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纸媒摄影记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21-10-31 03:00章青松
摄影与摄像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媒体传统媒体

章青松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加快了全媒体时代来临的步伐,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社会大众的阅读习惯。以往,社会大众仅能通过少数几个渠道获悉新闻消息,如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移动终端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人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自媒体。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纸媒出现大面积减版现象,而在诸多报纸版面上,属于新闻方面的图片越来越被边缘化,从而导致摄影记者这份职业的生存空间正在夹缝中求生存。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纸媒摄影记者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供业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传统媒体;全媒体;纸媒摄影记者;挑战和机遇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迅猛发展,在科学技术这个领域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互联网产业发展得越来越欣欣向荣,全媒体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和生活。全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传播消息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随着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移动终端电子设备不再是望而却步的奢侈品,社会大众均具备利用手中设备记录新闻第一现场的能力,从而导致摄影记者不再是拍摄新闻第一人,职业优势逐渐不复存在。因此,摄影记者需要提升综合素养、提高拍摄技能并及时转型,突破事业生涯瓶颈,报道有价值的新闻事件。

全媒体时代纸媒摄影记者面临的挑战

传统纸媒行业的发展活力逐渐减弱,摄影记者职业生存空间遭到挤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化媒体设备的快速普及,社会大众借助移动终端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全面了解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基于该背景,传统纸媒行业遭受到发展危机且活力大不如前,由此可见社会大众对于传统纸媒的实际需求已经开始大幅度降低。基于此,对于经常在报纸上刊登摄影作品和以拍摄新闻图片为生的职业摄影记者而言,其生存空间逐渐被不断压缩,从而导致摄影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大量摄影记者面临即将失业的尴尬境地,甚至有些摄影记者已经开始重新择业或者选择自主创业。

社会大众的审美水平逐渐提升,对于新闻信息的配图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递尤为通畅,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社会大众可以接收到海量信息。与此同时,随着新时期审美教育的广泛普及,人们的审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由于社会大众通过移动终端浏览过不计其数的新闻图片,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对拍摄出的新闻图片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社会大众不再满足于以往传统拍摄模式下记录新闻现场的图片,而是愈加重视所拍摄的新闻图片背后发生的故事以及该新闻的价值。但是,由于报纸可记录的篇幅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摄影记者的发挥。摄影记者并不能够保证拍摄出的每一幅新闻图片的背后,都蕴含十分丰富的新闻内涵,由此导致社会大众自身审美需求和职业拍摄记者自身拍摄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对摄影记者而言,其职业生涯发展也会因此陷入瓶颈期。

摄影设备广泛普及,职业优势不复存在

基于当前社会收入水平背景下,上到老人,下至孩童,几乎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一部智能手机。同时,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应用也使得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体蒸蒸日上发展,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目前新闻传播的渠道。而“新闻”不再是新闻行业所独有,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只要有人发布新闻,那么其就有机会成为社会新闻的传播者或者是制造者。例如,当某个社会新闻发生之后,处于新闻第一现场的群众可以拿出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及时记录新闻内容,并将其上传至自己常用的社交网络平台,等闻讯赶来的新闻摄影记者到达现场拍摄时,该新闻很有可能已经被社会大众所熟知并成为时下热议话题;当摄影记者精心处理好拍摄图片再发布到社交平台时,该新闻的热度可能已经下降,已经吸引不了社会大众的关注,从而使得点击量不会有所增加。长期如此循环,会导致摄影记者逐渐失去属于自己的职业优势[1]。

摄影行业追求逐渐发生改变,摄影作品禁不起推敲

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当社会大众每天早晨醒来拿起智能手机就能看到社交软件推送的各种类型的新闻信息,有时一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琐事也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从而出现集体热议现象,也让该信息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如此一来,为了获取关注度,某些媒体平台或者社交机构为了能在社会上存活,开始学会迎合社会大众的喜好,一味地追求社会新闻的数量,从而逐渐忽略社会新闻的质量。对于处在该环境背景下的摄影记者而言,其为了生计能做的就是追随社会大众的口味,利用摄影设备拍摄出十分猎奇的新闻内容,其并没有充足的时间也难以静心、抛却心中杂念去打磨出较为优质的社会新闻摄影作品。这也与摄影记者心目中的职业理想相差甚遠,因此导致大部分摄影记者深陷迷茫沼泽[2]。

全媒体时代纸媒摄影记者面临的机遇

全民摄影时代更加凸显出摄影记者的专业价值

立足于全民摄影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是摄影师,在当前摄影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广泛普及应用和摄影技术门槛不复存在的背景下,摄影技术和摄影思想反而显得十分重要。

