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沫
很多时候,选择没有对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的认真考虑过,并做好了准备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你被催过婚吗?会因为急于脱单就降低择偶要求吗?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视频《36岁佛系IT男相亲谈择偶标准》,其中的男主角坦言,父母对自己迟迟未婚感到很失望,所以现在急着找对象,至于条件嘛,“只要是个女的就行!”
这个奇葩视频一出,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纷晒出自己被催婚的经历。有人说:“父母安排十几次相亲,最后一次我说,你们喜欢就行,不必再问我的意见了,他们居然还点了点头。”也有人声称自己“誓死不从”:“是我结婚,又不是别人结婚。为什么他们一来催,我就要降低要求啊?”
两派意见在评论区“战”了好几页。由此,《婚姻与家庭》杂志以“你会因为被催婚而降低择偶要求吗”为题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展开调查,在回收的2406份有效问卷中,72%的人选择“不会”,28%的人则表示“会”。这个调查结果也算得上是“压倒性”的了。
尽管受访者的倾向非常明显,但他们在选择之前,考虑的重点大不一样,其中有些观点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别人催婚,自己就要降低择偶要求?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自己”有什么特点,二是“自己”和“催婚者”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就拿占比最多的B选项(别人的话往往也有道理,我会检讨“过去的条件是不是不切实际”)来说,当事人做决定是基于自身特点,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非常善于反思。当有人对其长期单身提出异议时,他们会想一想:“我的条件合理吗?是不是标准太高了?”如果得出的结论是“不高”,那他们就坚持己见;如果是“真的太高”,他们也会做出调整,从而让脱单变得更加容易。
选择B选项的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严重自我怀疑,无论什么事,都很难相信自己的决定。当别人说“你快点结婚,不要太挑剔”时,他们就感觉“别人肯定是对的,而我是错的”,于是迅速抛弃自己的想法,去迎合别人的观点。
这两类人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第一类人是健康的。他们能坚持,也能反思,做事非常有弹性。相比之下,第二类人则自我怀疑比较严重,有时会导致他们放弃合理的择偶标准,做出错误的选择。
占比排第二的是D选项(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没有道德等原则问题就行了,其他都可以降低)。这类人对于婚姻的期待比较少,只要对方不出轨、不偷盗,能分担经济和家庭事务就可以了。他们不太期待“灵魂伴侣”“日常高质量相处”“深层次交流”……这些东西有固然很好,没有也不是大问题。在他们看来,夫妻能平平淡淡过下去就行了。期待不要太多,不然双方都会很累。所以,当别人催婚时,以上的非原则性标准要降低就降低吧,也没什么好坚持的。
占比排第三的是A选项(听到催婚,我就头大,早点儿顺他们的心吧)。选择这一项的人面临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他们自身很容易焦虑,被催婚时会一下子掉入烦躁之中,感到难以应付。这时,唯一的应对手段就是让步,通过顺从对方、降低标准,尽快结婚来让自己恢复平衡。
第二种情况是,当事人不容易焦虑,但身处一段焦虑的关系之中。比如家里有个爱着急的老妈,没事就在自己跟前絮絮叨叨,一会儿说:“你过30岁就没人要了”,一会儿又说:“妈等着抱孙子,你就不能孝顺一点儿?”长此以往一直轰炸,当事人不堪其扰,最后只好顺从老妈的心意,屈从了事。
C选项(我没什么想法,父母亲友喜欢就行了)占比是最少的,仅有5%。这一项所描述的关系是有问题的,即:当事人缺乏主见,于是把“决策功能”交给父母亲友,以一种不独立、不成熟的姿态应对成年人世界的难题。这种人常被称为“妈宝”“巨婴”。有时,他们甚至没什么择偶标准可言,更谈不上要不要降低标准了。因为所有标准都在父母亲友的心中,他们没有决定权,也不善于做决定。他们往往只需要扮演一个乖孩子就够了。
别人催婚,为什么自己不肯降低择偶要求?讨论这个问题,同样要着眼于当事人的特点以及所处关系的性质。
例如占比排第一的D選项(他们催的是婚姻,我要的是爱情,所以根本说不到一块儿去)就是一个典型的关系问题。我们可以在无数“父母催婚—孩子逃避”的场景中观察到,而这样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很割裂。
催婚者是“为催而催”,只要对方快快结婚,他们的心愿就算达成了。被催婚的人却在寻找爱情,期待拥有一个灵魂伴侣,而且这个期望对他们来说,远比“结婚”本身更重要。
但遗憾的是,他们的期望却没有被催婚者关注到。有时还会被贬低,比如会被说:“要什么爱情啊?人踏实就好,我们上一辈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在这样的关系里,双方都强调自己的立场,让步就变得很难。
排第二的A选项(我向来有主见,人生大事都是我自己决定的),占比和D选项相差不大,焦点却落在了当事人的性格上面。
这种人有成熟的控制欲。对于择偶这样的大事,他们会缜密思考,形成独特的看法,然后掌控过程。他们也会参考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便制定择偶标准时可以更加准确恰当。
同时,他们也会把握分寸,保持“私人事务”的清晰界限,将“听取别人意见”和“允许别人随便插手”分得很清楚。对他们来说,择偶标准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最终都是“由我不由天”,“我的世界当然由我说了算”。
排第三的是B选项(现在的择偶要求很适合我,能够帮助我找到适合的人)。这种人最大的特点是自信,而且,这份信心往往源自一定的成功经验。比如有人会说:“我找的伴侣不一定要很有钱。”这句话背后可能是他们看到过父母俭朴度日却依旧幸福美满,或者他们曾经拥有过不富裕却甜蜜的爱情。所以,他们信得过自己的择偶标准,不会因为催婚者的几句话就轻易动摇。
排最后的是C选项(我不想迎合催婚的人,父母也不行)。这种人看起来和A选项有些相似,但实际上,C选项更偏重于叛逆。
他们的择偶标准未必成熟,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但当别人开始喋喋不休地催婚时,他们会率先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他们像振翅欲飞的雏鹰,不想再扮演一个任人支使的宝宝,或者一个丧失尊严的迎合者,而是想着先摆脱催婚者的“五指山”再说。哪怕催婚者的意见有可能是对的,但都不在他们第一时间考虑的范围之内。
以上就是“你会因为被催婚而降低择偶要求吗”的调查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当事人选择“会”还是“不会”,都是基于“自身的特点”以及“自身和催婚者的关系”。有些选择看起来似乎不太健康,但也是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所做的决定,是当下他们眼中的最优选,应该被理解和尊重。
这也意味着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反映出每个当事人的决策过程,体现出他们适应世界、平衡自身的不懈努力。可以相信的是,这份努力将伴随他们继续前行,在每一个重大选择的节点上帮助他们找到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