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概述

2021-11-01 07:25施大军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4期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工作

施大军

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可以准确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污染源普查数据,摸清污染的真实情况,全面了解我市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北安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一、普查工作总体情况

1、前期准备工作概述

我市高度重视污染源普查工作,制发了普查工作方案,召开普查工作推进会,明确了普查范围、任务和职责;落实了普查经费65.098万元;选聘了业务能力强的普查员10名、普查指导员2名;组织参加省市各类培训10余次、自行组织培训考试 2次;开展了多维度的宣传,让普查对象了解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

2、清查工作概述

根據黑河市污普办提供的807个对象进行了逐一清查核实;并通过走访排查,新增企业9家,填报工业企业清查表590家、规模化养殖场114个、集中式治理设施3 家、入河排污口2个、生活源锅炉32台。通过对照底册进行地毯式清查,并按相关技术规定进行界定、分类、汇总,筛选确实了最后的普查对象。

3、全面普查工作概述

经认真调查、仔细分析、科学计算,全面完成了97家工业源、7家集中式处理设施、2个入河排污口、16个移动源、34家规模化养殖场、32台生活源锅炉、74个行政村及农业源基本信息、城镇生活基本信息纸质报表填报工作;同时完成了数据录入、数据采集、地理坐标采集、数据核算等工作。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普查组织

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了北安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推进会,部署了普查任务,各部门确定了1名主管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普查工作;建立了微信群,便于及时沟通和联络。

2、普查实施

通过普查专网录入全市污染源普查表,并在数据库系统内进行审核校对,避免了重复填报;普查员使用手持移动终端填报、采集企业数据、信息等,时时进行数据报送;通过互联网实现与上级部门的数据传输与交换,初步构建污染源信息网络平台。

利用“天眼查企业”,协调乡镇、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初步筛查,与市场监督、电力部门对接等方式,对上级下达的单位名录库进行了筛选,保留了有效信息、去除了无效信息,核实、删除不存在的、不产生污染物的企业,初步确定了清查对象;同时对需要现场核查的清查对象进行排序编号,形成了清查名录库。

全市纳入普查的工业企业97家,其中停产关停企业20家,涉及19个行业大类;工业行业覆盖率45.2%,大部行业为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辅助业,行业单一;有中型企业4个,其余均为小微企业,相对来说,我市工业发展缓慢。

3、普查质量管理

为了保证普查工作质量,我们建立了试填、四审、核对和反馈4项质量保证制度。

试填是指在普查过程中所有普查对象先填写复印表进行试填报。

四审是指对普查数据实行四级审核。第一级是普查对象内部审核。第二级是普查员审核。审核普查表必填项目是否齐全、规范,原辅材料、产品产量、能源消耗等情况是否与台账或票据相符,指标计量单位是否统一,对存在问题的普查表填退回普查对象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第三级是普查指导员审核。审核普查数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重点是能源消耗,主要产品产量和能源、水、原料材料消耗量及产值的关系。对存在问题的普查表填写普查指导员审核意见,并退回普查员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第四级是市普查机构按比例抽审,对存在问题的普查表填写普查机构处理意见,并退回普查员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

核对是对“四审”后仍存在疑问的普查表由普查办通过电话或到普查对象的现场去核对各项数据来源、依据。对确实存在问题的重新填报。

反馈是指在清查、填报、审核、录入、上报的全过程中普查员、录入员、普查指导员对普查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市普查办,及时应对修正问题。

上级普查办在整个普查过程中始终给予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督促普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普查表进行抽样检查,使普查工作更顺利、普查质量更可靠。

三、普查主要成果

1、普查任务完成情况

北安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按照上级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各个阶段的普查工作,完成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源,集中式处理设施,移动源的普查和上报工作。及时增补了遗漏的普查对象,并圆满完成了数据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确定了普查的最终数据库。

