐在家属院门口的阿姨,曾经是毛纺厂的职工,她指着夫子庙广场大约地下停车场入口处说,“那就是原来的厂大门”。步行街最南端是一处崭新的庙宇。“陕北民俗博物馆”“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等近10个品类不同的展馆,构成步行街主要文化内核。另外配套了购物中心、美食街等设施,全是崭新的建筑。毛纺厂的历史只能在纺织博物馆,包括其餐厅——“一毛食堂”里寻找了。
陕西人对榆林毛纺厂记忆深刻,尤其是其出产的毛毯。榆林毛纺厂始建于1950年,是我国西北地区建厂最早,技术力量雄厚,集选、洗、制条纺纱、织造、染整等工艺于一体的大型全能毛纺织企业,也是陕西省最大的毛毯生产企业,其产品多次出口苏联、罗马尼亚、美国、日本等国家。五十余年累计为榆林市财政贡献近2亿元,曾经一度是榆林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占榆林财政收入的30%。
2003年,毛纺厂全面停产。几年前,由省工信厅、省文物局调查组对陕西省工业遗产分批摸底梳理时发现:毛纺厂的档案资料比较完整,保存在榆林市档案馆。位于闹市区的毛纺厂的生产楼已停止使用,保存状况一般;锅炉房保存差,停止使用;俱乐部保存完好,停止使用;办公楼、综合楼尚在使用中,保存完好;老家属楼、家属楼使用中。结论是:作为工业遗产的实质部分没有被保留。
200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方案》。陕西省文物局结合国务院下发的“第三次文物普查方案”,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国防办等多个部门联合,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对陕西省工业遗产开展调查。
开展工业遗产调查是为了全面掌握陕西省工业遗产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后期科学合理地制定全省工业遗产保护规划提供依据。从2009年至2014年,陕西省文物局与省工信厅联合组织开展了全省的工业遗产普查工作,由各地工信部门组织辖区内相关企业接受普查培训并填报普查登记表,筛查和梳理出工业遗产备选名单599家,对具有潜在价值的75处企业进行了调查登记,经核查拟定工业遗产45处,推荐地方列入保护名单的企业遗存12处。
2017年,陕西省工信厅会同省文物局又启动了“一五”及“三线建设”时期在陕“156”重点工程项目的工业遗产调查。数年调查结果汇聚为厚厚两册《陕西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实践》。该书收集了96处陕西工业遗产信息,遍布于汉中、宝鸡、渭南、铜川、商洛、榆林、安康、西安、咸阳等地。
陕西省工业遗存按时间顺序排列大体分为这样几类:1、古代手工业遗产,以陈炉遗址为代表,见证古代手工业和工程技术的古代陶瓷窑厂遗址、古代手工作坊遗址。2、近代工业遗产,以延一井、大华纱厂等为代表。3、现代工业遗产,以“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项目遗存为代表,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工业遗产。
陕西丹凤葡萄酒厂始建于1911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和民族宗教人士华国文先生创建,是我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最早的三个厂之一。作为工业遗产,丹凤葡萄酒厂还保留着一些见证酒厂发展的文物,有些依然在使用,如引进自法国的发酵罐、酒厂现存最早的橡木桶,1915年由湖北省老河口中英合资橡木桶商行所造。丹凤县博物馆保存有一个木质的丹凤葡萄酒厂的老牌匾——大芳酒厂,为20世纪50年代所制。为发展需要,丹凤葡萄酒厂迁厂,距原酒厂的旧址不远,也有五十余年的历史。现保留着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以及同年代的地下酒窖。除悠久的建厂史外,其工业遗存还包括多个商标,以及一些年代久远的外观、形状、尺寸不同的酒壶等相关物质遗存。
陕西省西凤酒厂位于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是1956年在凤翔县柳林镇公私合营作坊的基础上联合创建的企业。西凤酒是中国四大老牌名酒之一,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西凤酒酿制技艺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厂拥有多栋20世纪50年代的建筑和多套老机器设备,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厂房、设备仍发挥制酒功能,具有很高的工业遗产价值。
西安和咸阳是“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多达21家的地区。调查者走访了19家,这些企业存有一定数量“一五”时期所建的建筑,如办公大楼、厂房车间、其他附属建筑等,部分建筑为苏联援建。调査时还见到一些“一五”时期存留的老设备和东欧国家所制造的机器设备,部分仍在使用。
陕西秦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陕西省耀县水泥厂,系我国“一五”期间由民主德国援建的企业,其湿法旋转窑当时被誉为“亚洲号”。20世纪70年代中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该企业保留了大量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遗产,其中一些工业遗产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典型性和惟一性,是十分宝贵的工业遗产。目前,该企业生活区内还遗留有连片的20世纪60-80年代所建带有“火墙”的老平房等建筑,及20世纪60-80年代的各类机器设备。
宝鸡三线建设時期的工业遗存同样十分丰富。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机床厂,1965年在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背景下,由上海分迁至宝鸡市。在其发展历程中,制造出多项中国第一的机床工具产品。该企业是国家“三线建设”企业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典型代表之一。该企业老建筑保存基本完好,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是目前保存较少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此外,该厂还拥有数量较多的老机器设备,包括进口自美国、瑞士和西德的设备。随着时间流逝,对这些珍贵机器设备的保护显得越来越紧迫了。
