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楠
[摘 要]税收是国家公共财产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对国家国防军队建设、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保障、救济赈灾等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国力不断增强,税收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缺陷难以完美适配现今发展水平。文章将浅谈税收工作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出现的问题和深化改革税收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税收工作;税收意义;政府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9.159
税收,分为国税和个税,是指国家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凭借公共权力,依据法律法规,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且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是国家充盈国库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与国民生计息息相关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飞速发展状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改革原有税收制度势在必行,国家在发展中对税收制度不断调整,但仍有许多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为国家顺利开展税收工作带来了阻碍。
1 财政税收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国家建设
财政状况对国家开展、扶持国家项目具有非凡意义,为了维护我国安全自主主权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建设都需要财政支出,从国家项目的维护:如国防和军队的建设、航空航天工程的探索研究、医疗和公共卫生建设、教育支出、扶持企业、保护环境等,到民生项目建设:如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的建设、贫困群体扶持、医疗系统保障、救济赈灾等,可以说财政收入支出与国家发展、国民生活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1]。
1.2 调节监督经济
政府凭借国家权力强制参加社会分配,势必会对社会各阶层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进行改变,会不均等的减少各阶层的可支配收入,经济重新分配的结果会改变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行为,改变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国家可利用此种影响,从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有目的性的合理引导。且国家征税的基础,是以明确详细的税法为基础,掌握税金来源,合理征收,在征收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对纳税人起到监察督管作用,实时获得反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只有保持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合理调配,才能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良好发展。
2 财政税收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的适应未来国民经济变化趋势,对现有财政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财税改革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提高现有财政收支体系的效率,规范用语,使税金更好的投入到国家建设中,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制度改革需完善财政支出预算制度,开源节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地制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土地广袤,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良莠不齐,税务制度不尽相同,财税制度应更贴合地区规划[2]。因此,需不断完善现有财政税收制度,使之动态发展,才能更好适配国家的高速发展。
3 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财政税收体系不健全
20世纪以来,我国全面发展国内经济,各行各业都取得不俗的成绩,百家争鸣,蓬勃发展的局面为我国原有财政税收制度增加了很大压力,凸显出原有财政税收制度的不健全:国家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但是很多促进社会发展、方便百姓的新技术、新税种未能及时被纳入财政税收制度中,直接影响税收工作的开展;当前国家的分税制贯彻不彻底,分税制度的整改并未带来积极有效的作用,造成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划分不公正,部分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与战略性目标不匹配,直接限制了其经济方面的行动力;完整的体系,都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的支撑,现有财政税收制度体系的漏洞,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有关,影响相关单位在建立财政税收管理制度时无法可依,缺少保障,无法凭借个体力量将财政管理工作带入正轨;目前,国家财政支出工作新加入预算项目,但是新项目的管理运行方式都在不断探索中,相关部门缺乏对预算体制的重视度,在工作中体现为缺少宏观意识,对掌握资金流向的能力比较匮乏,造成了难以有效提升税金利用率的局面[3]。
3.2 国民重视程度不足
财政税收,是国家行为,国家任务分解到个体上,最前线的财务人员就是会计,一个企业,不论大小,都必须有会计的统筹运算,合理纳税,国家也培养了大量财务工作人员输送到一线企业中,但是有非常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工作年限长、学到的税务知识陈旧,未能及时跟进税务改革的步伐,导致财政税收改革工作落实困难。事业单位中也有许多工作人员对财政税收工作缺少认知,欠缺责任感和紧迫感,工作懒散倦怠,无法贯彻有效的税收工作[2]。除了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也是国家税收的一大来源。税法规定中国公民都应按照法律法规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我国对税法的宣传极其匮乏,国民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公民对缴税存有逆反心理,或轻视其重要性,造成税收工作的不顺畅[4]。
3.3 监督管理体制漏洞
在财政税收工作的实施中,仅依靠单位或个人的自觉性其实是很难完成的,税收工作的困难,与我国监管体制漏洞、相关法律不完善有很大关系。且财务税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税收过程很难做到完全透明化,信息的阻碍让很多工作人员抓到漏洞,出现舞弊行为,加之监管体系的松懈,让国内偷税漏税的现象屡禁不止,从公职人员到文娱明星,从各大企业到单一个人,偷税漏税贪污腐败丑闻层出不穷,趋于普遍,国民对偷税漏税现象也已经免疫。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国家提高了监管成本,加大了对偷税漏税现象的排查,改进国家税务系统,使之更全面智能,但是税收质量依然增量不多,收效甚微。理应全面重视的重要工作因为法律的不健全使其缺少权威性与震慑性,为财政税收工作带来严重的阻碍,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5]。
4 财政税收工作改革举措
4.1 完善财政税收制度
全面建设完善国家财政税收制度。为了保障国家财政税收工作正常运行,保障国家建设进程,需建立科学全面的财政税收制度,使税收工作有制可循,适应国家高速发展的趋势,吻合地区税收需求。2016年5月1日国家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是我国完善税收制度的一大进步。在此基础上,國家财务部门应结合最近几年财政税收工作反馈,发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及时修订制度。科学协调税金收支比例,增强调配能力,加大地方考察力度,明确地方政府建设目标,加强地方申请预算审核力度,严防铺张浪费[6],合理调配税金支出方向,使地方经济全面健康发展,不落后不掉队。从扶持企业宏观角度出发,优化税收种类,最大程度减少重复税种,保护企业获得长期良性发展。减少工薪阶级的税务负担,加快个税改革步伐。加快征税途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建设企业、个人、税务系统网络信息库,使企业财务状况和个人收入情况更加透明化,从源头提高税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