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婵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班级文化开始得到专家和一线教师们的重视,各种研究的文章见于各报刊书籍杂志。一般认为,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教师们非常重视教室布置等物质文化,班规制定等制度文化建设,而忽略隐性的精神文化建设。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班级,其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一定是卓有成效的,班级特色一定是鲜明的。
一、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黄正平主编的《班集体问题诊断与建设方略》中写道:“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集体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情感态度等,是班集体文化建设的灵魂。”可见,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共同价值的追求,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班级自下而上的发展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影响、制约、规范着每个学生的行为,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搞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有助于巩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有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助于校园文化的深入。
二、中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往往被教师忽视,很多教师认为教室布置好了,班级管理制度完善了,班级文化建设就完成了。因此,很多班级没有自己的班名、班歌、班训、班徽、班旗、班级目标等。教师们认为这只是班级建设的一种表面形式,不知道这种形式会无形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有些教师即使提出了班名,选出了班歌,制定了班训,确定了班级目标,也没有具体落实,这些内容像一种口号,喊过就晾在一边,从此不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提及。有些教师则把这些内容粘贴在教室墙壁,作为美化教室的一种材料,而不是一种精神的渗透。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缺精神的引领。精神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引领,“用什么样的精神作为班级的成长的灵魂?”大多教师缺乏这样的思考,他们把其它班级的精神文化套在自己班上,使得班级精神文化没有班级个性。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单一。部分教师以“分数论高低”,就把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定位为学习,几乎没有学习以外的精神方面的主题和内容,对学生其它品质的形成,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不能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三、中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
有效的班级精神文化应该细水长流,潜移默化,渗透在学生成长的三年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一)明确共同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就可使全班同学有了思想和行动的方向。班主任应从接班的第一天起,向学生讲解班集体的意义以及对每位成员的重要性,让全体学生都能树立良好的集体主义意识,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懂得“班荣我荣,班辱我辱”的道理,并及时制定出班级的共同发展目标。而要发动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除了集思广益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成为建设班集体这座大厦的“设计师”,而不是成为班集体这座大厦的“房客”。只有人人参与制定目标,才能使学生把班集体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与班集体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融化在集体中。这样,学生从走进班集体的第一天起,就树立了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有了主人翁的意识。
班级目标可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涉及学习的,也可涉及行为规范的,道德情操的,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能体现全班学生的共同愿望,目标也应随着时间和班级情况发生变化。总之,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作用。围绕共同的奋斗目标,全班学生会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努力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奉献给集体,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集体凝聚力。
(二)确定班名、班训、班歌
班名是一个班级文化与特色的精简体现,一个师生共同认可的班名可以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学生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进取意识非常有效。如,“博雅”班级,体现一个班级追求知识上的广博和语言行为的文雅。“梅花”班体现一个班级对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的追求。
班训指的是为了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班风而以简短的语句形式形成的班级口号,其特点是主旨突出、语言简洁、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班训的确立,要兼顾内容和形式,要符合班级目标,符合班情,贴近学生心灵,最好由师生共同商议确定。如,笔者班的班训知礼·乐学·友爱·感恩。从日常行为、人际关系、学习、感恩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鞭策语。
班歌是用音乐的形式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用歌声点燃学生向上的火焰。班歌的选择可以由学生自荐,再公投的方法选出。所选歌曲的歌词一定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旋律是欢快的,比如,笔者上届学生的班歌是《怒放的生命》,每当学生唱到:“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矗立在彩虹之颠,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整间教室都散发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
(三)创设正确的舆论氛围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正确的班级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班级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和学生们赞同的正确言论和意见,是班主任教育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手段。它需要班主任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形成。
刚接手新班级时,笔者会告诉学生:“我们是一家人,我是这个家的大家长,和大家一起成长,我们需要团结,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然后在班级管理中,及时表扬好的行为现象,树立榜样,鼓励先进,弘扬正气;及时批评错误思想和言论及不文明行為,抵制歪风邪气。这样一来,在整个集体里,学生们学有榜样,不良的行为和错误的舆论就没有了立足之地和成长土壤,整个集体的舆论氛围会越来越好,逐渐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除此之外,班级日志也是创造舆论氛围的一个阵地。在笔者的班级中,学生轮流写班级日志,记下班级每天发生的正能量的事情。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班级日志擦亮学生寻找美的眼睛,为班级美好的人与事提供了呈现的窗口。再者,营造正确的輿论氛围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明辨是非,懂得“真善美”“假恶丑”。有了这种舆论氛围就会无形地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班级学生的精神面貌也会与众不同。
(四)开展班级活动,不断强化班级精神文化
实践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精神文化只有通过一定的实践形式才能深入人心。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搭台,那么不管有多么好的班级精神文化也会窒息。因此,班主任要把优秀的精神文化内化为学生成长的驱动力,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如,笔者的班级选定《论语》中的君子品质来引领学生的精神文化,笔者先后策划了《论语》“君子品质”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讲君子故事大赛的活动,设计了主题班会,邀请了校外人士做相关的主题报告,以及让学生演君子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好学,诚信,孝顺,言行一致,心胸宽广,有理想”等美好的君子品质慢慢渗透学生心理,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
实践证明,开展有效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长各种见识,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通过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情感交流,弥补一些学生在情感、心理上的缺失,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综上所述,精神生命的成长是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中学又是人生成长的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还处在不稳定时期,其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还不够高。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探索更多有效的途径。
[本文系惠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2019—2020年度)课题“《论语》中的君子品质在中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hzkt01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陶思银,任启容.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17:304.
[2]陈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2018.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