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
清中叶乡贤名宦周煌(1714-1785),字景垣,号绪楚、海山,四川涪陵人。乾隆二年中进士,由翰林院编修,仕至都察院左都御史。著有《海山存稿》《琉球国志略》等。其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书法亦有造诣。近年来,随着对乡贤文化的重视与挖掘,学界关于周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系统地梳理与周煌相关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掌握学术界研究现状,将对清代官员研究、乾嘉文人研究、四川乡贤文化研究大有裨益。
一、周煌家世研究匮乏
关于周煌生平事迹的记载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官方史料,如《清史稿》《满汉名臣传》《国朝耆献类征》等;二是别集所记,如彭元瑞《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海山周文恭公墓志铭》、张邦伸《锦里新编》卷三《文佚三·周煌》等。此类史料对于了解周煌生平家世多有帮助,然多为概述,或偏记官途,内容尚不完备。
陆勇强《四位清代文学家疑年考略》指出,在周煌的诸多材料中,其生年不详。先生以周煌《再次成都叠次杜少陵寄严郑公五首元韵,时周甲期近,即用自寿》一诗考其生年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与《涪陵周氏族谱》中所载相符。胡昌健先生曾作《周煌年谱简编》,概述周煌一生,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时代背景,并简单梳理涪陵周氏世系,然失之过简,未能充分利用周煌奏折、方志,亦未涉及周煌交游情况,停留于叙述生平,未能深入挖掘。
涪陵周氏,素有望声。周煌作为涪陵先贤亦常被论及,现今仍流传着其与涪陵“御锣”的渊源。江舟的《追寻巴国古都涪陵》、张正武的《博大精深的涪陵文化》两文皆提到“御锣”是周煌告老还乡之时的随行宫乐。然周煌乾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十二月因病请归,皆未得允,后乾隆五十年(1785)春得允解甲,未及还乡,四月初一便卒于京邸,又何有此一说。
二、周煌生平仕履研究范围局限
周煌的仕履遍及云南、山东、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琉球,其旅迹涉及湖广、热河、木兰猎场等,但除琉球之行以外,学界研究甚少。
邓经武先生《清代巴蜀诗人周煌的琉球行》一文简要介绍了出使琉球的背景、过程,亦探究了周煌诗文背后的巴蜀情节,从对海洋文学的丰富上肯定了此行的价值。黄后杰《明清中琉航海针路变化之研究》着重探析了周煌此次出使航海的针路,指出周煌此次航海针路吸取了前人经验,故较为顺利。但事实是“碇索十余,一时皆断,舟走触礁,龙骨中折,底穿入水”,二号护船甚至被风飘回,实为“一生九死”之行。孟繁业《清乾隆朝中琉漂风海难救助研究》介绍了周煌此行的船只、路线等航海背景,且从海难抚恤的角度介绍了此行途中所遇海难一事,作者认为,乾隆年间清朝在处理难民问题上已经逐步规范化与制度化。
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魁、周煌在使琉球中,兵役因不满抚恤赏银金额,聚众滋事,乾隆二十二年(1757)五月,使臣被处罚“从宽留任”。丁春梅《从处理“索银事件”看清代对琉球的政策》一文认为,清政府在处理此次事件的高效、迅速,都为展示其大国风范,表明清廷十分注重中琉友好关系,但对于册封使者全魁、周煌的处罚是“从宽留任”,则显示出清帝的怀柔之心。俞玉储《乾隆二十一年随封兵役勒赏滋事案析》指出,周煌和全魁在册封结束后,对此事都选择了秘而不言,或因此次出行耗资巨多,冒生死之危,使臣认为索银一事合理;或因康熙五十八年(1719)随行兵役每人赏银一百二十八两的传闻真实,而此次兵役仅获三十六两七钱,使臣认为要求恤赏并不出格;或因使者未能弹压,怕受牵连责罚。
三、周煌诗文著作研究呈上升趋势
周煌早擢词科,居翰林二十余年,绩学淹通,著作等身,然除《琉球国志略》《海山存稿》《海东集》外皆不存。学界对其诗文著作研究多集中于《琉球国志略》与《海山存稿》。
(一)对《琉球国志略》的研究
