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回顾三年走过的历程,掩卷遐思,语文之旅精彩纷呈:一次爬山的经历,让莫顿·亨特“直到56年后”仍记忆犹新;一次异地他乡的相遇,让鲁迅先生认识了“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那处处盛放的“驿路梨花”,至今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上广为传颂;还有那蹬三轮的老王、卖油的老翁、亲爱的小桃……无不历历在目。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肯定也有影响我们至深至远的人、事、物。请以“影响我最深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特征要鲜明,要有真情实感;(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21年梧州中考作文试题把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回看近几年梧州市的中考作文试题:2020年的“不一样的经历”,2019年的“最后一课”,2018年的“那一刻,我长大了”,无论题目怎么变化,文体上,延续记叙文;内容都是关注现实,关注考生健康成长。“影响我最深的 ”是半命题作文,与近三年的命题作文形式略有区别。考生要认真阅读试题提供的背景资料,里面提到了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六篇文章,仔细分析六篇文章的相似点:从身边的人物身上找到故事,挖掘人生启迪。
1.影响我最深的那个人——老师、同学、家长等。
首先模仿《背影》第一段的写法,照应题目:“我现在能够写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王老师。”接着回忆有关的故事:以前自己的字迹,无论别人怎么劝说,用什么招数,都难以改变。后来王老师影响了“我”,“我”的书法渐入佳境。最后总结全文。行文中注意把王老师的特点与“我”的变化前后照应,否则会造成文章结构松散。
2.影响我最深的那件事——助人为乐的事、精益求精的事、追求知识的事等。
文章开篇不妨引用名言,或者排比句,引出那件事。接着叙述那件事发生的背景,“我”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时恰好遇到了这件事,而后这件事把“我”从困惑中解救出来,最后总结全文。注意行文中要突出“我”前后的变化,这才能够突出主题。这样构思的难点在于叙述事情要能够与“我”的思想状态对接,这个对接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但是最终对“我”产生了正能量的影响。
在行文中忽视了“最深”这个词语,也就是没有比较,还有就是忽视了“影响”,例如写人,只写人(事、物)的特点,忽视“影响”,比如“影响我最深的人”,以妈妈为主人公,妈妈的特点鲜明,而妈妈对“我”的影响没有凸显出来。
【范文示例】
影响我最深的那个人
□一考生
影响我最深的那个人,不是老师,也不是同桌,更不是某位大作家、大科学家,而是与我朝夕相处的妈妈。
不知从何时起,我早上醒来,妈妈已经坐在书桌前,在台灯下,认真地阅读写作了。渐渐地,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形成这样一种意识:清晨起来,洗漱完毕,认真读书就是一天的必备动作了。直到初二的暑假,表姐从外地来度假,她清晨起来,没有看书,没有写字,而是到小花园玩:和同龄人跳皮筋、踢毽子、聊八卦……
常言說,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经过表姐的一暑假影响,我清晨读书的心思再也没有了。妈妈一不注意,我就溜下去跟朋友玩儿。
妈妈很快发现了我的“秘密”。
她没有批评我,也没有阻止我,而是清晨不再强求我读书,希望我在玩中多交同龄的朋友。我的内心忐忑不安,我悄悄地问爸爸:“这就放过我了?”爸爸不置可否地笑笑。
原来,妈妈还有后手,周末,爸爸拿出一沓稿纸,向我甩了甩,我走过去一看:妈妈真是老谋深算,她把我一周的见闻写成了五个小故事:海涛的抠门,海洋的乐观,浩浩的机灵……我每一个朋友她仿佛都见过一样。我一下子明白了爸爸那神秘的“笑”意。
从此,我又有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写札记。无论看到的书,还是听到的新闻;无论与朋友一起看的电影,还是老师新讲的课文,我都能从中找出可以变成文字的故事。
当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写札记,为什么作文总能有奇思妙想时,我就说,看我妈妈,看看她就懂了。
如今,坐在考场,看着“影响我最深的 ”这个题目,我不由得想到了这个从没有批评过我,总是用行动影响我的人。仔细想一想,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润物无声的人吧。
名师点评
1.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故事发展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我”受妈妈影响爱清晨读书——表姐打乱“我”的生活节奏——妈妈试图矫正,但是失败——父母换了一种方式,用行动改变了“我”——“我”爱上写作——每个人身边都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要学着发现。
2.细节生动,前后呼应。文章中当“我”忐忑时,想从爸爸那里拿到解药,爸爸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一笑”,谜底揭开,“我”“明白了爸爸那神秘的‘笑意”,这种呼应使结构更严谨,内容更丰富。再如,写作这一情节,妈妈写作——“我”写作,细节照应,使影响更合理。
3.语言朴实,内容丰富。文中没有绚丽的形容词,也没有多变的句式。作者在娓娓道来中,把妈妈对“我”的影响描写得一清二楚。另外文章不只是写“我”和妈妈,还有表姐,有爸爸,有小伙伴,有向“我”提问的人,在不经意间,这些人物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又充满生活气息。
影响我最深的那本书
□一考生
如今爸爸已成为我作文中的男一号,这要感谢我初一生日时的礼物——爸爸送给我的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
我的爸爸是个修车工,不是修汽车的工程师,而是在街边摆摊修理自行车的小老板。我和他之间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变得水火不容:下雨天,他要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我说别去;晴天,他想骑自行车来接我,我说“省省吧,您”……总之,他那不体面的职业实在令我难为情,他那自行车在电瓶车、汽车面前实在让我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