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玉:摘了“穷帽子” 过上“甜日子”

2021-10-31 23:24
老区建设 2021年17期
关键词:家村葡萄园帽子

“天气热,一定要保证水分,不然葡萄容易干死。”在鹰潭市高新区小英王家村,60岁的王贵玉在自家葡萄园向前来“取经”的村民介绍种植技巧。虽然腿脚不便,种植面积不大,但是懂技术、热心肠的王贵玉已然是当地公认的葡萄种植能手,经常有村民前来向他请教。

“我们夫妻俩都是小儿麻痹症,行动不方便,干不了重活,今天能过上好日子,靠的是党的好政策,还有四邻八方的帮忙。这些年我种葡萄多少有点经验,传授给大家是应该的。”王贵玉憨笑着说。

走进王贵玉家,屋内干净整洁,空调、冰箱、液晶电视等家电一应俱全。屋后院子就是葡萄种植园,约3亩地,成熟的紫红色葡萄已挂满枝头。王贵玉说,现在种着甜葡萄,过上甜日子,“苦怕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过去,王贵玉干不了重活赚不了多少钱,靠着从小跟父亲学的一点木匠手艺,在周边打打零工,一年收入不到2000元。为了补贴家用,妻子严菊花经常去抓泥鳅卖钱,换点油、盐,几个月吃不上一顿肉是常有的事。

2013年,王贵玉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尽管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可王贵玉始终想要早点摘掉“穷帽子”。他听说附近的小英王家村葡萄种植在当地远近闻名,村里许多人靠种葡萄发家致富。王贵玉寻思着,正好家里后院有一片旱地,何不利用起来也种葡萄。于是,他一砖一瓦垒支架、搭大棚,建起了3亩葡萄园。

“第一年沒经验,葡萄全部干死,可心疼了。”王贵玉说,后来扶贫干部帮他打了一口灌溉井,方便浇灌。然而,第二年葡萄还只是零星挂果。“别人能种得好,我为什么不行,虽然身体原因种植规模大不了,但我一定能种好!”

去书店买书自学种植技术,到村里种植基地观摩学习,认真总结种植失败原因,王贵玉渐渐摸到了种植葡萄的门道。“种子、土壤、光照、水分都很重要,一点都疏忽不得。”

2015年,在王贵玉夫妻的悉心照料下,葡萄终于喜获丰收,“真的是眼泪都掉下来了,总算是有了希望。”当年,王贵玉家的葡萄园产葡萄约1500斤,收入8000多元。王贵玉家顺利脱贫。

除了种植管理葡萄,平时王贵玉夫妻还到附近的金帝鞋业打工,一年有两万多元的收入。夫妻二人用勤劳与坚强,让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什么时候也带着老伴出去旅游一下。”藤架下,王贵玉剪着葡萄,笑得很“甜”。

责任编辑:程文燕

猜你喜欢
家村葡萄园帽子
美丽乡村背景下江西高安范家村改造提升设计
美丽的向家村
葡萄园迷宫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
一个高等学府与一个村庄的碰撞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劳动的喜悦
葡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