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
当今世界不再是在全球化进程中顺风顺水的世界了,它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
在以变局、动荡和结构调整为特征的世界里,每个国家都需要主动适应变化。作为新兴市场大国,中国应该如何与世界相处?这涉及中国对形势的判断以及策略选择问题。
战略是着眼于长期的、整体的大政方略和顶层谋划,重点在“略”;策略则是在战略之下的应对之策和政策方向选择,重点在“策”。策略有其鲜明的时代性,会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比如,中国在1978年确立的改革开放,这就是战略,中国已经实施了40多年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还将继续坚持下去。“韬光养晦,决不当头”就是策略,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策略选择。
近几年,中国一直面临着“大兵压境”的险境,从最初的贸易领域向科技、金融和地缘政治等领域不断蔓延。中国过去扮演了“世界工厂”,大多数国家所需的消费品以及制成品,有相当大比例来自中国。现在,中国的产能依旧存在,且因科技提升而继续扩张。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也在不断扩张产能,“世界工厂”开始普及到了全世界,整个世界处于严重的过度生产状态。正如笔者在《颠覆世界的城市化》中所指出,这样的世界是一个危险的世界,要么出现新的更大市场空间,要么发生战争或是严重的經济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产能的空间必然遭到各方力量围剿。这意味着,中国除非顺利并且快速地实现转型,否则将面临经济增长越来越难、地缘政治空间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大的局面。
在动荡的世界中,中国应该塑造“安全岛”的形象和地位。原因并不复杂,当世界处于结构性调整期时,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渴望一个“安全岛”——国家和社会稳定、有较大的消费市场空间,就会对世界产生吸引力。如果中国成为有足够容量的“安全岛”,相信大家都会奔着这个“安全岛”而来,中国自然会拥有世界地位。
那么,中国如何才能构筑起世界的“安全岛”呢?对中国来说,安全岛的内涵有多个方面,包括: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政治与社会环境稳定;保持市场空间稳定并增长;金融市场稳定;疫情防控在好的基础上维持稳定;坚持改革开放,保持市场开放度;公共服务要稳定提升;强化法治,市场化程度稳步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等多个方面。构建中国这一大安全岛,就是要力争在上述多个方面都能实现稳健发展。尤其是当全球经济处在调整期和疫情冲击之下,实现稳健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从宏观层面来看,最重要的还是明确自己的定位,保持战略定力,确立清晰的发展策略。中国今后的策略应该是:管他山摇地动,我有一定之规!最怕的就是,中国不断针对世界的变化而被动应变,今天这样做,明天那样做,结果哪一样也没看明白,这样是最可怕的。中国在策略上应该学习古人,做到“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其核心是,为了在乱局赢得时间,交换并且创造新的空间,非常有必要保持克制和稳定。一个国家的成功转型,无论如何都需要时间,而时间唯有克制才能换取。
总之,面对世界大变局,中国需要适应并积极调整,完成多个方面的转型任务。中国应该利用疫情防控的领先优势和中国市场空间,打造全球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中的“安全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最适宜的策略依旧是“镇以和靖,御以长算”。
(摘自《改革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