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冰城医生用爱守护生命

2021-11-02 22:52李菡丹
中华儿女 2021年16期
关键词:武汉患者

李菡丹

盛夏,一部根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医生》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把人们的视线再次拉回这场战疫中,再次聚焦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白衣逆行者。然而,战疫只是中国医生职业生涯的一部分,他们从立志学医起就开始了拼搏奋斗路。起早贪黑地学习、坐门诊不敢喝水、值夜班不能打盹、24小时随时待命、很少陪伴家人……他们以最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工作中,用专业、用热情、用爱心去守护一个个生命。

全国青联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郭媛媛说:“病房如同战场,生命重于泰山。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无论面对怎样的‘敌人,我们都不能犹豫,不能退缩,因为患者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

救治数千名心血管危重患者

“学医是我从小的志向,为身边人治病是我最想做的事。”回首学医路,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博士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的郭媛媛最大体会就是休闲娱乐的时间很少,总是在努力学习。她说:“医学院学生要学的科目很多,每科的教材也很厚,如果不努力学习,以后就不能当一名称职的医生。在大学里,每天早晨四五点起床,去图书馆占座位,晚上学习到十点才回宿舍休息。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参加工作后,郭媛媛始终奋战在心内科临床一线,不断提高心血管诊疗技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关注心血管病人急性期炎症、免疫、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脏功能损伤的同时,还注重慢性期成纤维细胞增殖纤维化、心脏重构等临床实践。她和同事们开展或参与开展的心血管诊疗新技术有心血管介入诊疗、IABP及围手术期管理、疫情常态化下冠脉DSA和溶栓治疗等。她救治数千名心血管危重患者,不断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平均医疗费用。

谈及抢救心血管危重患者,郭媛媛称几乎每天都有抢救,“既害怕抢救不成功,又喜欢抢救成功后的那种成就感。情绪也会有起伏,失败时常常特别沮丧,重新审视自己;成功时总会有发自心底的喜悦和自豪”。

当然,每天郭媛媛面对最多的还是普通患者。几年前,有一位大娘来看病,经过郭媛媛专业诊断,加上耐心沟通,她了解到这位大娘得的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所以耽误了医治。于是,她多方协调,为大娘争取到资金帮助,用于积极医治,解决了大娘看病的经济难题。

“医者仁心,只要我能帮的肯定帮。没想到这位大娘出院后,挎着一篮子笨鸡蛋,专程来医院看我。我知道这些笨鸡蛋是大娘能拿出的最好礼物,特别受感动。”时隔多年,郭媛媛如今说来,眼里仍然闪着泪花。

致力于医教研全方位发展

郭媛媛介绍,她硕士、博士均师从心血管内科二级教授田野,其所在团队一直致力于理工医交叉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开发“巨噬细胞靶向的声动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理论、技术和方法,并轉化应用于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股动脉、颈动脉及冠状动脉)的治疗,发表SCI收录文章44篇,已授权的国家专利8项,参与国内外临床药物及器械研究22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8项。

“这种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理,体表无创、局部靶向、快速可重复的治疗手段,有望部分替代目前的搭桥手术、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等,具有颠覆性意义。有望让越来越多的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受益,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郭媛媛说,同时她还在国际上率先开展SDT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保护研究,通过细胞和大鼠模型,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及病理学等技术方法,从分子、细胞及动物水平探讨SDT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和信号传导通路,将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方法、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奠定理论基础。

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6项,主编《常见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手册》,参与编辑《心肺康复一体化的临床实践》。

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郭媛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指导大学生获批主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她本人也入围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个人奖提名,入围哈尔滨市科技创新贡献市长特别奖复评提名。她曾获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黑龙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今年荣获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

驰援武汉,一夜未眠

2020年初,早在哈医大一院组建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时,郭媛媛就报名,但是医院第一批主要是从呼吸、感染、重症等几个科室抽调医生支援,而且人数有限制,郭媛媛没有入选。虽然心里有点小失落,但是她选择默默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前方、后方都是我们的战场”。

看到同事们抵达武汉后的工作状态,她再次请战去武汉支援。她说:“我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就更要到最艰苦、最有需要的地方去。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群中合并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这部分患者发展为重症的几率更大,病死率也更高。因此,我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到了战场上,一定能为挽救患者生命发挥作用。”

2月13日,哈医大一院在凌晨一个小时内迅速集结160名医护人员,组成第二批医疗队驰援武汉,其中8名心内科医生,只有郭媛媛一名女医生。“科室主任知道我爱人在消防部门工作,兼顾家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7岁的儿子还小,就让我再和家人商量,我说不用商量了,早就定了。科室主任说‘那你梦想成真了!”

