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城,治愈一代人

2021-11-05 16:51沈彬
新民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书会书城书架

沈彬

作为哲学系毕业生,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哪一天书店里面的中国哲学的书会被抢光,外国哲学的书会被抢光,甚至周易的书也能被抢光。这一幕就出现在上海书城。

10月23日我去上海书城轧闹猛,这时距离书店12月12日闭门装修还有1个多月时间,想不到,去的时间已经很有“落市感”了。书店一层、两层,人挤人,本不宽阔的两列自动扶梯上都是人,越是往上走,书架越显得空荡,哲学、史学、法学的书已被大面积清空。外语书更几乎搬家式的干净,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的辞书卖光了,只剩下几本白俄斯语、保加利亚语的书还顽强守在书架。

每个读书人都希望在书店里得到治愈,但是书店本身也需要治愈。

发朋友圈之后,很多外地的朋友觉得新奇:上海人是这么喜欢看书的吗?

其实,这里头也有打折因素,一律六折,会员五折,不香吗?但,哪怕是这个折扣,也只是将将和网上书店打个平手。大家到上海书城,更多不是购书,而是向自己的青春岁月告别,向知识致敬。

福州路于我——相信对于很多人也是一样——是神仙般的地方所在,一条街上书店从头到尾,目不暇接。特别是1998年落成的上海书城,从一楼逛到五楼,那就是老鼠掉进米缸里的快感。穷学生们白蹭一天的书,那就是巨大的精神享受。每每寒暑假,这里满坑满谷的学生,席地而坐,紧贴着电动扶梯边的台阶而坐,坐到消防铁皮箱上。上海书城开业23年,那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长,无数人的青春故事在这里发生。

上海人是低调的,说不出“上海书城就是海上文化乳房”这样的肉麻话,但是,还是忍不住低调地在书店闭店之前,扫码打卡,买两本书,在扉页上记下一笔,发一个朋友圈。

23年了,上海书城的确是老了,不经意间,墙显得灰了,书架、书柜的边边角角起撬、掉漆了,这是保洁员弄不干净的,就像中年人前额的皱纹,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出来的,长出来便掩盖不掉了。营业23岁的上海书城,散发着一种老旧气息。

更严重的问题是来自网购的冲击,时代悄然切换赛道。过去,上海书城作为旗舰店,追求大而全,品类丰富,包罗万象。因为书的品类(SKU)实在是太多,需求高度分化,和一般大规模生产的快消品没有可比性,导致图书的物流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畸高,书店再大也大不过天猫、当当,而且在手机搜索、下单书籍更方便。

但是,书店——特别是线下地标性书店的功能并不能被取代。在这里邂逅美好,被莫名打动,遇见书里的智者。

上海书店是都市的会客厅,海量流量的制造源,可能书店是亏本的,但是整条街都是受益者,这就是书店的魅力。举个反面的例子,南京路上那爿最大的新华书店变身为一栋现代的商厦之后,我便失去了逛南京路的理由。

俗话说“买書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我们买来的书,注定是读不完的。有朋友笑言,你不要以为买书不读就是浪费,你至少养活了作者、策划、编辑、出版社还有线下实体书店,广种福田,呵护智慧种子。我们向书店告别,也是一种感谢和感恩,哪怕我们现在手机上瘾,哪怕我们一年也翻不了几本书,哪怕买到家里的书,有的塑封还没有拆去……但是,依然要感谢书店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每个读书人都希望在书店里得到治愈,但是书店本身也需要治愈,23年的上海书城需要重新装修,改变经营赛道。彼时,书店里也许有更多的咖啡、文创、沙龙,不复现在的模样,可能也会有人刻薄“书店成了咖啡馆”,但是,书店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好。

猜你喜欢
书会书城书架
去逛书城吧
一本书
南宋永嘉“九山书会”研究
简论元代“书会才人”
新书架
新书架
新书架
四大书城2009年2月销售排行榜
四大书城2008年12月销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