历代出使琉球的使者,都有作书的惯例,如王士祯《万历丙午使录》、汪楫《中山沿革志》,至周煌出使琉球,进呈《琉球国志略》十六卷。此书所纳丰富,且皆为所目之实,故此书成为中琉交往的重要史料之一,学者亦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
首先,是文献价值的肯定。郑小娟《〈琉球国志略〉文献价值刍议》认为,此书是自明陈侃使之有“录”以来,内容较为翔实、丰富,体例颇为完善的一部志书。武尚清《明清琉球使录述议》将“使录”与“志略”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对比,肯定了此书在记叙体式上的前进,同时,从这种变化中窥探中琉交往背后贸易、文化传播、民族融合、社会发展的实质,从学术史纵向发展上肯定了此书的文献价值。
其次,是对于成书及版本的研究。魏宁楠《明清福州林浦林氏家族诗文所见琉球文献史料述议》指出,林同春与周煌回信中处处皆提“呈上御览”,可见上位者对《琉球国志略》成书的影响。本文揭露了《琉球国志略》成书未为人知的一段历史背景,有极大的学术价值。熊茂松《周煌〈琉球国志略〉论》认为,武英殿聚珍本是为此书最早版本,今不见此本。刘幸、张缤月《周煌〈琉球国志略〉版本源流考》对此书的全部版本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介绍,认为本书最早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呈本,现今可见最早为乾隆二十四年(1759)家刻本,即漱润堂本,且作者否定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的存在,此外还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武英殿聚珍本,认为熊茂松“今不见此本”的说法言过其实。同时,此文还对《琉球国志略》的进呈本、家刻本、聚珍本此最初三个版本,从编排、用字、标题、内容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是研究其版本源流必不可少的文章。
(二)关于《海山存稿》的研究
乾隆四十八年(1783),周煌始删定诗稿,未完而卒,乾隆五十八年(1793),次子兴岱刊刻遗集,即《海山存稿》二十卷,其中内集八卷,外集十二卷。此书是除《琉球国志略》外,研究周煌极为重要的文献。
李金荣先生《〈海山存稿〉点校》一书以《四库未收书辑刊》所收“清乾隆五十八年周氏葆素家塾刻后印本”二十卷为底本,同時对散落各处的诗文进行了拾遗,对各地方志、诗人别集等进行了搜罗,同时还选录了《涪陵周氏家谱》中部分内容,是研究周煌较为全面的材料,但并未涉及周煌奏折、题本、书信、书画等,不失为本书的遗憾之处。李英《周煌〈海山存稿〉研究》认为周煌内及诗浮夸粉饰较少,较其他侍从诗更具有文学欣赏性。将外集诗歌题材分类介绍分析,同时认为周煌诗歌语言辞达、用典丰富,承袭苏轼,具有风度端凝的艺术特征,填补了周煌诗文艺术研究上的不足。
(三)关于其他诗文的研究
刘月《明清两代册封琉球使及其从客海洋诗研究》将周煌的海洋诗歌进行了重新整理排列,有一定的文献整理价值。姜鹏《清代东海诗歌研究》梳理介绍了周煌出行的使团从客,即王文治、徐傅舟、倪卷阿等的资料,能更为全面地了解此行出使的人员配置。丁亮亮《周煌琉球诗文研究》认为周煌的琉球诗文具有“以宋为诗”“雍容典雅”的文学特点,肯定了其琉球诗文在文学与历史上的成就。作者还将周煌出使时所作的楹联、碑记、墨宝、图绘加入文章附录之中,有助于读者更为全面的了解周煌此行留下的墨迹,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综上所述,当今学界对于周煌研究的焦点依旧是其出使琉球与所著《琉球国志略》。对《海山存稿》以及其他诗文的研究,近年来逐步增多,但尚有一定研究空间。对周煌生平、家世的研究基本处于概述介绍的阶段,深入探讨不足。周煌是清中叶巨宦之一,其作为官员,奉职克勤、廉政淡泊;作为诗人,其诗文词赡雅、风度端凝。交友更是遍及各处文人贤士、各部官员重臣,对于周煌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如在多方史料汇集、整理的基础之上,可进一步探索其人物的时代背景与交游行迹,剖析其背后家世文化渊源等。周煌作为川蜀名人、涪陵乡贤,丰富对他的研究,对于建立地方文化自信是十分重要的,理应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