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飞 浙江省衢州一中
欲望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欲望是生存的动力,也是毁灭的根本,对此许多学者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对财富的追求,越追求,欲望就越强烈。
——斯特恩
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萧伯纳
欲望是人遭受磨难的根源。诚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欢乐和幸福;但这欢乐、幸福的背后却是苦难,乐极是要生悲的;一切欲望实现之后,却也免不了灾难。
——尤素福·西巴伊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谈谈你对“欲望”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注意:(1)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提供给考生的三则名言均从辩证角度表达对“欲望”的理解,旨在引导考生摆脱固有的思维定式,学会从辩证的角度看待“欲望”,并在行文中体现自己的辩证思维。
“欲望”通常被我们当成贬义词,事实上,无论从历史发展还是个人发展层面,欲望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从历史宏观的角度看,人类对知识的欲望是人类不断进步,让科技实现创新的源泉;对于个人生命而言,我们对美好和幸福的渴望可以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在欲望的驱动下我们得以行走在追寻的路上收获幸福。然而,当人们贪得无厌,永不满足,追寻的幸福就会衍生出痛苦,让人们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淖。可以这样说,完全无欲无求的人生是寂寥而没有生气的,但是欲壑难填的人生更是痛苦不堪的。
本次作文要求考生能够理性分析,辩证论述“欲望”的利弊:既可以围绕欲望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如写欲望有利有弊及如何结合利弊指导生活;也可以着重一点分析,如以肯定欲望自有利弊为前提,重点论述如何正确对待欲望。这些立意都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如果考生只从欲望的一面进行阐析,就欲望谈欲望,如用简单的并列式结构对欲望进行定义,正文用两三个事例谈自己对欲望的理解,这样的写法则比较平面,不能体现思考的层次和深度,有以例代议之嫌,无法获得高分。
且停亭中且停停
范路云 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三(7)班
周国平说:“人若没有欲望,那便如石头对人生麻木;人若放纵欲望,那便如禽兽对人生潦草。”可见欲望既是一笔财富也是一场磨难,而关键在你如何利用。
清代学者李渔曾为自己在溪山修筑的且停亭题下这样的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简单几字包含了他善于利用欲望的大智慧:追求时,利用欲望以产生动力;清静时,懂得控制欲望在且停亭中感受自然的美好。
欲望可以毁灭一个人,让他被过度的欲望之火燃成灰烬。菲茨杰拉德在生命鼎盛之际放纵自己,他难以控制的欲望使他在巅峰之际与泽尔达恣意妄为,终日在酒精中纵情享乐,欲望的放纵使他这颗本该冉冉升起的文坛新星停住了前进的脚步。
但不可否认,欲望也可以成就一个人,让他在冰封时刻生出破冰而出的勇气。仍然还是菲茨杰拉德,当他面对生命的低谷,痛定思痛之后对自己许下承诺——“等我写下这篇小说,一切都有希望”,此时的他内心仍然存着对文学的追求,这股欲望的力量使他在潜心创作之后将一部《夜色温柔》倾情奉上,一举成功让他在文坛再次闪耀光芒。欲望的放纵几乎毁灭了他,但同时也是他迷途后对欲望的合理把握拯救了他。
西巴伊说:“欲望是人遭受磨难的根源。”我不敢苟同,相比,我更偏爱斯特恩的那一句“欲望是生存的动力,也是毁灭的根本”,因为欲望本身并没有善与恶之分,它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选择。欲望可以是助推你前进、成就你梦想的武器,也可以是把你从悬崖边摔下去的绊脚石。而你,必须有李渔且停且行的智慧,才能在平直的路上以欲望助推,在陡峭的悬崖边上以自持求全。
且停亭中且停停,欲望的对立斗争性和同一性要求我们人人要在心中筑起一个且停亭,在忙碌欲望盛行的时代里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并非“存天理,灭人欲”,也不可放纵欲望,而是且停且行。在欲望面前且停停是莫言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低调与淡然,是蒋昌建选择主持行业的执着与初心,是王飞雪心系北斗不求名利只为钻研的坚定追求……
