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探析

2021-11-04 17:45蔡莹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

蔡莹莹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关于核心素养,是通过不断的聚焦和整合,以此去构筑学生的形象、气质和内涵。核心素养的落地,仅有课程结构是不够的,关键还要凭借课堂。具体到每一门学科该怎样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科的本质属性不能丢弃,学科的本性和特色必须要具备,如何把核心素养融入其中,这就需要学科内渗透式整合、学科间融合式整合、超学科消弭式整合。音乐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一门科学,而且必须用音乐实践来体现。核心素养生根于我们的学校,落地于我们的课程,开花于我们的课堂,结果于我们的学生。根据音乐的艺术特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发掘学生的音乐才能。

一、对“核心素养”教育观念的理解

何谓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泛指一个人平时表现出来的修养,对于小学生而言,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实现自身价值所必备的品格和素养,包括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以及关于语言运用、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合作实践等关键要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项重要举措,在改革发展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教学体验在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拥有灵活应对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内涵修养,以及用自己的言行回馈我们的社会,实现个人的存在价值。而小学六年正是学生塑造价值观与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阶段。因此,根据小学音乐学科的特点,对音乐课堂创新教学进行分析与探讨,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

二、国内外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研究成果分析

1.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1)国外研究,注重核心素养

在国外,教育界很早就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做了深度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核心素养”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并能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在全球“核心素养”教育改革中率先实践,美国联邦教育部早在2007年就制定的 21 世纪技能框架中就明确提出了21世纪的教育就必须培养核心素养与技能,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而日本的教育学家则认为核心素养结构是同心圆能力,内核是基础能力,中层是思维能力,最外层是实践能力,这三种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基础能力支撑着思维能力,而实践能力则引领着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外国音乐教学方法中的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非常注重儿童核心素养的提升,在音乐教学中有目的和计划把学生不断培养成为具有素养内涵的劳动者,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全体学生的各项素养。种种的研究证明,核心素养能够通过后天的教育、引导和培养,需要先进的教育制度去引航,教育环境去熏陶,教育者去引领,不断积累与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内研究,提升素质教育

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早在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已有一定的成果。报告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目标。中国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早是在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同时,核心素养又是素质教育的提升与飞跃。核心素养在内在涵养上,注重品格与能力并举;在价值取向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取向二者融合互通;在具体实施上,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关键在于课程开发与设计。在我国新课标中也指出,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以审美素养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旨在令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旋律与音符的感知,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领悟生活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建立与发展,从而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与精神文化思想境界。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对此类音乐审美的提升,从而在其头脑深处建立起良好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2.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实施策略

(1)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基本思路

小学音乐课堂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音乐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是培养核心素养为基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起到学科融合,弘扬民族音乐,发展多元文化的作用。通过创新教育,使音乐课堂更有朝气,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内涵,最终达到更高学习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逐渐要求教师注重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不断融入核心素养的概念,用以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促使学生关注音乐教学的实践、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2)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研究内容

探索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新音乐课堂教学。

第一,探索创新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音乐课堂是自然、和谐、自由发展的课堂, 它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各要素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是主动、互动的课堂。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通过学生歌曲的演唱、欣赏、律动、歌表演等,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第二,探索创新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影響。创新音乐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系统观、生态观,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平衡课堂群体生态,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和创新的能力。

第三,探索教师和谐的教学艺术。教师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引导学生的创造能力来实现,也是教学艺术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教材的处理艺术;②教学的语言艺术;③教学的组织艺术。

(3)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查阅文献研究。查阅关于生态教育的理论书籍和文章,充实理论基础,了解最新动态,提高老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

第二,实践行动研究。深入课堂实践,贴近教师、学生的教育生活,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观察、反思,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跟进,实现教学优质化,促进研究进程。

第三,调查问卷研究。通过了解各阶段学生掌握核心素养的表现进行记录,研究分析,进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第四,经验总结反思。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反复思考,总结经验,在音乐课堂内外不断反复尝试,形成较为系统的创新教学模式。

(4)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第一,创新器乐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音乐兴趣。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有聆听、演唱、创编、表演和器乐学习,其中乐器教学是学生们最后欢迎的一种学习内容,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今时代,现代音频技术混合制作精良,电子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在一些作品中往往融合了多种乐器、生活及人声等声音。一般来说,如果不作引导,学生不会单独去聆听某种乐器的独奏,而会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歌唱的形式上,忽略了本身器乐发出声音的信息,导致器乐教学上的失真。因此,创新器乐教学模式非常必要,这必然要靠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例如,在教授六年级音乐第六课《神奇的印象》中的《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图》板块知识时,古筝、二胡和唢呐等音乐的代入感都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现场演奏一段传统的民族管弦乐器的经典曲目,或者播放经典影视的片段,例如用古筝弹奏《在北京的金山上》,用葫芦丝吹奏《瑶族舞曲》,用二胡演奏《赛马》等,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置身于优美诗画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积极性,提升学习音乐的兴趣。接着,教师趁热打铁,再向学生教授演奏方法,展开有效的教学,使学生的音乐欣赏力有效提升,也让核心素养的教育主张落到实处。

