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禄
截至10月29日,有3522家公司递交了今年前三季度“成绩单”,目前的合计营业总收入增速已经创出近10年高点,而净利润增速更是创出近11年高点。大类板块上,周期股、新能源概念股明显获得资金的青睐,而银行、白酒、医药等行业,机构态度则有了较大分歧。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披露正式三季报的3522家A股公司报告期内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1.29万亿元,创造归母净利润2.4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4.81%和27.81%。其中,主营总收入增速收出了自2012年以来近10年高点,而净利润增速更是收出自2011年以来近11年的高点。
与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导致企业大面积经营下滑甚至亏损相比,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较往年同期增速明显加快,背后的原因与去年基数偏低有很大关系。但具体到年内各季的表现,无论主营业务收入还是净利润,增长趋势其实都是在逐季放缓的:今年首季,目前披露三季报的3522家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了31.16%,净利润同比增长了72.87%;中期,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速下降至28.24%,净利润增速下降至50.07%。
就年内业绩增速逐季放缓原因看,与去年疫情负面影响逐渐减弱有直接关系:去年一季度,上述3522家A股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还分别下滑了8.55%和28.53%,至中期时,营业总收入下滑幅度缩减至3.13%,净利润下滑幅度缩减至17.22%;而三季报时,上述公司整体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下滑幅度进一步缩减至了0.05%和3.58%。
分类市场上,科创板前三季度整体增长性最佳,已公布三季报的268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达3646.25亿元,同比增长了47.8%;合计创造净利润492.7亿元,同比增长61.29%。相比之下,创业板公司的整体增速则相对“平庸”,目前已公布三季报业绩的1031家企业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仅分别实现了27.46%和14.63%。
在能耗双控和电价上行的背景下,多种资源品价格在三季度期间上行至高位,虽然九月工业品PPI同比已经突破10%,部分上游资源品产量端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价格端的上行动力依然不减,由此推动了多个资源品细分领域的三季报业绩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
譬如在有色金属板块上,因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创纪录以及海外订单的高景气,阴极铜、铝、镁等产品价格同比均大幅提升。代表性个股如铜陵有色,三季报24.5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33.58%。公司明确表示,因阴极铜、硫酸、铁球团等主导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上升,铜箔加工费保持持续上涨,公司盈利能力实现了大幅提升。同样,受铝产品消费需求旺盛以及铝价上涨推动,云铝股份三季报32.32亿元的净利润也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了466.69%。
在化工领域,产品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也有明显上行,其中如聚氯乙烯、尿素、复合肥市场价格在企稳后出现大幅上涨,而化纤、化学原料等细分板块因产品的供不应求,销量和产品价格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此外,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也带动了锂电池出货量的大幅提升,不仅带来电池化学品产销量不断增长,且锂盐产品价格也持续提升。代表性公司如亚钾国际,因国际钾肥价格上涨、公司钾肥产品销售较上年同期改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了15712.47%;锂矿公司赣锋锂业,因产品售价同比上涨,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实现了24.73亿元,同比增长了648.24%。
除了上述两个周期板块,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增厚了煤炭股业绩。目前来看,已公布三季报的云煤能源、兰花科创、美锦能源、潞安环能、中煤能源等12只煤炭股净利润均因煤价上涨而业绩实现翻倍增长。
不过,随着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对煤炭价格平抑意愿较强,市场也因此开始担忧煤炭公司未来的业绩还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对此担忧,香港博文基金董事长王文向《红周刊》记者表示,即使维持当前的煤价,煤炭股的利润仍有几倍的空间,甚至煤炭价格出现一定的下跌也不会影响太多煤企的业绩,“煤炭的出厂价远低于市场价,如果市场价能够长期维持高位,企业也会慢慢抬升出厂价格,届时公司的业绩彈性就体现出来了。”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也表示,虽然近期煤炭供给政策持续推进,但由于供给紧张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有效缓解,“煤炭价格高位仍将为企业利润带来较强的支撑。”
或因基本面的持续向好,周期股在三季度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加仓,仅以公募基金为例,基金三季报披露,基金对化学制品和稀有金属板块的加仓相对最多,整体持股比例较上一报告期分别增加了1.61%和1%。
如果统计三季度以来各细分板块在二级市场表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表现绝对值得大书特书。相较三季度以来上证指数下跌了2.03%,不仅新能源电池的磷酸铁锂电池指数上涨了27.91%,上游板块磷化工也整体上涨了102.25%,锂矿板块上涨了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