郭媛媛清晰地记得那一天,短短12个小时,医院完成人员集结、体检、注射、培训、抢救设备准备、后勤保障、誓师大会等一系列工作。“很多同事和我一样都是一夜未眠,我们能被选中是荣幸的,肩负使命”。

来机场送行的队伍里有医护人员年迈的父母,有依依不舍的爱人,也有放心不下的孩子。“其实,我那个时候特别想跟来送我的爱人说:如果我回不来,你一定要好好照顾我们的孩子,善待我的母亲。但这句话我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口,因为我坚信我们能活着回来。”郭媛媛说,坐上飞机,南航乘务员送给医疗队每一名队员一份特殊的礼物-——上好佳水果糖,“寓意佳期有归,希望我们早日凯旋,还接我们回家”。

这是郭媛媛第一次到武汉,她看到诺大的天河机场是空的,大巴车疾速行驶在空荡荡的马路上,车窗外的荆楚大地,只看见寂静里的恐慌,路人稀少的苍凉,路面上的指示文字大得让人感到刺眼,只有城市的霓虹灯唱着独角戏。

郭媛媛一行被安排住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对面的快捷酒店,住地只有两位留守的工作人员,由于物资和人手短缺,房间还没来得及打扫,等到行李已经是凌晨3点。她说:“2月的武汉,树是绿的,却湿冷刺骨,按照感控要求,不能开空调,队员们只能和衣而卧。”

经过几个小时休整,在感控老师带领下,郭媛媛等人开始一遍遍地练习穿脱防护服。她感慨,“看似轻松、实则不易。而脱最重要,需要十万分小心,一个手抖、一个大意,那都是职业暴露,因为我们的对手太过强大,传染性超乎想象。有队员说:要像对待拆定时炸弹的心态对待脱防护服,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敌人藏在哪里。”

“你们好了,我们就没有白来”

当郭媛媛进入重症隔离病区,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远超预期。她回忆:“有的患者高热不退,有的剧烈咳嗽,有的严重喘憋,有的毫无食欲,有的急性心梗刚做完心脏支架不到一周。危重患者中有的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口唇发绀、四肢阙冷、低蛋白血症、严重离子紊乱、动辄血氧饱和度降到70%以下……在我们来武汉之前,这里一床难求,病房里弥漫着对死亡的恐惧,还有对今后未知的焦虑。”

她讲到,4床阿姨是危重症病人,在吸氧状态下仍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即便提高氧浓度,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仍然不改善,在无创呼吸机情况下,血氧还是在下降……我们迅速联系麻醉插管,但是这波操作的易感风险有多高,我们都心知肚明。没有负压的普通病房并不具备插管条件,一旦气道开放,大量气溶胶释放,无疑增加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然而,生命至上,全体医护、全力配合、全副武装,成功插管转运至ICU,这也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第一例ECMO患者。

7床大爷病情反复,进展迅速,血氧一度下降至70%,呼吸频率每分钟40余次,心率每分钟120余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疗队组织全队会诊后,立即抽调专业能力强、临床經验丰富的22名以男护士为主的“特护救治团队”,配合医生展开全力救治。“高流量鼻导管吸氧,鼻饲喂食喂药,7天7夜寸步不离的床旁守护,终于从死神手里把老人抢救回来。”郭媛媛说,在武汉,每一名医护人员每一天都在奋力拼搏,在感动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被深深感动着。

