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利利 牛慧珠
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增加住院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1]。为了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长期生活质量以及降低死亡率,临床采取多种治疗措施,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延缓心肌进一步损伤。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是在各种理论基础上形成,是个体行为有目的变化的行为变化模型[2]。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根据患者想法和运动持续进行时间改变,将行为改变全过程细分为多个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用不同转化策略,促进患者行动改变[3]。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也称阶段性行为转变模型,近年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将患者行为变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和行动阶段[4]。这些阶段是彼此连续过程,不同个体会以不同变化速度在每个阶段变化,从而反映患者行为变化意图,经历一系列阶段性变化来实现真正的行为改变。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就诊的60 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49.7~69.4 岁,平均年龄(54.8±4.87)岁。试验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7.7~68.9 岁,平均年龄(54.9±4.6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经临床确诊,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心功能为Ⅱ~Ⅲ级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25%的患者;年龄30~80 岁的患者;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理解训练意图,并配合运动的患者;能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并愿意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有认知障碍,或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存在合并其他器官功能损害,或其他(如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3 周内发生如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或静息心率>90 次/min 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康复治疗,试验组在临床传统康复措施的基础上采取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措施。两组患者均采用医学步行训练法,疗程6 周,调查各个患者对心血管训练的耐受情况。在运动中患者如出现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并且心率与标准心率的差>15 次/min 时,临床应停止训练。试验组患者入院后,进行跨理论模型康复评估及常规治疗,以30 min/次,5 次/周的频率进行康复训练。医护人员要发放慢性心衰康复训练手册,根据跨理论模型康复不同时期,对患者制定不同康复训练措施,对患者进行教育,完成总计6 周医疗训练。对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多次教育训练,提高训练依从性。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判断患者对心力衰竭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评分<60 分的患者,进行重复教育,直至评分>90 分以上,通过独立运动康复训练教育,掌握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跨理论模型康复的优点,以及缺乏训练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可通过网络等媒体,获取跨理论模型康复的相关知识。意向阶段(6 个月内准备开始训练):在前意向阶段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通过8 min 步行测试,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对过去未康复训练的患者的行为进行评价,使其认识到康复训练的行为转变是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充分调动患者家属支持等方法,评估跨理论模型康复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不进行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对疾病本身,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及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对疾病和家庭的积极影响。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康复后自理功能,提出并修订了心力衰竭患者的自理指数,包括自理维持6 项、自我护理管理8 项、自理信心9 项,共计23 项,评分越低患者自理功能越强。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各维度评分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对比两组血压、血脂情况,晨起休息5 min 后,用水银血压计测量坐位左肱动SBP 和DBP,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清TC、TG。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气促、心悸、无力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康复后自理功能对比 试验组患者自护维持、自护管理及自护信心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后自理功能对比(,分)
表1 两组康复后自理功能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分)
表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血压、血脂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压、血脂情况对比()
表3 两组血压、血脂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心力衰竭的患者常常由于心脏供血不足,而无法满足代谢需要,临床上出现气短等症状。传统治疗方法往往通过限制患者运动,降低心脏负荷,但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其运动能力下降,而形成深静脉血栓、肌萎缩等卧床并发症[4]。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作为一种运动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从而调节神经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及容易疲劳等症状,且部分患者由于对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缺乏了解,而害怕活动,担心运动会对疾病,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是一种有目的,通过改变行为而运动的模型,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注重患者行为的改变,其是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5]。研究发现,影响心脏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基于家庭的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在康复过渡阶段发挥督导作用,帮助患者进入康复过渡阶段,在患者真正实现行为改变之前,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以一种动态的变化阶段发展,对不同阶段患者采取不同训练策略[6,7]。基于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与临床传统的单独进行健康训练相比,基于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的患者为了维持自身正常功能和生长发育,会进行一系列自我调节[8]。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调节行为包括自我维持、自理管理和自信心重铸。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体现了基于跨理论模型在改善患者运动训练行为的显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不健康心理[9]。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先向患者讲解好处,并不急于让患者接受,而是通过行为增强患者自我改变的意志。在干预的过程中帮助患者权衡行为的利弊,帮助他们回忆心力衰竭的痛苦感受。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改变模式,它关注的是个体在行为改变中的决策能力,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提出个体行为改变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会朝着不断变化的方向循环发展,对不同阶段患者采取不同训练方法,促进其自我意志的恢复。处于前意向阶段的患者没有意识到不运动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并且不愿采取训练行动[10]。对于现阶段的患者,我们采取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后,患者的行为发生了变化,说明跨理论模型能够激发患者在前意向阶段的运动康复意志,帮助患者转变态度,来坚持康复训练,处于这一发展阶段,患者往往希望通过自我心理激发,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实现了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的效果,改进了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跨理论模型康复运动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