第二,提升音乐鉴赏能力,陶冶学生优雅情操。“人类的思维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和幻想尽在其中。”作家雨果先生的这番话把音乐对开阔学生的思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又很多奇妙想法,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是无穷无尽的,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点播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大胆畅想,以鉴赏音乐为起点,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音乐潜能。教师可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设计情境导入,先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后,再引到学生注意用心去聆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引发与作曲者的美好情感的共鸣,拓展学生音乐想象的深度和宽度。比如,教授乐曲《小夜曲》。小夜曲是欧洲一种抒情式的轻音乐,是由17弦乐器进行的四重奏,音乐类型悠扬柔美,听着如痴如醉。主要讲的是夏日的夜晚,在少女窗外弹奏这首曲子。这首曲子有四个乐器合作完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区分每一个部分都是用的哪个乐器在演奏,并通过倾听音乐调子,分析这四种乐器的声音特点。教授前,先播放一首美妙的音乐,学生先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首这个曲子的意境。然后,老师邀请其中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听完这首曲子的感觉。随后,老师从学生的分享中引出这首乐曲的曲风和曲调。在重复播放几遍音乐后,再让学生用eng跟唱,待学生熟悉旋律后,让学生尝试分析这首曲子的主奏乐曲。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小提琴演奏和邀请一位会弹吉他的同学上台演奏的方式来让同学们对比主题乐曲的音色。这时,学生通过聆听,就能很快区分两种乐器的不同,再分小组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讲解两种乐器的特点。这样的做法在教学当中非常常用。通过聆听对比,让问题引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空间,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小组合作的融合和默契。

第三,构建生活教学情境,拓展音乐教学深度。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这一点无论是从音乐的创作,还是从音乐的表达和欣赏上,都可以看出。音乐是生活的一个缩影,曾有无数个音乐作家,或者是音乐演奏家,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合在了音乐创作和音乐演奏、演唱中。不难发现,音乐教学课程与学生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老師可以通过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和感受生活的美好,提升学生积极探索情感体验,提高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这一做法,使课堂上的“知”渗透到生活中“用”中去,恰如其分地把生活与音乐串联在一起,起到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从而大大引发学生探索音乐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指导《火车来了》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坐过火车,在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肯定回答后,教师再来导入多媒体视频,播放视频:火车缓缓爬过山体隧道以及穿梭在茂密丛林之间。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基础上,我们再来询问学生,“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呀?你感觉这首歌曲像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歌曲?”就此,由生活情境入手,设计生活教学问题,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拓展音乐学科的教学深度,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乐趣,让学生的思维如同疾驰的火车一般,穿梭于丛林和江海的河畔。

第四,融入情景故事,深入了解歌曲。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是很常用的一种方法,把情景融入歌曲中通过模仿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演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掌握音乐知识。以《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为例,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去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通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华给我国带来的伤害,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中,讲述了王二小这个小英雄的英勇事迹。而这个曲子里有诸多人物形象,可以将其编成一个舞台剧表演出来,让学生感受特定环境特定氛围下的人物心理。老师可以在上课时引导学生在学唱歌曲时,思考一下自己喜欢歌曲里的哪一个人物形象,边思考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接着让学生跟着乐器演奏自己唱,确保学生都会唱这首歌后。老师安排角色,设计舞台。将班级的同学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代表一个人物形象,然后编一个简单的动作,再根据歌曲的内容,增加一个旁白形象。旁白由老师担任。老师给学生分析歌曲每个部分的情感特色,表达方式,以及面部表情。然后让学生根据舞台剧的设置,表演出这首歌曲。通过这首歌曲,把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传唱开来,引导学生的感恩之情,让学生珍惜当前的和平生活环境。又如在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也可以运用舞台剧的形式来加深学生会歌曲的理解和演唱情绪。在唱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一剧终时,舞讲台上表演的同学们彷佛置身于当时的环境当中,握紧拳头,高声唱着国歌;台下的学生观众也情不自禁一同起立高歌,连唱三遍,一遍比一遍激昂,一次比一次高亢。同学们从音乐剧层层深入的剧情中,读懂了聂耳和田汉,听懂了国歌,让学生们在艺术感染中接受精神的洗礼,感受信仰的力量,唱出了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精神,起到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的作用。

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结合平时音乐教学经验,对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做出了一些创新想法,在运用中不断改进,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注意力,让音乐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的贴合学生的现有学习情况,带动学生积极的课堂学习情绪,构建趣味、高效和融洽的音乐氛围。

【本文系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2019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19GDZC010)】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音乐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音乐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