一名16岁男孩在父母相继感染后,来到新冠重症病房,面对这个病房里最小的患者,医疗队的哥哥姐姐们时常给他送去营养品,跟他聊天,逗他开心。郭媛媛说:“我们即使不在隔离病房,也会通过微信跟他沟通,出院前,他特意给医疗队写了感谢的小字条。虽然他那湖北味的《我的家在东北》唱得不够标准,舞蹈也不够熟练,可是在我们眼中,他唱的不仅仅是歌,更是遭受磨难后依然去面对的乐观;跳的不仅仅是舞,更是经受风霜洗礼后怒放的生命激情。”

“虽然我看不清你们的容貌,但是我要记住你们的名字,你们从遥远的哈尔滨来到武汉,伸出援手,把我们的命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你们真是大恩人。”一位80岁的奶奶在她的小本子上记下所有医护人员名字,郭媛媛和队员们说:“你们好了,我们就没有白来。”看着康复患者陆续出院,郭媛媛觉得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值得。

关舱不退,一起决战武汉

正当郭媛媛和队员们一起准备返程哈尔滨、打点行装之时,国家卫健委传来最新战疫指令:按照工作计划,国家卫健委还将安排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以及高水平的重症救治团队,留守和坚守在重症定点收治的医院,直到患者救治任务特别是重症患者医疗救治任务全部完成以后再予撤离。

武汉保卫战决战决胜时刻到了,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对此,哈医大一院160名白衣战士迅速重新调整至临战状态。哈医大一院赵长久书记马上动员大家:想家了吧?但我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我们既然被国家卫健委选中,留下攻坚克难,啃硬骨头,说明我们是精锐之师、胜利之师。这是国家卫健委对我们团队的信任,这是哈医大一院白衣战士要担当的政治任务!我们要不辜负黑龙江人民重托,攻必克,战必胜!

哈医大一院于凯江院长鼓励援鄂医疗队:你们代表哈医大一院的政治品质、技术水平和作风形象。我们将全力保障前方决战武汉战队需求,我们将与你们一起临危受命,再战武汉,坚决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郭媛媛等在场160名白衣战士表示:坚决听党指挥,纷纷请缨参加决战。“之后,我们转战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最终,两个重症医院共救治110例重症患者,其中有创呼吸机2例、ECMO1例、纤维支气管镜12例,新冠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郭媛媛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最美逆行者、武汉市第一医院抗击疫情超级英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疫情防控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医促会援鄂抗疫优秀个人、黑龙江省龙江好儿女最美逆行者。

以身作则,润物无声

历经48个日日夜夜,郭媛媛和队员们终于凯旋。随后,她们又支援黑龙江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在全省病例清零后,协助管理缓冲隔离病房,在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同时,坚决防止新冠肺炎病人流入普通病房。

郭媛媛介绍,这里既是防止新冠患者流入普通病房的哨岗,又是时常与死神竞速的地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病窦综合征、室速室颤等病情危重需要抢救的患者随时出现。紧张的抢救不间断地进行着,每次抢救,厚重防护服下的她都感觉肾上腺素飙升,伴随戴着N95口罩后的乏氧,6-8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一次的不平静,她都全力以赴。

不到10个月时间,心内科缓冲隔离病房共救治3000多例急危重症患者。郭媛媛从今年大年三十到初四,一直坚守岗位。

作为全国青联委员和志愿者,郭媛媛一直坚持带领学生和团支部参与志愿服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己任,开展义诊宣传、健康宣教和青年文明号集中服务日活动,走进敬老院、福利院和社区,义诊、送医、送药。在新冠病毒肆虐之初,她就在青联号召下捐款,同时和中华志愿者协会成员一道,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下沉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送去急需的防疫物资。

一年多来,郭媛媛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利用休息时间,作为黑龙江省“青年讲师团”讲师,多次走进高校、央企,对大学生、青年群体进行抗疫思政宣讲,用亲身经历激励广大青年勇挑重担、努力奋斗。

她说:“最生动的思政课莫过于以身作则,润物无声。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将红色基因融进骨血,代代传承,更希望带领更多志愿者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猜你喜欢
武汉患者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驰援武汉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脑卒中的识别与急救方法你都知道吗?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up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