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修系统科研体系建设的探讨

2021-11-03 21:51李奕锋罗太明蒋燕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7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科研成果体系

李奕锋 罗太明 蒋燕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航修系统科研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需求,借鉴国内外典型科研体系建立的方法,提出与航修系统特色相适应的科研体系构建思路,以期为航修系统科研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航修系统;科研体系

1 航修系统科研工作的现状分析

1.1管理粗放

大多数航修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修理技术研发机构,没有建立专职的科研技术队伍,科研管理仍处于粗放的经验管理阶段,缺乏现代科研技术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企业技术人员一方面需要处理现场技术问题,同时又要开展新机修理准备和科研技术工作,业务之间相互干扰严重。

1.2技术落后

由于航修企业长期以来经济实力较弱,在科研技术方面的投入基本上都是针对具体的装备修理技术开发,用于工装设备添置、基础设施建设和航材备件采购等,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1.3人才匮乏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技术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近年来,虽然各航修企业都在不断加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然而与新装备修理能力建设和整个航修系统发展需求相比,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规模、结构分布、能力素质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高精尖技术人才和复合性技术人才。

2 重构航修系统科研体系的需求分析

2.1装备建设发展的要求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我国航空工业进入了井喷式发展时期,直-8、直-9系列直升机全面升级,直-10、 直-19武装直升机和歼10的批量列装,运-10、歼20、大型客机C919、直20直升机等全面生产,对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修系统必须抓紧抓好科研体系建设,才能紧跟装备建设发展步伐,满足装备修理保障需求。

2.2航修系统生存发展的要求

当前,航修系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运行,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技进步使这一趋势日益突出。因此航修系统必须不断提高竞争力,而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科研能力,整个系统要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保持其旺盛的竞争力,这就要求建设完善的科研体系,加强技术创新管理,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3 航修系统科研体系建设思路

3.1建立航修系统的“理事会”

我国政府科研机构普遍先成立宏观管理行政单位,在以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为科研机构所属地的主管部门,聘任责任人具体负责科研单位的建设和管理。国外科研机构一般实行理事会制度,理事会成员涵盖政府部门代表、科技界代表和推选代表等,负责包括科研项目相关决策。

为提高科研效率,航修系统科研体系可借鉴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经验,来调整自身管理模式,成立专门的科研工作管理机构,组建由部机关、各航修企业、产品使用单位、国家重点科研单位和知名学者等多方面成员形成的“理事会”,由其来负责各航修企业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决定航修系统内部科研资源的分配和调整,从体制上促进航修系统科研能力的发展。

3.2分级建设科研机构

国内外政府科研机构普遍采用的是以国立科研机构为主,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为辅的组织模式。其中,国立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而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则侧重于基础数据的收集、科技成果的转化。

航修系统也应整合内部资源,建立重点科技机构与普通科研机构并存的科研体系。其中,重点科研机构设置在科技能力突出的优势企业中,主要针对航空产品修理的核心技术,而普通科研机构则由航修企业自行建立,主要针对航空产品日常修理过程中的瓶颈技术、多发故障等。

3.3探索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人事制度

目前,各航修企业大部分均缺乏专门的科研机构,科研任务大部分由生产技术人员来完成,在生产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人为制造了生产线和科研线之间的矛盾。航修系统可以借鉴国内外国立科研机构在人事结构方面的做法,在科研机构的人事结构中采用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流动人员可以来自企业内部生产技术人员和工人技师、其他航修企业技术人员、外聘专家等,赋予企业技术资源极大的灵活性,充分盘活现有人员,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

3.4加强科研经费的投入,解决资金困扰

航修企业科研经费分为两部分:机关拨给的科研经费和企业自筹的科研经费,但是以企业自筹为主。机关拨付的经费主要为修理线建设费用,针对设备添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基本没有针对装备修理形成核心技术的科研经费支持,而开发出的修理技术也没有在修理定价中有所体现。同时由于工厂生产任务繁重,造成技术人员忙于日常工作,對科研项目的重视度普遍偏低。这样一来,效益较差的航修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科研实力每况愈下;效益较好的航修企业其科研成果也无法有所体现,极大挫伤了其在科研领域的积极性。

3.5明确科研成果的认证和保护

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多以申请专利形式来保护科研成果。航修系统在管理下属企业科研机构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时,应就科研成果的保护和推广制定相关政策,明确科研成果的范围和界限,允许将科研成果申请相关专利,在科研成果使用和推广过程中收取专利费,享受技术投资所带来的资本收益,保护各单位辛苦获得的科研成果,方可免除各单位在科研工作投入时的后顾之忧。同时,航修系统“理事会”又可借助重点科研项目产生的专利转让费用,完成下一个重点科研项目资金筹措,使科研机构自主循环运转。

3.6加强航修系统的学术交流

从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经历来看,学术交流在其发展历程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各航修企业在进行科研探索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单打独斗。航修系统应从内外两方面来创造有利条件,为航修企业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航修系统科研能力的发展。从外部来看,应鼓励各航修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以项目对接为契机,加强与科研院所、制造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航修企业自身科研实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从内部来看,鼓励各航修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定期和不定期举办与其他研发机构的合作交流,促进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共享求合作,以合作促发展。

3.7建设合理的考核与评估机制,增加学科竞争性

我国管理部门每年会对所属科研机构工作进行考核,升级优秀的科研机构,降级或淘汰一些成绩差的机构。美国联邦实验室则普遍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进行审查,一般以4年为周期,评议项目课题是否必要,科研人员是否职称。

航修系统可以借鉴国内外科研机构管理的做法,为经批准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机构制定合理的考核与评估方法,对评估为“优秀”的单位加大支持力度;适当放宽技术攻关的评审周期,使得各科研人员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来从事科研工作;突出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将各航修企业科研机构设置不同的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项目支持力度,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评审一次,充分调动各航修企业的积极性,最终促进航修系统内部科研事业的发展。

4 总结

面对市场,航修系统科研体系建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我们不能照搬照抄现有模式,而应该结合航修系统的实际情况,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科研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敏.MRO的转型之路[J].大飞机,2018,(12):44-47.

[2]张璐,刘武发.现代航空维修思想及其应用[J].机械制造,2017, (8): 84-87.

[3]符志民.企业核心技术掌控和自主创新[J].航天政策与管理,2013, (1).

作者简介:

李奕锋(1986-),男,汉族,陕西汉中,工程师,大学本科,直升机动部件修理技术研究。

罗太明(1979-),男,汉族,四川泸县,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直升机机械附件修理技术研究。

蒋燕(1985-),女,汉族,四川威远,工程师,大学本科,直升机航电修理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科研成果体系
逆行者的武汉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浅析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