人不可没有欲望,像石头对外物那般冷漠;人不可放纵欲望,如禽兽对生命那样潦草。欲望对于人类来说是一门大学问,只有拥有了且停且行的坚韧与豁达,善用欲望,才能真正做人生的赢家。
(得分:55分)
【点评】此文突破了惯常的思维模式,作者化用李渔且停亭的典故,设计“且停亭中且停停”这一建议型观点贯穿全文。例证方面,选择同一人物菲茨杰拉德身上发生的真实事件,从个体转变的层面切入论证欲望对人的影响,立意和选例都让人耳目一新。论述过程中作者点明掌控欲望的关键在于“选择”,继而明确提出具体建议“且停且行”,回扣开头,再次强调观点。文章立意新颖,叙事精简,思辨味浓,如此老练实属难得。如果作者能考虑到例证使用的丰富性,从个体到群体展开论述,会让文章说理更具说服力。
无欲者惰,纵欲者悲
张子凌 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三(7)班
文艺复兴代表作家薄伽丘曾高度肯定欲望之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价值。的确,欲望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动力,但是与此同时,放纵欲望也是人走向毁灭的根源。由此可见,无欲者惰,纵欲者悲,唯有把持有度,才能抵达成功彼岸。
欲望是策人前行的长鞭,它将人内心深处的惰性驱除。完全无欲的人生就如同失去马达的汽车举步维艰。
一如斯特恩所言“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对财富的追求,越追求,欲望就越强烈”,出于对古典文学一探究竟的欲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闻一多先生一度与古文为伴。为创作《唐诗杂论》他除了吃饭很少下楼,家人朋友都笑他学痴了,但他钻研的欲望却日渐强烈,后来竟是终日不见踪影。他身上的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求索的欲望,推动了他的古文研究事业的发展,才有了后来轰动文坛的《唐诗杂论》。朱自清先生在为该书作序时动情地写下“浮生梦欺书不欺,情愿生涯一蠹鱼”之句,《唐诗杂论》之精彩可见一斑。闻一多先生的专注和痴迷源自那股对文学钻研的欲望,如果没有这股子欲望,也许就很难成就满获赞誉的《唐诗杂论》,他的事业更无从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然而过度的欲望则是将人吞噬的黑洞,人一旦被欲望吞噬,就会失去理智。放纵欲望只能呈现人心的可怖与险恶,最终使人毁灭。
放纵欲望意味着黑暗的降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这个名字是欲望的代名词,更是百姓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在统治世界的巨大邪恶欲望驱动下,希特勒率领军队闪击波兰,横扫西欧,空袭英国,甚至不惜以种族灭绝的方式来实现其德意志帝国统治世界的欲望,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希特勒的欲望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将他自己推向了不归路,随着1945年一声沉闷的枪声响起,他留给世界一个罪恶的欲望之躯。
回首历史,陶朱公在辅佐越王大破吴国之后悄然隐退终得善终;胡佛在商业帝国获得成就后将对金钱的追求化作对社会的回馈而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作为人生的智者,他们对欲望始终把持有度,这也为他们的人生赢得了成就和世人的尊重。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而致远,是对欲望的合理把握。面对欲望,我们不妨持有一份淡泊的心境,这样才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风浪中顺利前行。
(得分:49分)
【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正反对比式论述文,作者以闻一多创作《唐诗杂论》为例论证“欲望是策人前行的长鞭”,以希特勒走向穷途末路为例论证欲望人生吞噬人性,以陶朱公、胡佛为群例论证对欲望把持有度方为正道,最后总结升华,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作者语言功底不俗,分论点表达精练富文采,论证过程中选例精准,突破例证叙事常规,名言例证信手拈来,以细节点亮材料,让人印象深刻。本文在立意上不属一流,正反论证之后得出“把持有度”即匆匆收笔,并未就此展开充分论述,深度方面仍有欠缺。但作者用扎实的文字功底把普通的立意写得规范,写出亮点,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