摄影技术过硬和具有专业摄影知识的摄影记者要想真正意义上突破简单影像记录这种高层次摄影要求,也需要拥有能够超越社会大众拍客的拍摄视角。当大众拍客和摄影记者同时处于某社会新闻事件第一现场,专业摄影记者拍摄的新闻图片怎样才能够从现场群众摄影群体中崭露头角,这就需要摄影记者展示出强大的专业素养。当手持同样摄影设备时,摄影记者想要拍摄出博人眼球的作品就需要站在不同角度看待事件和思考问题。在拍摄作品时,摄影记者心中需要时刻想着自己是专业拍客,拍摄出来的照片看起来不能显得十分业余。因此,这不仅需要摄影记者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拍摄素养,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对于第一拍摄现场的认知能力和把控能力。摄影记者需要精准掌控摄影题材的选择、摄影主题、图片构图、光影等,这样才能够站在独特视角拍摄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图片,通过一些微小细节和细腻的情感打动社会大众,真正意义上做到“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更加优质”,通过不懈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对于专业摄影记者而言,其展现给受众的不仅是形式,还需要有十分深刻的思想和内在含义,这样才能够真正凸显出专业摄影记者的拍摄水平[3]。

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可以扩大作品影响力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大众的阅读习惯逐渐变得快速化和碎片化。若文章以长篇大论形式出现,不仅看起来眼花缭乱,还容易让广大读者失去阅读耐心。此时,简单明了的图片和生动形象的短视频一出现,高下就立见,这两种传播方式十分博人眼球,引人注目,也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视觉新闻以一種清爽简洁的形式呈现在社会大众眼前,十分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第一新闻现场,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此言不虚。

以往由于传统纸媒的版面受到文章篇幅制约,没有办法一次性刊登大量精彩绝伦、引人入胜的新闻图片,但是全媒体因自身具备的优势特点则不受版面篇幅制约,还可以传播海量新闻信息。基于此,传统纸媒摄影记者需要学会善于利用新时期良好发展的互联网平台以及社交媒体等逐渐扩大摄影图片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除了在供职单位刊登以及拍摄作品,还需要对各种公众号、网站及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加以利用进行广泛传播。将自己拍摄较好的摄影作品,美好有趣的瞬间或者具有重大意义的照片全部推送至各种软件平台,以供广大网民和粉丝驻足观赏和传播。这样既能够向社会大众显示出摄影记者所拍摄的精彩照片,又可以不断扩大摄影记者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基于全媒体环境背景下的传统纸媒摄影记者而言,需要以一个记录者的纯粹身份积极踊跃地向新闻图片展示者身份转变,从而进一步提升摄影作品的影响力以及传播力[4]。

全媒体直播开拓出新工作思路

随着不断深化的媒体融合改革,大部分传统纸媒不再依托单一形式的报纸,而是逐渐开始集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多种传播手段,如微博、网站、公众号和客户端等。立足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模式下的新闻摄影传播渠道和生产路径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往传统媒体呼风唤雨的时代,往往是摄影记者拍到什么报纸就刊登什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的进步也逐渐转化为受众喜欢什么,媒体用什么,摄影记者就拍什么,由此可以看出新时期摄影记者拍摄作品的主动性不断增强,自身创新逻辑思维逐渐发生改变。现阶段通过全媒体平台,以及直播第一新闻现场,可以真正实现新闻信息快速有效的传播,同时紧跟新时代全媒体发展的脚步,这使得摄影记者在摄影工作思路上逐渐发生新的转变。

例如,当高考分数线划定后,各省文理科状元新鲜出炉,各社交媒体闻讯出动进行采访。与以往不同的是,摄影记者在采访现场不仅拍摄照片,还直接通过直播的形式将所拍摄的文理科状元照片和相关采访内容利用手机这个媒介发送给后方编辑,当编辑接收到信息简单编辑后,通过微博、官网等渠道快速传播采访内容,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消息实时快速传播[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全媒体时代,从新闻摄影角度来看,其不仅是在新旧技术上发生了变化,在新旧传播理念上更是产生了激烈碰撞和有机融合。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媒体环境逐渐发生改变,这不仅需要摄影记者时刻与时俱进,还需要改变自身传统摄影观念,打破以往传统摄影工作方式,不断努力适应当下传媒相互融合的新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赫楠. 浅析融媒时代摄影记者的机遇及挑战[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 8(017):169-169.

[2]王翀. 全媒体时代纸媒摄影记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 记者观察, 2020, No.490(14):77-77.

[3]王从启. 全媒体时代纸媒摄影记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 新闻世界, 2018.

[4]孙中钦.全民摄影环境下专业摄影记者的转型[J].新闻记者,2015(08).

[5]王鼎.浅析摄影记者在全媒体时代的转型[J].新闻研究导刊,2017(01).

猜你喜欢
全媒体传统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传统媒体仍是一座富矿(焦点话题)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当好微博把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