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改之我见

2021-11-03 23:53贾晓红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7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贾晓红

摘 要:本文着重从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课程思政素质的提升、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语文教学有效途径等三个方面谈了笔者對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改的认识及相关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基于此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此,笔者以高职语文教师的身份,试着对高职语文这“一段渠”的守护,这块“责任田”的耕种,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就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课程思政素质的提升以及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具体途径等三个方面的现实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所谈之处必有不足,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

1 关于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观念的更新问题

先进的教学观念是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基于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观念的更新主要把握二个方面:(一)与时俱进的教育质量观。教学中,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育的同时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现实的任务。高职语文教师义不容辞是这场重大高校课程变革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不仅应该大有可为,而且要大有作为。教师应避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等各种消极抵触情绪。(二)协同教育的课程思政观。公共课、专业课、思政课共同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其教育目标均指向“立德树人”,但学科性质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思政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高校思政课程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承担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责任。高职语文是高职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公共必修课程,其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课程特质决定了其思想教育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的,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师应避免将语文课上成思政课。

2 关于高职语文教师课程思政素质的提升问题

教师综合素质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素质的总和。“德高为师”思政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其它素质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方向。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体现在言传中,也体现在身教中,教师思政素质的提升永远在路上。

基于此,笔者认为“课程思政”背景下,具体到高职语文教师课程思政素质的提升,主要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理论素质的提升;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率先垂范等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的提升;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职语文教育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从高职语文教教师个人层面来说,应重视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来不断加强课程思政教学修养,主要途径有(一)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教师要关心时事政治,养成阅读党报党刊的好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尤其是相关政治理论的学习,如《学习强国》等内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多看一点相关的报刊、杂志,高度关注课程思政新思想,新方法,新动态,并随时更新自我。(二)在沟通交流中提高。如与思政、专业教师交流相关认识和教学体会;参加思政教学的专题研讨、培训等。(三)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如观摩优质教改课、参加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课件、教案比赛,教研活动及专题讲座等。(四)在反思总结中提高。如撰写相关教学体会、论文、立项课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科研活动等。(五)在身体力行中提高。履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职责,要求学生做到为人师表。

3 关于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具体途径问题

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即“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质,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语文教学进行语言训练如果不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就变成了机械的操作,是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思想教育如果不在学生的心灵感动中进行,就是赤裸裸的灌输。那么,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职语文教学,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呢?主要有以下途径:

3.1在阅读体验中融入

高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或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字里行间流淌着历史沧桑,映射着生活世界,更承载着五千中华文化,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对历史和现实生活问题的反映,所表达的真挚思想、崇高感情、健全人格等,是对学生进行发展与成长教育的精神食粮。如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重公爱国、识大体的道德意识;厚德载物、以礼待人的仁爱传统;重名誉、尚气节的人格精神;追求自我完善的修养观念等都是我们可以用来教学的思政元素。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或讨论、或谈话、或探究,认真研读课文,深入体会作品中包含的语言艺术、思想内涵和人文情怀,去粗取精,对其精髓予以充分的提炼和升华,在引导学生感悟—体悟—觉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思想的陶冶,人格的升华。如讲《人生的况味》一文,我在引导学生品味作家取向艺术特色时,以“为什么许多名家笔下的秋大多萧杀、悲凉,而林语堂笔下之秋却独具一番宁静深远的况味?”设问,通过对照,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文学作品中这种由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不同境界的区别源于作者人生姿态的不同,从而更深刻地懂得人的生命之秋不应凄凉、落寞,只有生命底蕴的积淀浓缩,厚积薄发,秋天的收获才会辉煌、绚烂的道理。

3.2在写作实训中融入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写作训练,重点放在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应用文写作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时代要求,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找到思想教育和写作知识教育的契合点与切入点,以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启迪人、教育人的目的。

如:在讲演讲稿的写法时,根据所讲知识要点,选择“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或每年各大学开学或毕业典礼上校长们的精彩致词作为写作范例是我进行思政教育的”秘密武器“,这种注人时代气息的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和当代生活,学生更易接受也乐于接受,教学效果自然也更易生成。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