2、各类污染源基本情况

工业污染源:纳入普查的工业污染源97个,涉及行业大类19个,工业总产值21.294亿元;褐煤使用量为840597.29吨。柴油使用量为121吨,生物质燃料使用量为1160吨。取水总量为1692.0294万立方米,废水排放口18个,工业废水排放量241.6209万立方米,有废水治理设施5套,处理水量206.5646万立方米;排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9个。工业锅炉43个,有脱硫设施5个,脱销设施7个,除尘设施28个;使用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的企业10个,工业废气产生量443134万立方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20497.97吨,危险废物10.3675吨,送持证单位处理量10.15吨。

农业污染源:现有耕地面积3292170.0亩,农作物产量为大豆28.1万吨,玉米23.4615万吨,小麦3.5735万吨。中晚稻5.8324万吨,马铃薯0.0050万吨。秸秆理论资源量60.998万吨,可收集49.0622万吨。秸秆利用量11.3059万吨。地膜使用量为15.6吨,残留量2.4586吨。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4个,其中规模生猪养殖场13个,规模奶牛养殖场6个,规模肉牛养殖场7个,规模蛋鸡养殖场8个。生猪出栏量1.784万头,有奶牛存栏量0.3503万头,肉牛出栏量0.069万头,蛋鸡出栏量8.9825万羽。

生活污染源:城镇常住人口16.04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3.14万人,有5个建制镇,2.9万人口。生活用水620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613万平方米,液化石油气销售1150吨。

全市有7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户数2.8188万户,有常住人口7.3194万人。生活污水产生量59.1563万立方米,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运转至城镇处理0.0606万户,镇村范围内无害化处理0.0102万户,镇村范围内简易处理1.8806万户,无处理0.8674万户。燃煤取暖的家庭户数1.5786万户。

全市1蒸汽吨以上非工业源锅炉32个,其中燃煤锅炉29个,生物质锅炉3个。煤炭消耗7990吨,生物质燃料消耗175吨,有除尘设施5个。

移动源:全市有储油库1个,储罐数10个,汽油储罐6个,柴油储罐4个,内浮顶灌数6个,储罐罐容9500立方米,油品年周转量184973.44吨。

北安市市域内有加油站15个,全部由油气回收装置,一阶油气回收的1个,二阶油气回收的14个,有油气处理装置的11个,无油气处理装置的4个,均无在线监测系统。加油站总罐容1842立方米。年销售量29241.7吨。

四、普查工作特点

为保障我市污染源普查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探索普查经验,北安市普查办积极创新,在普查工作中亮点纷呈。

1、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普查工作

北安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将决策权力下放给普查办,普查办根据工作需要,对于普查工作的细节,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群策群力,共同出谋划策,力求方案最完美,工作效率最高。对于遇到的难题,大家互相交流。各普查组既有分工,又有协做。每个普查员,只要提出的方案获得认可,都是决策者。极大地调动了普查员的工作积极性。

2、宣传动员

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我市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和新媒体作用,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面向普查对象、公众的各类宣传活动,推进普查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普查的良好舆论氛围。

根据工作进展及时创办宣传工作简报,对工作進展做跟踪报道。

3、调度督办

全市普查工作采用“一日一记”的方式将普查工作每日汇总、每天汇报、严格审核、立行立改、日清日结。督促普查员按时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

4、信息化手段应用

建立 QQ 群、微信群进行交流,答疑;每个普查员都下载了普查助手APP,辅助填报各类普查表;利用移动终端采集空间信息;利用微信朋友圈转发普查宣传片;利用电子表格筛选功能进行数据比对。

五、支撑决策

北安生态环境局在未来工作中,合理利用普查成果,把污染源普查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配合自动监测数据,对不同时期数据进行整理,更科学地观测污染物排放情况,动态跟踪,实时监控,总量核算,掌握趋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环境态势,辅助决策施政。最终实现环境监管一张网、环境信息一个库、环境管理一张图、系统整合一平台。

猜你喜欢
污染源普查工作
固定污染源精准治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效果研究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漫画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学习调查要“四会”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污染源数据中的应用
与普查一起成长
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