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之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在百万亩林海的发源地——尚海纪念林,习总书记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三代塞罕坝林场人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绿色奇迹,打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弹指一挥间,近60年过去了,塞罕坝从荒漠沙地变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塞罕坝人始终牢记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的历史使命。塞罕坝的奋斗历程,也恰恰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事实上,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发展史。塞罕坝精神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被砍伐殆尽。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20 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61年,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并选址塞罕坝。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来自全国18 个省市的127 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369 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造林绿化的历史帷幕。
这支立志让塞罕坝披上绿装的创业队伍在这里扎下根后,便“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们与风沙搏斗,与酷暑寒冬搏斗,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一代代塞罕坝人用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传承,在茫茫荒原上打造百万亩人工林海,建起一道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2017年以来,林场大力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5.6 万亩,平均造林保存率95%以上。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塞罕坝机械林场如今有林地面积为115.1 万亩、湿地面积为10.3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036.8万立方米。森林、湿地年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年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7 万吨。森林与湿地资产价值合计231.2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55.95 亿元。
目前,林场建成高质量苗木基地9 万余亩,带动当地百姓发展绿化苗木产业。周边地区建成千余家4400 多亩绿化苗木基地,苗木总价值7 亿多元,年产值1.4 亿元,3500 多户贫困户、4500 多贫困人口因此受益。林场为周边区域免费提供林业技术支持,推动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攻坚行动等生态工程建设,先后承担了十余项绿化工程。塞罕坝作为河北林业的绿色窗口,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为北京阻沙源、为天津涵水源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7年12月5日,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2017年“地球卫士奖”。2021年2月25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以集体名义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塞罕坝机械林场百万亩落叶松人工林
望海楼瞭望塔
王尚海纪念林
塞罕坝机械林场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等生态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贫到富。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机械林场目前所拥有的森林资产总价值超过了200 亿元。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对于生态脆弱、生态退化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完全可以让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修复重建,让沙地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只要坚持绿色发展,完全可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60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59年前,塞罕坝狂风飞沙,第一代务林人吃黑莜面就雪水也难得温饱;如今,塞罕坝山清水秀,游客可以在丰盛的晚餐里,点一份特色莜面,品尝当地美食。59年前,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住在窝棚里,晚上冻得不敢上厕所;如今,塞罕坝森林小镇楼房、蒙古包拔地而起,游客们晚上围绕篝火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59年前,第一代务林人为荒漠上如何种活树而发愁;如今,塞罕坝第三代创业者积极带动当地百姓发展绿化苗木产业、旅游产业,助推脱贫致富。
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当时实在太激动了,这是我们塞罕坝三代人的共同荣誉!也是我们新时代塞罕坝人沉甸甸的责任。”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代表林场接过了这份崇高的荣誉。安长明说,林场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塞罕坝几代人一直建设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建场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累计投资18 亿元,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达到206 亿元,每年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145.83 亿元。经济收入由建场之初的不足10 万元增加到1.6 亿元,林场自身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贫到富的同时,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近4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2 万人)受益。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已成为当地的“绿色银行”。据统计,每年七八月份到塞罕坝的游人超过60 万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开展农家乐,每年能实现收入6 亿多元;利用林场的绿化苗木优势,周边群众种植绿化苗木4400 多亩,总价值超过7 亿元,每年能给群众增加收入1.4 亿多元。
自2017年起,林场共接待全国各单位3000 余批次、20 多万人参观展览馆。平坦的大路,整齐的路灯,宽敞的文化广场,独具特色的民宿,彰显着这座现代林海小城正在崛起。林场打造了七星湖湿地公园、塞罕塔、亮兵台、滦河源头等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同时,通过整合围场域内旅游景区,实行一票通游,带动了周边乡镇生态旅游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家游”“乡村游”、手工艺品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塞罕坝的探索与实践,对“两山”理论作出了三个方面的现实阐释和印证。即:“穷山恶水也能变成青山绿水”“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近60年间,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起到了庇护河北、护卫京津的重要作用。2019年,塞罕坝天然山泉水、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绿色产业增加值达到44%,生态环境优化带来的福祉荫及后人。塞罕坝的实践展现了“两山”理论作为一种生态保护理论和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的科学性和深远性,指明了一条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生态优先、探索绿色引领的发展新路。
之所以说塞罕坝这片森林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因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经历了从借苗到发展苗木产业的创业历程。林场的一代代创业者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塞罕坝第一批苗是借来的。“因为从东北地区过来,长途运输导致苗木须根缺失水分,造林成活率很低。”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说。1962年,林场种植1000 亩从外地引进的树苗,结果当年成活率不足5%;1963年春,又种植1240亩树苗,成活率也不足8%。创业者们开始摸索并培育出了“大胡子、矮胖子(根系发达、苗木敦实) ”的苗木,为林场大规模造林提供了优质苗木。
“两手不停地取苗、放苗,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回到窝棚里,两眼发干头发胀,嘴唇干裂,脸上已经脱了一层皮。”陈彦娴描述了第一代务林人造林的场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曾是塞罕坝的真实写照。“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塞罕坝展览馆讲解员吴雪银每天都会把林场建设者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10年间已经讲了上千场。红色精神和绿色情怀不仅每天在百万亩林海中激荡出有力回响,而且也从这里传向全国各地,激励着无数人投身于造福后代的植树造林事业。
今天的塞罕坝人永远不会忘记,1964年春天,塞罕坝人开展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造林516 亩,成活率达超过90%,这更坚定了塞罕坝人创业的决心。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开足了马力,造林季节也由每年春季发展到春秋两季,造林数量多时每天超过2000 亩,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 万亩。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57 万亩林地受灾,20 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10 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林木旱死。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设计任务书(1962—1982)》确定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 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 万亩,人工造林85.5 万亩,总计3.2 亿余株,按株距1 米计算,可绕地球8 圈;林木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当时,林业部对塞罕坝造林成效的评价是“两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塞罕坝机械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增长了近5 倍;林木总蓄积量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8 万立方米,增长了30 倍;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
时代使命铸就了塞罕坝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在荒寒遐僻的塞北高原营造起百万亩林海,演绎了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林场发展条件的转换,林场人也无缝切换发展主题,在传承创业初期宝贵精神的同时,不断为塞罕坝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如果说第一代林场职工开山种树,给荒山织就了一件绿衣;作为第二代林场职工,我们的使命就是让这件衣服更结实、更耐穿。”今年51 岁的安长明是林场第十三任党委书记。如今,在他的带领下,10 万余亩石质荒山全部实现绿化。特别是启动了抚育盲点“清零”和资源培育优质高效工程,开创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抚育经营先例。
塞罕坝这片林,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它用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学习塞罕坝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