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钱江 郑 良
福建南平武夷山区万木滋长,百花竞放,走在五夫镇的潭溪旁,不禁想起镇上一位老居民的诗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位老居民就是理学大师朱熹,被后人尊称为“朱子”。
很多人知道朱熹的名字,恐怕是因课本上的诗选。《春日》之外,另一首《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同样脍炙人口。
不过,诗人朱熹,影响远不及哲人朱子。人们公认,朱熹理学继往开来,实现了儒学的复兴。朱熹创立理学,这一深远影响中国思想和历史的大事件,就发生在武夷山。武夷山水之间,遍布朱熹的踪迹。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其父朱松,举家南迁入闽,先后到政和、尤溪做县尉。朱熹1130年生于尤溪,14 岁那年父亲去世,朱熹受父亲遗命同母亲来到武夷山五夫里(今南平武夷山市五夫镇)居住,在此求学、成家、讲学、著述,“琴书五十载”。
1192年,朱熹离开五夫定居建阳(今南平建阳区),8年后辞世,葬于建阳黄坑大林谷,享年70 岁。
武夷山的五夫镇,是朱熹从师就学40 余年的地方,至今古韵悠悠。五夫古镇大体保持着南宋以来的格局。潭溪之畔、屏山之麓的紫阳楼,是朱熹住了近50年的旧居,不远处一株古樟,传为朱熹所手植。
兴贤古街,是朱子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地方,一条狭窄的古巷,地面全用鹅卵石铺成,两侧为黄泥夯实的民房土墙,当年朱熹携徒探友,讲学问道,每次外出都要经过这里,因此被称为“朱子巷”(见左图)。
这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朱子。朱熹不仅有“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民本理论,更有身体力行的爱民实践,他亲手创办的“社仓”就在五夫:农民在青黄不接和受灾时,以低息或无息向社仓借贷粮食,秋冬收割缴还。
朱熹之前,社仓是官办的,往往设在州县,而民办的五夫社仓建在乡镇,这一做法,得到朝廷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这是一个授业解惑的朱子。五夫镇上的兴贤书院,为朱子年少求学和学成后授课的地方,书院大门上方的造型,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三顶乌纱帽,寓意儒家求取功名乃是为了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事业。
大厅高悬仿朱熹笔体的匾额“继往开来”,这则耳熟能详的成语来自朱熹的话“继往圣,开来学”。
这是一个看重家庭的朱子。兴贤古街上有刘氏家祠。祠堂制度是朱熹设计的,此前,老百姓是没有祠堂的,只能“路祭”先人,朱熹规制了祠堂的建构,使祠堂进入了民间生活。
到了武夷山,九曲溪漂流(见中图)必不可少。坐在竹排上启程,耳畔响起排工唱的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这是朱熹所作“武夷棹歌”十首中的第一首。由一曲而至九曲,观山览水之间,泛舟优游的人们不仅能听到,还会看到石壁上朱熹亲笔题刻的棹歌。
武夷棹歌的全称为《淳熙甲辰春精舍闲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是50 多岁的朱熹到武夷山九曲溪畔创武夷精舍后,写的轻松小品,想象力丰富,亦不乏理趣。
九曲溪沿岸题刻众多,朱熹所题既有流连山水的棹歌,也有意味深长的哲理之言。六曲溪南响声岩上,朱熹所写“逝者如斯”格外醒目(见右图)。这四字源于《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响声岩上这方题刻用意为何?朱熹解释说:
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
朱熹将“逝者如斯”题刻置于九曲溪上,为的是让观者在这一情境下更好地体会四字的理学深意。
九曲溪畔、隐屏峰下的朱子园,是1183年朱熹创建的武夷精舍旧址。朱熹在此讲学8年,写成一系列著作,特别是修订完成并付诸刊刻《四书章句集注》,标志着朱子文化集大成的理学体系的成熟。朱熹整理的“四书”,在他身后成为元明清开科取士的标准典籍。
一条古巷,一座书院,一方题刻,一株古树,一只龙鱼灯……如果有“哲学地理学”的说法,那么,武夷山是一个重要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