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轶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英国小说家奥斯卡·王尔德所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写于1891年。本文以镜像理论原理为线索,从主人公道林·格雷的自我形成、自我与镜中形象相重合以及“他者”对自我建构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他的自我发现之路。
一、镜像理论与《道林·格雷的画像》
拉康的著名“镜子阶段”概念指发生在婴儿身上的前语言期的一段时间,即指6至18个月的婴儿产生了最初模糊的自我意识,逐步在镜中辨认自己的形象,然后把自己的真实身体和镜中自我相认同,从而完成自我的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身份认同过程。
《道林·格雷的画像》讲述了主人公道林·格雷受好友亨利的“诱导”与自己的画像互换灵魂和青春,出卖了灵魂的他从此踏上了万劫不复的道路,最终他不堪折磨,意图把象征自己灵魂的画像毁掉,用刀子刺向画像,最终却将自己刺死,而画像回到了最初的样子。阅读《道林·格雷的画像》,我们可以发现主人公道林·格雷从一个懵懂的少年走向自我毁灭道路的过程,同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的婴儿认知自我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
二、“自我”的形成
小说的情节设置简单,在开头就快速地进入主题,在第二章时道林·格雷的“画像”就在贝泽尔的笔下一气呵成。最初的道林是一位像天使一样的少年,拥有鲜红的嘴唇、湛蓝的眼睛和金黄的卷发,“他的眉宇间有一股叫人一下子就信得过的吸引力。青春的率真、纯洁的热情一览无余,你会感觉到,他还没有被这浊世所玷污”。他就像夏娃受到蛇的蛊惑而去偷食禁果一般,受到了亨利的影响。正当贝泽尔全神贯注为道林画像的时候,“撒旦”已经悄悄找上了道林,亨利不停地向道林传授他的个人哲学,而道林“这少年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光彩”。
如果说亨利是带道林离经叛道的人,画家贝泽尔则是一个愿意照顾、保护道林的形象。虽然贝泽尔不停地告诫道林不要与亨利亲近,因为他能给人带来极坏的影响,更加不能相信他所说的话,但是,道林对亨利的话似乎都照单全收了。面对自己绝美的画像,“他的眼睛里闪现出愉快的火花,仿佛破题儿第一遭认出了自己”,道林就像站在镜子前的婴儿。最初道林并不知道镜中的形象是自己,他的身世是其原因之一:因为父母早亡,他唯一的监护人是外祖父,外祖父对道林并没有好好抚养,而且由于道林长得极像母亲,外祖父始终嫌弃道林,希望他离自己远一些。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道林身边没有特别亲近的人,也就是说,他者对他的影响极小,他一直处于自我意识十分模糊的状态。
在他者(亨利)的影响下,道林发现镜中的影像原来就是自己。道林的灵魂第一次受到激荡,他开始有了意识,灵与肉结合的瞬间被贝泽尔记录下来,成了画像,成了完美的艺术品。
可是道林因为受到了亨利的警告,开始害怕自己的青春、美貌会消失。面对画像他不再感到欣喜,取而代之的是可悲,他嫉妒画像可以永葆青春,而自己终将老去,于是他许下了将灵魂与青春互换的愿望。也就是在第二章结束之时,道林正式踏上了寻找自我的道路,只有画像的创作者贝泽尔知道,以前的道林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道林和亨利离开画室时,贝泽尔说“我要留下来给真正的道林做伴”,“等他们走了出去,门关上后,画家颓然倒在沙发上,脸上现出十分痛楚的表情”。
三、“自我”与镜中的形象相重合
小说的第四章开始讲述与道林的初恋西比尔有关的部分,“他的灵魂刚从隐蔽的暗角探出身来,欲望立即迎上前去”,“青春的活力和热情正在他身上搏动,但他已经开始自觉”。有了自我意识的道林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见解,但由于他已经将灵魂出卖,他的命运似乎已经有了确定的答案。
当道林发现心爱的女孩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决定跟西比尔分手,分手的时候,他表现得十分决绝,即使西比尔像可怜的动物一样倒在地上祈求再给他们的爱情一次机会,他都不为所动,这完全不像一个曾经扬言自己深爱过某个女孩的样子。他毫不留情地离开西比尔之后,回到家就发现画像发生了变化,他的冷酷在画像上表现了出来。没有灵魂的道林对西比尔的自责和内疚只短暂地持续了一段时间就被快速地忘却了。