陕西省胜利机械厂始建于1965年,属“三线建设”时期的企业。该企业的窑洞生产车间从1965年至1971年,先后开挖了大小14孔窑洞,用于生产军工产品。窑洞最里面由隧道互相连通,整个窑洞体系面积约10800平方米。1983年至2003年,随着生产设备搬迁报废处理,生产窑洞闲置。该企业在特定历史时期采取隐蔽生产的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该窑洞的建设选址以及内部结构不同于房屋建设,有其独特的建造艺术、历史和军事工业价值,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宝鸡合力叉车厂建于1965年,属“三线建设”时期企业。它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叉车专业生产基地,见证了中国第一台1.5吨电瓶叉车、第一台5CW41型5吨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和第一台2CB型2吨内燃叉车等诸多产品的诞生,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叉车发展的整个过程。该企业在行业中有着突出的地位,为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企业老厂区布局保存完整,存留有反映国家“三线建设”的物证——部分老建筑和机器设备。
陕西15家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的工业遗产,已先后被公布为第五批、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加上以前的三家文保单位,共计18家。这些重要的工业遗产既有近现代的,也有现代的,包括纺织工业、电子工业、电力工业、国防军事工业、科研基地、能源、机械加工、化工等多个领域。
工业遗产保护对策及建议
工业遗产是众多文化遗产类型中最年轻的,通常指18世纪以来,以采用钢铁等新材料、煤炭和石油等新能源、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工业革命后的工业遗存。1978 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成立,2003年7月通过了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塔吉尔宪章》。
“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这是《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定义。
在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原本的经济命脉——传统工业,逐步被第三产业所取代,工业文明及其固有物质形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一些存留且规模不等的建筑与设备等处于遗弃状态而成为一种遗存。
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工业化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改革开放的经济高速发展期,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发生着急速变化。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面临“关、停、并、转”,留下很多工业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
目前工业遗产的保护模式主要有工业博物馆、遗产保护公园、城市商业综合体、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根据历史基础、区位优势等条件确定不同的发展路径。
2018年,陕西省工信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全省工业遗产及工业博物馆摸底调查的通知》,从3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业遗产及工业博物馆普查工作,为依法建设工业博物馆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尽管陕西省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现实的利用方式和模式却很少,没有给相关单位或企业提供多种选择,造成工业遗产资源的浪费、闲置和损坏。特别是对那些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人口密度不高的偏远郊区或山区中的工业遗产,还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方式。
针对面前存在的问题,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全省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根据陕西实际情况,编制本省工业遗产名录,该名录可按照经济和社会价值、意义、重要性、危急性、典型性、代表性等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如省级、市级等保护名录。有了工业遗产名录,全省各地才能根据工业遗产名录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第二,定期或不定期对省内工业遗产进行调查,动态掌握工业遗产的情况。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
第三,工业遗产保护及利用,除标准、范畴和价值认定之外,还必须与城市建设、交通规划、城市功能和发展规划相协调。探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匹配关系,量化城市更新体系与城市经济发展体系的整体协同关系,能够为城市建设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四,建立区域工业旧址保护或区域工业遗存展馆。陕西各地可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工业遗存展馆或旧址保护区。将分散在区域内各家企业中时代特征突出、能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且目前面临淘汰的机器设备,评估后统一收集起来,整修后在展馆内进行保存、展出。
第五,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多元化思路。保护和利用好工业遗产,是一个需要较大投入而产出缓慢的事业。可考虑在有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引进和利用民间和社会资本来保护工业遗产,实现工业遗产保护资金多元化。在与市场结合、发展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工业遗产的原有风貌,要对参与使用的企业进行一定约束,使其必须保留使用建筑的风格和特色的完整性、一致性。
第六,完善工业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建立专家质询、公众参与和听证程序,逐步形成完善、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体系。
(本文在写作时参考了《陕西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实践》一书,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