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刘拓,孙吉明,杨博,谢燮,尤敏鑫,杜辉,赵禹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北山地区横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3个省区,位于阿尔泰山、东天山、阿尔金山3大山系的交汇区域。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时期中,由于经历多期地质构造演变和多时段岩浆活动,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成矿,发现了大量的矿产地(杨合群等,2006,2008,2012;姜寒冰等,2015)。若羌白山地区属于中坡山-红十井(裂谷系)铜-镍-金-铁-锰-铅-锌成矿带,矿带内已发现金、铜、镍、铁、锰、钨、钠硝石、石盐、芒硝等9种矿产,但以金、铜、镍、石盐、芒硝、钠硝石为主,包括坡一超大型镍矿床,是进一步找矿的良好潜力地区①。研究区位于罗布泊东北缘,属于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地势平缓开阔,水系不太发育,残坡积物、冲积物厚度较小,基岩覆盖较浅,是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较理想场所(刘珊等,2016;段星星等,2019;王乔木等,2021;HE,et al.,2021)。笔者在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类型和异常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规律总结,优选了成矿远景区,探讨了本地区找矿潜力和找矿方向。
①李文明,孙吉明,谢燮,等.新疆若羌白山地区矿产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西安: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019。
研究区位于北山裂谷构造带,构造带界于罗布泊-疏勒河断裂带和车尔臣-星星峡断裂带之间,是发育在塔里木陆壳板块和敦煌地块之间的一个构造活动带,主要由堆积巨厚的古生代地层和支离破碎的前寒武纪微型陆块组成,构造带内构造线多呈北东东向,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均较发育①。区内断裂以北东东向白山韧性大断裂为主,近东西向及南北向断裂也较为发育,褶皱样式复杂多样,以多期次构造叠加褶皱为主。研究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主要为古元古界敦煌岩群、中元古界长城系古硐井岩群、下石炭统红柳园组、上石炭统石板山组和干泉组、下二叠统红柳河组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碎屑岩建造,第四系更新统山前冲洪积扇砂砾、砾石、碎石层,全新统现代冲积砂、砾石层等。区内广泛分布岩浆岩,岩浆活动以石炭—二叠纪为主,含有少量的古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岩浆活动。
土壤测量工作严格按照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执行(国土资源部,2015),研究区面积为750 km2,其中基岩出露区约为730 km2,中新生代地层覆盖区约为20 km2。采集样品为土壤样品,采样时采用多点结合方式,以主采样坑为中心,采集20~30 m内多点采样混合,增强代表性,粒级为-4~+20目。按照新疆北山地区的气候和景观特点,采样物质一般多为干样,由于区内土壤样品盐碱较大(段星星等,2019),需在野外对样品进行初步去碱加工过筛,室内进一步除碱过筛。本次工作共采集土壤样品6 276件,采样密度为8.37个/ km2,重复样153件。
样品分析测试工作在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中心完成,测定Au、Ag、Cu、Ni、Cr、Co、Fe、Mn共16种元素,样品报出率、标样监控合格率、密码抽查合格率、外检样合格率等分析测试符合规范要求,满足分析质量要求。
笔者对区内6 123件样品(去除重复样)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元素平均值(X)、最大值(Xmax)、标准离差(S)、变化系数(Cv)、浓集卡拉克值(K)等参数讨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和规律(表1)。从表1可以看出,指示元素相对背景含量与地壳(岩石)丰度比较,其浓集克拉克值大于1的有As、Sb、Bi、Cr、Mn,表明研究区大多指示元素浓集克拉值(K)小于1。因研究区位于罗布泊东北缘的新疆北山,土壤中含碱量较大,加之地球化学景观环境为荒漠干旱区,物理风化占优势,所采样品以岩屑为主,所以K值小于1,表明指示元素背景平均值接近基岩的背景平均值。
变化系数反映元素变异程度,其值越大说明元素在地质体中不均匀分配越强,找矿潜力越高。根据元素在不同地质单元中的分配特征,按变化系数(Cv)分为很不均匀元素(Cv>1.5)、不均匀元素(1≤Cv≤1.5)和均匀元素(Cv<1);按浓度克拉克值(K)分为富集元素(K>1)、稳定元素(0.9≤K≤1)和贫化元素(K<0.9)。
