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欢
【摘 要】目的:研究上肢骨折手术中采取瑞芬太尼+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儿,根据“麻醉用药差异”分参照组(瑞芬太尼,n=45)、科研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瑞芬太尼,n=45),两组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与参照组比较,科研组苏醒、呼吸恢复时间更短,OAA/S评分更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骨折手术中可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崇。
【关键词】瑞芬太尼;神经阻滞;上肢骨折;麻醉效果
目前常见儿科病症为上肢骨折,治疗方式以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为主,但小儿呼吸道生理特征较特殊,不配合、躁动等因素均影响手术顺利,增加操作难度,因此术中需配合麻醉措施。臂丛神经阻滞为较常见麻醉方式,但患儿意识清晰、仍易影响其生理及心理状态,因此尽早如何正确选择麻醉用药,受到相关领域重视。杨卫[1]学者认为,瑞芬太尼为较常见麻醉药,用药后对患者的组织、血液有快速溶解作用,具有起效快、易控制等优势,未经肝肾代谢,连续灌注无蓄积,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可起到稳定作用、增强镇痛效果,鉴于此,本文分析上肢骨折手术患儿行对症麻醉的价值汇总。
1.1 基线资料
回顾性研究,样本采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儿,科研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3岁~11岁,平均年龄(6.52±0.53)岁;ASA分级:Ⅰ级有29例,Ⅱ级有16例;参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岁~12岁,平均年龄(6.75±0.62)岁;ASA分级:Ⅰ级有30例,Ⅱ级有15例,可比较(P>0.05)。监护人知情,经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①术前经X线片确诊[2];②陈旧性骨折;③均行上肢骨折手术;④年龄范围3岁~12岁;⑤有完整资料。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障碍;②<2周内出现哮喘、上呼吸道感染;③涉及麻醉药过敏;④伴多节段骨折;⑤精神障碍;⑥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瑞芬太尼):予以患儿持续静脉泵注0.05ug/kg.min瑞芬太尼。
1.2.2 科研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瑞芬太尼):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借助超声诊断仪对臂丛神经进行扫描,直到清晰显示目标臂丛,超声图像引导下,利用5号针头穿刺患侧的腋动脉,穿刺于腋鞘内,回抽若无血、则将麻醉药注入其中,予以患儿持续泵注0.05ug/kg.min瑞芬太尼。
1.3 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记录两组手术、呼吸恢复及苏醒时间,并评估两组患儿术中的镇静评分(OAA/S)。不良反应:记录两组发生恶心呕吐、躁动及呼吸抑制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指标
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与参照组比较,科研组苏醒、呼吸恢复时间更短,OAA/S评分更低(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见表2。
有文献报道,瑞芬太尼+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可提高上肢骨折手术患儿麻醉效果,分析发现:①瑞芬太尼为阿片类麻醉镇痛剂,具副作用小、清醒时间短及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等特征,分析药理机制为:用药后机体血浆中胆碱醋酶、抗胆碱醋酶均未对瑞芬太尼代谢造成影响,机体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也不会影响此药代谢,可被血浆、非特异性醋酶水解,避免药物在患儿体内蓄积;②此药与神经阻滞联合可保证用药安全性、减少副作用发生,避免损害相关组织、将伤害性刺激传入彻底阻断,减轻对机体生理状态的干扰,稳定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利于促进手术流程顺利进行,具有实践价值。
本研究示:①与参照组比较,科研组苏醒、呼吸恢复时间更短,OAA/S评分更低(P<0.05),表示对症麻醉可维持术中呼吸道畅通、避免缺氧,缩短苏醒时间利于满足所需、保证其安全性;②两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说明本文与张文杰[3]文献相似,因此对症麻醉可确保用药安全、减少副作用,利于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上肢骨折手术患儿行瑞芬太尼+神经阻滞麻醉可缩短呼吸恢复、苏醒时间,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副作用,可达到预期麻醉效果,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杨卫,刘钊,刘有才.瑞芬太尼泵注镇痛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尺桡骨双骨折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12):4-6.
[2] 陈雅儒,李振洲,孟尽海.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7):773-775.
[3] 张文杰,张大志,杨小宇.小儿上肢骨折手术中七氟醚吸入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