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立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子软、硬件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地变化。面临变化的需求,职业教育应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根据职业教育电子类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重新定位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对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方法进行积极改革与创新。
【关键字】 职业教育 电子专业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目标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和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需要一定数量的电子专业人才。但电子专业学生就业率却持续降低,就业状况亮起了红灯。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目前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是否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是什么导致我们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以及在新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电子专业人才。近些年来,我校与一些著名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校企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新时期的就业工作才有出路,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并为我校实现建设的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笔者对某职业教育过去几年的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抽样回访调查。调查发现。从事本争业工作的仅占17.8%,主要岗位集中在电子服务公司,从事相近专业的占30.5%,主要岗位为各企事业单位的电子信息服务和网络营销等。
近几年,电子行业迅猛发展,可以说就业岗位比比皆是。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面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加上近几年社会对电子人总需求有明显变化。面对变化的需求,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欲在未来的市场中占一席之地。
二、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思路
2.1开展校企合作,最关键的是选择企业
开展校企合作,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选择适合的企业进行合作,这也是校企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寻求合作企业的过程中,针对我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找准与企业的对接口、切入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必须利用我校自身优势,努力开拓就业市场。进行校企间的合作,学校培养出企业满意的人才了,效益更好、层次更高的企业就愿意与我们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2.2搭建 “平台”
为加快我校校企合作的进程,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在我校现有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努力构建“平台”。
建立校企合作联络员队伍。校企合作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培养模式。学校可以选派有一定市场经验的专职教师深入市场,积极寻求符合我校专业设置的著名企业进行广泛的校企合作,积极寻求科研技术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学校也可选派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去,获取来自市场的丰富的第一手信息,加强与合作企业沟通、协调,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互相探讨某一领域的行业动态及发展趋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从而寻求“产学研”方面更深层次的合作。通过 “建立校企合作联络员队伍”平台,努力在全校形成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统一管理、校企合作处的积极协调、校企合作联络员队伍的积极工作的校企合作整体工作格局。
2.3建立生产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式培养模式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学校既要保证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作为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又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而企业在履行基本的社会义务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外,更加关心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爱岗敬
业、技术熟练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把学校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及其达到技能过硬的教学要求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自成立以来,虽然人们一直不懈地探索、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职业教育电子类毕业生就业却日益困难。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了成人学生的实际条件和求学需求。目前,我们很多职业教育还是模仿普通高职院校的一贯做法,盲目跟风,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仿照普通高职院校的计划来实施,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学生大部分来自社会,他们的社会性与职业性非常明显。因此,职业教育电子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不是毕业学生数量太多,而是人才培养方向针对性有所偏差。二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陈旧,不适合已变化的生源。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若依旧以若干年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来实施教学,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用为某些学科太难而使有些学生无法完成学业。内容的陈旧同时也导致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就业时与其他职业教育毕业生相比没有竞争力,最终造成就业尴尬的局面。
四、校企合作模式对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4.1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校企合作一般由院校与企业双方自行协商决定,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的参与度较低。在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上也没有健全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如果要切实推进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1.政府预先评估、提供资金保障
政府可以预先评估校企合作方案的可行性,能够促进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则可以通过财政资助向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同时通过政府来对该校的校企合作专业进行宣传,使得更多的人知晓。
2.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合作平台
政府通過设立专门的统筹规划机构来管理校企合作的学院与企业,管理院校、业界各自组建的培训机构,让院校机构与业界机构紧密联系起来。组成人员可以是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行业协会的专家、企业员工、院校的课程开发者、骨十教师等,由他们来为校企合作建立一个具有公平性和专业性的合作平台,来构造一个强大的“业界网络”,并通过该信息平台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传递企业与学校的最新资讯,培养市场需求下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4.2行业企业需提高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使得学院显得很被动。若双方在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显出现消极现象,则会导致企业被动地为学院提供就业基地、接收学生实习等工作。为了使校企合作顺利展开,就需要双方真正做到紧密配合,院校要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做到把教学和市场需求密切结合,进行全人教育,培养综合素质,满足市场需求。
既然要加快构建现代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步骤,就需要我们与行业、企业进行长期的紧密合作,提高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让行业、企业参与到合作项目全过程中来,共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使业界代表设身处地地参与到与院校合作的各项目之中。在合作过程中,希望行业、企业可以投入人力与技术支持,并与学院共同设立课程开发基金,充足的保障不仅可以稳定师资队伍,还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开发符合市场的课程。院校不仅要听取业界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给予行业、企业一定的决议权,还需要让他们参与到合作项目的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学生培养计划中来。
五、新工科理念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路径
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行动计划,电子专业作为新工科领域重点关注的专业,成为新工科建设的热点。同时给职业教育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指明了方向。
5.1以就业为导向定位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电子就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首先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教育自身的教育条件,结合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电子高新技术专业课相对较难。今后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可能性也小,我们主要对中小企业的电子基础应用型人才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随着新经济、新产业的改革发展步伐加大,就业要求层次更加明显,能力要求也更加细化。其中对电子信息化类型工作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如信息收集及数据处理、基于电子环境的网络销售及图形图像类处理等。可见,职业教育电子专业的主要就业市场为电子应用操作型和电子信息管理型。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并非如同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专业那样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这种“技工式”应用型人才具备面向新型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信息系统管理方向: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信息的处理和维护能力以及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
2、网络建没与维护方向:培养电子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包括局域网的网络构建和部署能力、网站建没能力以及网络安全管理能力等。
3、电子图形设计方向:培养较强的图形设计能力,包括平面构成、电脑广告设计、图案设计、多媒体出版物设计、三维动画设计能力等。
5.2模块化结构的职业教育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职业教育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工科理念,以模块化的结构设計一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新课程体系。同时可以依据现有条件,将课程体系进一步细化,并可供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1、基础学科模块: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电路电子学、电子文化基础、办公自动化等课程。
2、业务学科模块:包括课程的实验与实训。根据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需加大实验操作课时,与理论课时比可以达到3:2,共至2:1。
3、动态学科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快速掌握新技术应用的能力。
以上3个模块所开设的系列课程可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同时根据专业所规定的学分要求进行相应的统筹和调整。另外,整个教学模块采用动态管理的办法,及时增设新兴的、极具潜力的、发展前途较好的课程,真正做到服务于社会与行业。
5.3多渠道多平台制定教学实施方案
首先,必要时对专业课程和业务课程教材进行单独的编制与修订。其次,在修订时要突出知识新、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成人学生独特的实践经验和实际需要。最后,在教学资源建设上,考虑到职业教育学生上课时间分散、自学课时较多的特点,要积极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构建自己独有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同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学习,满足学生随时学、随地学的需求。
六、结束语
电子专业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专业,积极运用新工科理论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是高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我们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只有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不断提升校企合作层次,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能工巧匠!
参 考 文 献
[1]官志熔.逐步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电大教育管理体制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05)
[2]仝延龄.陕西电大教育是陕西教育改革的先行者[J].陕西广播高职院校学报.2018(02)
[3]2017年陕西电大教育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J].陕西广播高职院校学报.2017(01)
[4]李祥,刘杨,申小芳.危机与突围:电大教育破茧成蝶何以可能[J]. 职业教育.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