之后,在亨利传来西比尔自杀的消息后,画像并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在他如此冷酷地对待西比尔之后,画像就立刻发生了变化,所以,之后道林的那些自欺欺人式的忏悔和反思不如说都是在催眠自己、赦免自己。在亨利的“劝导”下,他更加不觉得西比尔的死亡对自己有任何影响。面对象征良心、道德的贝泽尔的斥责,他搬出一堆“亨利”式的大道理来辩解。他说,“你还没有认识到,我懂得比以前多得多了。你跟我初会的时候,我还是个娃娃。现在我已经是个大人。我有了新的欲望、新的思想、新的见解”,他意识到“这幅肖像对于他将成为一面最神奇的镜子。如果说过去这面镜子映出了他的形体,那么今后将向他揭示他自己的灵魂”,此时的道林仿佛穿过迷雾,真切地看到了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正如镜子阶段的婴儿,在镜子里辨认出了自己的形象,将真实的身体和镜中的“自我”相认同。通过画像来直观地展示“自我”的变化是非常恐怖的,道林每次面对画像时,就是在面对灵魂的斥责,画像上一丝一毫的变化都是在其灵魂上烙下的不可磨灭的痕迹。
四、“他者”对自我建构的影响
在镜子阶段中,婴儿会做出一系列动作来证明镜中形象的种种动作与反映的环境的关系以及这复杂潜象与它重现的关系,也就是说与他的身体,与其他人,甚至与周围对象的关系。除了“自我”,另一个对建立自我过程起到重大影响的因素就是“他者”。由于道林的身世,最初启发道林开始审视自我的人不是他的父母,不是他的亲人,而是贝泽尔和亨利。
贝泽尔是第一个“发现”道林的人,他认为道林的容貌能够在艺术领域勾勒出一个新的学派并达到灵与肉的和谐,贝泽尔也承认自己对道林的奉承是毫不吝啬的,贝泽尔个人对于美、对于艺术的追求自然而然地影响了道林。道林杀了贝泽尔后说:“不管我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在造成今天的我或毁坏原来的我这方面,他起的作用比可怜的亨利更大。也许这不是他的本意,但结果却是如此。”如果仔细阅读,读者可以发现贝泽尔在第二章之后就很少出现了,在亨利的影响下,道林更加好奇亨利对于生活的见解,所以自从道林与亨利认识后,贝泽尔就已经“失宠”。但是贝泽尔对道林的影响不仅贯穿道林的一生,同时也贯穿整篇小说。开始建立自我的道林对于艺术的研究兴趣高于一般人,他在不同时期对于信仰、宗教、香精、音乐、珠宝、绣品和挂毯等都有研究,他对这些“美好而瑰丽”的物品十分珍爱,同时也为它们受时间侵蚀而叹息。这样的态度是对艺术,同时也是对自己,因为在贝泽尔的影响下,道林视自己的容貌为艺术。
作为“他者”,亨利对道林的影响效果似乎更加明显。两人初次在贝泽尔的画室相识时,亨利保持一贯的作风,在道林面前高谈阔论,如果读者细细品读亨利说的话,就不难理解道林走上堕落道路的原因了。亨利告诉道林:“人生的目的是自我发展。充分表现一个人的本性,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活在世上的目的。”他不仅是在启发道林,还有意扮演师长的角色来教导道林,试图按他个人的想法塑造道林:“观察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件事情太诱人了。……把自己的灵魂注入一个精美的模型,并让它在里面逗留片刻……他要设法成为他的主宰—事实上已经取得一半成功。他要占有这颗珍奇的灵魂。”
经过亨利的塑造,道林开始害怕自己的青春消逝会带走美丽的容颜,于是出卖了灵魂。在这之后,他以惊人的速度愈加堕落,这与亨利的“新享乐主义”脱不了干系。亨利认为,“我们竭力压抑的每一种欲望都在我们心中作怪,毒化我们。而肉体一旦犯下罪恶,也就摆脱了作恶的欲念,因为行动是一种净罪的方式。……摆脱诱惑的唯一方法是向它屈服,如果进行抵抗,你的灵魂将堕入无边的苦海”。
在这样的“教化”下,道林在自我建立的过程中无所顾忌,不停地向欲望屈服,他甚至把亨利敢说不敢做的事也变成了现实。在“他者”的影响下,道林的内心从懵懂、纯洁变得无恶不作、冷酷无情,外表却始終是个翩翩少年,过着双面生活的道林备受煎熬,却没有勇气跟欲望做斗争,最终玩火自焚。
五、结语
以镜像理论为线索分析道林·格雷的自我发现之路,我们能够发现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亨利的引导,道林产生了自我意识,他逐渐在画像中辨认出自我,而“他者”则对道林的自我建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道林最终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