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娅
(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江苏 连云港 222000)
连云港位于中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土地总面积7499.9km2,连云港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行政区。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部署,全面提升我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连云港市2016-2020年,历时5年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为主要对象,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大环节为重点环节,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进行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践探索。为彻底了解我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达到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对我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实践进行探讨。
2020年底全市拖拉机保有量48089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648台;插秧机11919台,其中高速乘坐式插秧机2144台;联合收割机15324台,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1174台;秸秆还田机12699台,小麦播种机6661台;玉米播种机2079台;粮食烘干机1328台;植保机110926台(套)。主要县、区农机年末拥有量见表1所示。
全市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水稻、玉米,全市种植面积每年都保持在23.33万hm2、17.33万hm2、3.67万hm2左右。
全市小麦种植面积22.97万hm2,实现机耕22.84万hm2,机播面积达到22.20万hm2,机收面积达到22.87万hm2。机耕、机播、机收分别达到99.40%、96.60%、99.50%。
表1 连云港市主要县、区2020农机年末拥有量 单位:台
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7.61万hm2,机耕面积17.57万hm2,机播面积15.27万hm2,其中机插秧面积11.87万hm2左右。机收面积17.54万hm2。秸秆还田面积16.63万hm2。机耕、机播、机收、秸秆还田分别达到99.80%、87%、99.90%、94.40%。
全市玉米种植面积为3.70万hm2,机耕面积为3.54万hm2,机播面积为3.25万hm2,机收面积为3.44万hm2。机耕、机播、机收分别达到96.60%、89.50%、92.60%。
截止目前,全市农机经营服务主体3036个,其中农民合作社958个,全程机械化作业覆盖面积36.11万hm2,其中农机经营服务主体承担的作业面积26.61万hm2。
虽然我市在2020年已全部实现了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但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差异较大,除灌南县发展良好外,其余各县区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虽然是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但三大作物发展状况不一,特别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依然较低,除耕整地环节,其余五大环节都不理想。
通过五年的发展,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虽然都通过了验收,但达到的指标也较低,主要的考核指标没有多少亮点,特别是水稻种植机械化和玉米收获机械化两个环节都差强人意。
政府要将粮食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工作列入政府2021年重点工作考核内容进行部署推进,同时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县和有关部门,现在技术路线已经形成,关键是政府的引导。因此,各级政府都要加大投入,方能保证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市、县、区农机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指导力量,指导各示范点加快技术熟化,指导先进机具的使用维护与保养,及时帮助解决各类技术难题,针对不同的作业条件、作业标准、作业质量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提高全程机械化的质量和效率,真正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人才是计划实现的保障,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掌握技术的人才。最近几年,高性能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烘干机、智能化机械都保持井喷式增长。而我市农民和机手还不具备掌握这些先进农机的使用水平,多面手的人才更是缺乏,政府职能部门只有加大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民素质,才能适应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就是要在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秸秆还田和烘干六大环节使用机械化,这就要有新的农作物生产技术路线,因此必须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提高农机农艺融合程度,否则无法保障粮食的增产增收。
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最终就是要造福农民,光靠政府的投入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要营造舆论宣传氛围,要广泛发动群众,让群众了解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好处,要算账给农民看,变农民被动为主动。
总之,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中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提质减损、稳产增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夺取粮食丰收丰产的重要支撑。因此加快绿色高效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应用,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以农机装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破瓶颈、提质量”要求,围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大重点环节,在我市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进一步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丰产丰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