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依托江苏农民培训学院,深入开展各类人才培养,围绕农业六大百亿级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即优质稻米、园艺型花木、标准化果蔬、农牧循环型生猪、精深加工型肉禽、生态河蟹六大农业产业,聚焦“三群四链”集群发展和补链强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均培养5000人以上,为全市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和“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提供坚强人才支撑。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学院的培训工作形成一套“精准”模式,即围绕精准设置培训专题、精准遴选培训对象、精准设计观摩点线、精准实施培训管理、精准使用培训资金等“五个精准”目标要求,开展各类型培训。
一、精准设置培训专题
精准设置培训专题是指培训班主题和培训班课程设置贴近地方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满足农业产业从业人员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学院培训专题设置围绕全市战略目标要求,按照“三个贴近”原则设计培训专题,贴近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关键环节需要,贴近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重心,贴近当地高素质农民内在培训需求。2018年以来,宿迁市委市政府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就大力培养农村实用才队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作出了部署,2018年9月,宿迁市政府发布《宿迁市生态高效农业倍增计划》,明确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重点主攻优质稻米、标准化果蔬、园艺型花木、农牧循环型生猪、精深加工型肉禽、生态河蟹六大百亿级产业建设,聚力打造千亿级三产融合型农业,实现农业综合产值倍增翻番。为此,学院在培训专题的设计上,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发展关键环节需要,围绕果蔬园艺、稻虾混养、设施蔬菜、水产养殖、稻麦种植等主导产业设置培训专题。培训课程的设置逐渐形成模块化教学形式,形成以知识技能培训为主体,以拓宽眼界、提升觉悟作为两翼的三段式培训结构。落实“拓宽眼界”,指开展现代农业发展示范点和美丽乡村等点线的现场观摩教学;落实“提升觉悟”,指开设高素质农民素养专题课、惠农政策和重要文件精神解读等课堂教学,以及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二、精准遴选培训对象
精准遴选培训对象是指让有培训需求的学员走进课堂,做到学员组织精准。针对以往培训对象针对性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学院重点从培训源头抓起,让有需求的学员走进课堂。一是召开县区农民培训座谈会,就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段、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组织等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及时完善培训方案,初步建立根据培训目标选学员、学员根据课程菜单选班次的教学互动机制。二是结合全市六大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培训专题,培训前组织工作人员到县区、农业企业进行调研,就培训需求与县区农业领导、基层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管理人员等进行交流,准确掌握各类实践生产经营主体的内在需求,便于有针对性地遴选学员。三是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农业行业协会、农业企业等单位联系,拓宽学员组织渠道,提高培训对象遴选的精准性,提升培训组织化程度。学院先后与市供销社、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盆景协会、水产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联合开展培训。2021年5月,学院联合泗洪水产协会举办了首期乡土人才(水产养殖类)培养评价高研班,共有160名水产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养殖合作社骨干参加培训,共有108人通过考核,其中,42人获得水产助理工程师职称,66人获得水产工程师职称。
三、精准设计观摩点线
精准设计观摩点线是指现场教学观摩点的选择和路线的安排精准。为了让现场观摩教学取得实效,学院结合课堂教学实施需要,对现场观摩教学点进行认真研究,做到每一条观摩教学线路设计精准,提高了培训趣味性、科学性。一是通过查询,了解各地农业领军企业、领军人物、创业致富带头人,摸清地点,寻找相关联系人,设计观摩路线。二是通过与市内外相关单位交流沟通,获取示范观摩点信息,委托相关单位在当地安排点线。三是参考借助有关院校成熟的现场教学体系。截至目前,学院积极加强与省内外相关单位的联系,委托在当地遴选观摩点,提高培训的灵活性,丰富培训内容,开阔学员视野,激发学员创业热情。
四、精准实施培训管理
精准实施培训管理是指培训实施过程管理精准。在培训过程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按照精准化管理要求,重点构建“要我学”的管理机制。一是实行班主任责任制,培训班班主任为每期培训班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全程管理。二是采取划小管理单元,实行大班上课、小班管理的机制,落实有效管理。具体做法是,对每期班划小管理单元,在配备班主任、建立班委会的基础上,安排专职教师担任辅导员,负责学员思想动态管理,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三是建立临时党支部,每期培训班筛选出中共党员,建立临时党支部,参与班级教学管理,提高培训班的规范化程度。四是建立培评结合机制,培训后期联合人社部门组织专家对学员进行职称评定,结合参训学员的出勤率等综合表现进行打分,为通过考核的学员颁发证书。上半年,学院以市级培训为契机,探索建立培、评衔接机制,将培训、职业资格评定、学历提升有机结合,形成“培训+职称”“培训+学历”新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参训学员颁发职称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有进一步提升学历需求的学员,择优推荐进入南农大学习。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员上课积极性,促进学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五、精准使用培训资金
精准使用培训资金是指培训项目资金使用科学、规范和严谨。培訓经费使用上根据培训经费使用要求,学院认真做好培训预算,注意培训过程中细节处的经费使用,在培训经费标准范围内,学院努力为学员创造优质的食宿条件,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突出经费使用人性化。比如,外出期间,为每一位学员购买一份意外险,配备后勤保障车辆和小药箱,做好突发应急处理预案。对每期培训班经费使用实行滚动管理,当期培训班结束后,及时统计好该班次各项经费使用情况,为下期培训班经费使用提供参考。各期班次之间循环滚动操作,从而把整个项目的经费使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