根据上述分析,区内元素的分布特征为:①研究区元素的变化系数为0.38~2.41,元素变化系数最大为Bi,变化系数大于1的有Ni、Au、As、Sb、Bi、W、Mo,表明这些元素分散、富集程度较高,具有富集成矿的潜力;部分元素变化系数小于0.5,为弱分异或不具分异元素,相对而言在研究区内不利于元素富集。②对比研究区主要地质单元元素的分布特征如下:古元古代敦煌岩群分布于工区中西部,其变化系数Cv>1.5的元素有As、Bi、W、Mo,该组地层中富集元素为:Bi(2.10)、Sb(1.26)、Cr(1.38)、Mn(1.20)、Ag(1.01),应该注意在不整合接触带、侵入于地层中的各类岩脉、岩体及地层和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寻找找矿线索;晚石炭世干泉组分布于工区北部,少量见于中西部的北山断裂附近,该地层中变化系数Cv>1.5的元素有Au、Sb、Hg,富集元素为As(3.48)、Sb(1.32),在该地层中注意As、Sb等低温热液元素成矿可能;晚石炭橄榄辉长岩主要分布于工区中东部,部分以脉体形式出露,橄榄辉长岩中变化系数Cv>1.5的元素仅有Ni(1.94),富集元素为Bi(1.21)、Cu(1.0)、Co(1.07)、Cr(2.62)、Ni(1.57),该岩体着重注意寻找基性-超基性相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③Cu和Ni的异常最大值分别为1 473×10-6和1 434×10-6,Cu和Ni在研究区有矿化显示,已发现矿化线索。综合以上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物探特征、成矿条件等,可见Cu、Ni、Au、W、Mn等元素为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
表1 白山地区元素地球化学参数表Tab.1 Geochemical parameters of soil in Baishan area
采用R型聚类分析对区内土壤中的元素进行研究,得到元素之间相关程度,所获谱系见图1。图1清晰地反映出测区指示元素分类组合的基本规律,在0.1的相似水平上,指示元素分3大类。
图1 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Fig.1 R Cluster analysis pedigree
第一类:Au、As、Sb。反映了测区的与中低温热液或热水沉积有关的成矿元素组合,组合为较典型的成金成晕组合。
第二类:Cr、Co、Ni、Cu。与区内分布的基性-超基性岩之专属性有关,岩性控制了这些铁族元素的密切组合关系,在0.7相似水平上的Cr、Co、Ni组合及0.5相似水平上的Cu、Zn、Mo基本与基性-超基岩之特征有关,但已有高温热液因素的影响。
第三类:Ag、Sn、Pb、W、Bi等。比较复杂,但多与岩浆作用有关,表现出中-高温热液组合的特征。
根据选定的主成矿元素及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共圈定单元素异常611个,圈定综合地球化学异常12处,其中甲类异常2处,乙类异常3处。Cu、Ni元素异常具有三级浓度分带,规模较大,成矿地质条件有利。
3.3.1 Cu异常
研究区Cu异常主要沿北东向的白山断裂呈带状分布,其中具Cu找矿远景的异常5处(表2)。①Cu异常集中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基性-超基性岩出露的区域,与磁异常套合较好,Cu元素异常强度较高、规模较大。如Cu48异常,面积为1.7 km2,几何均值为107.7×10-6,衬度为2.5,是清晰度比较高的Cu异常,最高Cu含量达1 473.0×10-6,地表见有孔雀石化现象,通过进一步工作圈定了铜镍矿化体。②Cu部分地球化学异常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其Cu异常可能与石炭系火山岩引起,其分布较为分散,规模较小。
表2 Cu异常的主要特征表Tab.2 Main features of Cu anomaly
3.3.2 Ni异常
Ni异常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具有Ni找矿远景的异常4处(表3)。研究区的Ni地球化学异常均分布于磁异常带,中部指示元素异常也是规模最大,强度最高,主要与出露地表的基性-超基性岩相关,地表岩体分异较好地段Ni元素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如Ni21异常,面积达15.3 km2,几何均值为202.86×10-6,衬度为2.76,异常清晰度比较高,最高Ni含量达1 434.0×10-6。地表见有镍化,通过槽探工程圈定了镍矿体。Ni33异常面积为0.89 km2,几何均值为389.67×10-6,衬度为5.29,Ni最高含量为1 120.0×10-6。
表3 Ni异常的主要特征表Tab.3 Main features of Ni anomaly
在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知矿产及其分布规律、成(控)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划分出白山断裂南铜镍找矿远景区、白山断裂东铜镍找矿远景区、淤泥河南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和小独山南金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并进一步圈定白山断裂南铜镍找矿靶区和白山断裂东铜镍找矿靶区。根据找矿成果,本次优选白山断裂南和白山断裂东铜镍找矿远景区进行介绍。
远景区位于研究区西南部,面积约为9 km2。区内见有基性-超基性岩体露头,露头较小,零星分布,主要岩相有辉长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及辉石岩相。区内地层主要为敦煌岩群第一岩性段和第二岩性段。主要岩石组合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和斜长角闪岩,局部见有石英岩出露。
