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乾
深秋时节,板栗上市,街头飘满栗香。板栗属于淀粉类坚果,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可知,干板栗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78.4%,与小麦粉、稻米相当;鲜板栗淀粉含量也在42.2%左右,接近甘薯的2倍。其蛋白质含量比面粉、大米略低,脂肪含量与面粉、大米相当。另外,板栗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钙、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以及诸多有利于口腔黏膜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所以经常口腔溃疡的人,常吃栗子是有好处的。而从热量上来看,100克去壳熟板栗(大约6个)的热量是214千卡,一碗米饭(约200克)的热量大约是232千卡,也就是说6个栗子的热量与一碗米饭的热量相仿佛。
或许有的人看到这里会认为常吃板栗会造成肥胖,但其实板栗相比较于其他的坚果来说,热量并不算高。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其他坚果多3~4倍;蛋白质含量约为5.7%~10.7%;脂肪含量较少,约为2%~7.4%;其总热量相较于比其他的坚果来说要低一半以上。比如,核桃干,100克的热量约有646大卡。所以说,在控制一天总热量的前提下,适量吃点板栗是没问题的,在吃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主食的食用,以控制熱量的摄入。
在我国,栗子最常见的吃法非糖炒栗子莫属。其味道软糯香甜,深受大众喜爱。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炒栗子需要用到糖和油,有些栗子在炒制时存在裂缝或破口,较易吸纳外部的糖和油。因此要控制食用量,最好一次吃三四个,一天最多不要超过10个。高油、高盐的膳食不利于健康,因此更建议大家采用蒸、煮等清淡烹调方式。在选购栗子时也要注意:看一看,刚炒出来的栗子外观光亮,凉后泛白可能是添加了石蜡;摸一摸,不添加石蜡的栗子会黏手,添加石蜡的栗子会比较滑;尝一尝,尽量不要选择太甜的栗子。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建议人们食用栗子以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理由是栗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但其实栗子中脂肪含量仅为2%左右,如果单比较不饱和脂肪酸,它是比不过那些油性坚果的。至于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他食物也都含有,且栗子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在所有食物中并不是最突出的。所以,要预防高血压,低盐膳食很重要。而要预防冠心病,膳食平衡则更为重要。栗子吃得太多,反而会增加能量摄入,并不利于慢性病预防。
需要注意的是,栗子中的淀粉相比其他食品中的淀粉较难以消化,所以对于消化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和孩子,建议少吃栗子。另外,板栗的纤维素含量丰富,食用过多也易导致胀气,肠胃虚弱的人群也应少吃为好。
(编辑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