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
在现代,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衣服的款式和颜色,可以随心所欲地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漫步大街小巷。然而,在古代,衣服是不能随便穿的,关于衣服的颜色、花纹、长短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是穿错了,轻者被打板子,重者是要被砍头的。对此,现在的人一定觉得不可思议,不就一件衣服嘛,有这么夸张吗?事实的确如此,因为在古代,衣服不仅是遮掩身体和保暖的工具,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就是说,皇帝穿什么,大臣穿什么,百姓穿什么,界限分明,不得僭越。
从衣服的颜色来说,达官贵人一般穿金、黄、红、紫等色彩艳丽的衣服,所谓“衣锦还乡”就是这样来的。而平民百姓只能穿青、蓝、黑、白等色彩单一、灰暗的衣服。汉代曾有“散民不敢服杂彩”的规定,没有取得功名的人多穿白衣,于是“白衣”便成为当时平民的代名词。至于官员的服装颜色,则是以品级来定的。以唐朝为例,三品及以上官员穿紫色衣服,四品官员穿深红色衣服,五品官员穿浅红色衣服,六品官员穿深绿色衣服,七品官员穿浅绿色衣服,八品官员穿深青色衣服,九品官员穿浅青色衣服。
至于皇族穿的衣服颜色,则更为讲究。由于秦人崇尚黑色,帝王的正装都为黑色。秦灭亡以后,代表着尊贵的黑色渐渐地被黄色所取代。按照中国古代的说法,黄色代表土地的颜色,穿黄色的衣服象征着占有土地,是天下的主宰者,于是,黄衣就成了帝王的专属。通常情况下,只有皇族才能穿黄色的衣服。不過,唐时,地位较高的宦官也可以穿黄衣,如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所写:“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除此之外,有功的大臣也可以穿黄衣。我们经常在清史电视剧里看到,某人立了大功,受到皇帝的特别嘉奖,即被赐予黄马褂一件。得到皇帝赏赐的黄马褂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不过,即便如此,也没几个人敢随随便便穿着黄马褂跑到外面去。
从衣服的材质来看,统治阶级与平民也有很大差别。古人穿的衣料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丝织品,旧时称为“帛”,其种类繁多,如绫、罗、绸、缎、锦、纨、绡、绢、缟、素、缣、绮等。这类材质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正如宋朝诗人张俞在《蚕妇》中写的那样:“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另一类是麻葛织品,即麻布和葛布,为普通老百姓所穿。因此,“布衣”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此外,衣服的花纹也十分有讲究。唐时,七品以上官员的服装可配花纹绫;五品以上官员的服装可配雕、鹘、鱼、雁、花草等图案。《唐会要·舆服》载:“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雁,左右卫将军饰麒麟,左右武卫饰虎,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千牛卫饰牛,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玉钤卫饰鹘,左右监门卫饰狮,左右金吾卫饰豸,都督、刺史饰山形纹。”由此可见,服饰上的图案绝不可以随便绘绣,尤其是天子使用的龙纹。如果有人胆敢穿上绘有龙纹的衣服,那就是大逆不道,很可能被株连九族,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