远景区主要由Hy-11(甲)综合异常组成,Cu、Ni、Co元素形态较为规则,且异常套合较好,异常面积约为1.1 km2。Cu、 Ni元素均具内中外带,Ni异常极值为1 120.0×106,Cu异常极值为1 473.0×106。
进行异常检查时,在地表高值点采样坑中发现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和黄钾铁矾化,其位于一蚀变破碎带中。经工程验证,在辉石岩、长英质角岩层理面及构造破碎带中圈定隐伏铜镍矿体1条,呈似层状产出;矿体视厚度为32.95 m,Ni品位为0.20%~10.99%,平均品位为1.84%;Cu品位为0.21%~4.19%,平均品位为0.93%;矿石为浸染状、贯入型脉状和块状矿石,矿石中主要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等为主,矿体顶、底板围岩均为长英质角岩。
远景区内经槽探工程控制圈定1处镁铁-超镁铁岩体,呈透镜状,长为500 m,宽为20~70 m。岩石组合有: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及苏长岩。杂岩体套合有负磁或低磁物探异常,航磁异常显示深部有高磁性体存在,并往北有较好的延伸,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图2、表4)。
远景区位于研究区中部,面积约为61 km2。区内出露主要地质体为新发现的白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谢燮等,2018),岩带呈带状展布,岩带走向严格受白山深断裂的控制,平面上呈相互联通的岩盆状,长轴方向与白山断裂带方向一致;围岩主体为元古代的敦煌岩群,主要岩石组合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杂岩体外围见有顶垂体及残留老地层,内部未见有残留老地层。镁铁-超镁铁岩体与地层呈侵入接触东部接触带呈弧形展布,西部接触带呈不规则的波状;该基性-超基性岩体岩相较齐全,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均有出露,见有辉(苏)长岩、橄榄辉长岩、橄榄苏长岩、橄长岩、辉橄岩、纯橄岩,在橄榄辉(苏)长岩和超基性中见有星点状磁黄铁矿和黄铜矿,矿体主要产于橄榄岩相中。
图2 白山断裂南Hy-11综合异常剖析图Fig.2 Hy-11 comprehensive anomaly profile
表4 Hy-11综合异常特征表Tab.4 Hy-11 features of comprehensive anomaly
远景区主要由Hy-6(甲)综合异常组成,Cu、Ni、Co元素形态较为规则,且异常套合较好,其受到工作区西侧北东向白山断裂的控制,异常面积约为48.5 km2;元素中只有Ni具内中外带,Ni异常极值为1 473.0×10-6;Cu异常极值为270.0×106(表5、图3)。
表5 Hy-6综合异常特征表Tab.5 Hy-6 features of comprehensive anomaly
图3 Hy-6号综合异常剖析图Fig.3 Hy-6 comprehensive anomaly profile
对远景区开展了1∶1万重力和磁测工作,覆盖面积约为40 km2。根据物探工作对2个杂岩体进行了工程揭露,杂岩体出露岩石以辉长岩为主,橄辉岩、纯橄岩次之。1号杂岩体呈不规则状,长为1.5 km,宽为1.3 km,其中圈定Ni1号矿体,走向为115°,倾向为35°,倾角为49°。矿体长为300 m,视厚度为1.9~2.5 m;矿体以黄铁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为主要矿石矿物,Ni品位为0.21%~0.79%,平均品位为0.34%。2号杂岩体呈不规则状,长为1 km,宽为0.9 km,其中圈定Ni2号矿体,走向为53°,倾向为155°,倾角为56°,矿体长为400 m,视厚度为3.7~6.0 m;矿体以黄铁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为主要矿石矿物,Ni品位为0.21%~0.57%,平均品位为0.35%。
矿(化)体具有较大规模,矿化蚀变带有一定延伸,具备良好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明显,物化探异常显示较好,显示该区找矿前景优越,铜镍资源潜力较大,有望扩大和找到新的矿体。
(1)通过土壤地球化学特征、R型聚类分析划分了元素组合类型,反映了各元素间共生组合和成因关系,解释了元素富集特征及原因,为远景区优选提供了依据。
(2)研究区内元素相关性较好,具有找寻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铜镍矿和与石炭纪—早二叠世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矿体或矿化体的潜力。
(3)Cu、Ni元素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异常套合较好,综合了地质、矿产等信息,圈定出了白山断裂东铜镍找矿远景区和白山断裂铜镍找矿远景区,并在进一步的工作中圈定了铜镍矿(化)体。
(4)发现铜镍矿化的白山岩体位于北山裂谷南带,岩体地质、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成岩时代均与区域内及东天山地区含矿岩体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谢燮等,2018),且发现有块状富矿石,表明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潜力,证明新疆北山地区具有较大的铜镍找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