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拉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力已在文化产业领域内开展,国家积极倡导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艺术节正如火如荼地在全球范围开展。通过国际知名艺术节来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艺术节的完善与拓展,是当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对瑞士国际著名琉森音乐节发展理念与运营模式进行客观分析,为国内艺术节日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艺术管理 国际艺术节 古典音乐 音乐节
在大众对精神内容需求的不斷刺激下,丰富性与多样性则成为了当下文化市场的发展特色与发展势头,受众市场也因此不断“膨胀”,各类的文化节在20世纪展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在众多不同类型的文化节中,音乐节占比较大且类型丰富,在于其能够为提高当地城市形象、区域经济、旅游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熟悉古典音乐、欧洲音乐节的人对瑞士琉森古典音乐节并不陌生,作为欧洲三大古典音乐节,每年吸引超过10万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参加,该节也被列为瑞士八大盛世之一。
一、音乐节创立初衷与发展历程
瑞士琉森音乐节于1938年由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创立。正值二战期间,瑞士作为中立国而免受战争的破坏,也因此聚集了众多来自欧洲各地的艺术家,使琉森音乐节得以能够迅速发展。这座处于瑞士心脏地区的小城对西方音乐发展史上也意义非凡,它是罗西尼著名的歌剧作品《威廉·退尔》的主人公的出生地;瓦格纳在此完成了《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两部巨作;门德尔松个人最后的弦乐四重奏、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也都是在此完成;甚至贝多芬《月光》也因卢塞恩所得名。
在创立初期就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即在不断壮大发展音乐节规模的同时,努力将卢塞恩这座城市打造为国际音乐度假圣地。本着这一发展理念,先后邀请了安赛美、富特文格勒、卡拉扬、库贝利克、阿巴多等众多重量级指挥大师担任音乐节的音乐总监,还有单簧管大师萨宾·梅耶、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穆特、著名钢琴演奏家阿格里奇等著名表演艺术家作为常驻表演艺术家。除音乐节直属常驻管弦乐团外,参与音乐节演出的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独立乐团更是数不胜数,布什四重奏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全球著名交响乐团均多次参与,重重联合下琉森音乐节在20世纪50年代已获得绝对的全球影响力与国际地位,同萨尔茨堡音乐节、拜罗伊特音乐节一齐被业界人士合称为最具代表的欧洲三大古典音乐节。
琉森音乐节在创立初期是以德文来命名的——“IMF(Internationale Musikfestwochen Luzern)。后随规模不断壮大,为提高国际影响力,将德文名改为卢塞恩音乐节(LUCERNE FESTIVAL)。一是作为作为全球通用语言,英语便于对音乐节及相关信息的搜索。二是增加音乐节同当地间联系,为实现发展目标——建立卢塞恩国际音乐度假圣地而奠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越多的国人展现出对琉森音乐节的喜爱,乐迷队伍不断壮大,为更好地展现出双方友好合作交流与对中文博大精深的赞叹,瑞士官方取自其城市别称“翠绿的森林”之美意,于2009年正式将“卢塞恩音乐节”的中文名更名为“琉森音乐节”。
二、音乐节使命愿景与组织架构
(一)音乐节使命与发展愿景
明确的发展使命与发展愿景不仅是一个艺术节重要组成部分,且琉森音乐节在其使命与发展愿景的制定上是明确的,同其他看似冠冕堂皇的企业“广告宣传语”不同,音乐节在其官网展现出的使命与愿景是温馨且细致化的,译为中文可理解为:“作为一个面向全球的古典音乐节,致力为听众打造最高品质的古典音乐。在维护、传播古典音乐的同时鼓励发展当代音乐,推动音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的实现愿景,琉森音乐节制定出更为切合实际的组织使命,“为艺术与艺术家”“为我们的观众”“为艺术体验”“为品质”“为履行职责与可持续发展”。
基于创办者与传承者们美好的艺术理想,为观众带来动听旋律的同时给予艺术家们一个施展艺术才华的平台。通过艺术节,使对音乐倾心、兴趣至深的人们汇聚在一起,拉近艺术、艺术家同观众之间的距离。在实现引导与迎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下,打造品质内容及优质经营管理服务,令参与艺术节的观众释放工作及生活压力,享受音乐。然而,古典音乐的听众现已呈现“老龄化”,那么因此支持鼓励青年艺术家、吸引发展潜在的年轻群体也是音乐节的目标规划与社会责任。同时,在音乐艺术的传播手段与呈现形式上,仍需不断思考、挖掘、探索、实践。
Rolfe研究发现,“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多次尝试与反复实践有助于一个组织更好发展自身,为实现组织使命与愿景提供助力”。在内容创新上,琉森音乐节在艺术节举办期间,增添了许多区别于传统音乐表演的演出项目。例如,In the streets(街头演绎),乐队在琉森城街道上所进行的即兴表演,由此将传统古典音乐改变传统演出环境与场地,摆脱拘谨的同时近距离欣赏感受古典音乐,生动化传播,能够吸引当地观光旅行的游客。在合作发展上,琉森音乐节为拓展受众群体类型与宣传渠道,同全球多国建立电视与网络直播和转播的合作、同瑞士航空公司进行长期商业合作,搭乘瑞士航空公司的乘客均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中选择音乐节录制视频进行播放欣赏。此外,在职责履行上,2004年成立琉森音乐节音乐学院,为古典音乐与社会培养更多热爱音乐的年轻艺术家。每年夏天,学院面向全球范围内招收一批年轻的音乐学习者进入学院参与相关课程的学习,师资团队均为全球各地同音乐节长期建立合作以及参与当年音乐节演出的优秀音乐表演艺术家们,这也为许多热爱音乐的年轻学习者提供与“大师”“大咖”面对面接触的宝贵机遇。
(二)音乐节的组织架架构
琉森音乐节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负责琉森音乐节的行政部门——音乐节董事会,于1970年成立,为音乐节提供法律支持、保障,致力维护琉森音乐节合法权益,Markus Hongler担任现任主席并领导董事会成员执行相关事务。另一方面,音乐节在整体运作上分工明确,音乐节组织部门分工细致且密切联系。如,通过艺术策划团队确定音乐节年度主题,由海外部门去联络特邀嘉宾与团体,再由财务部进行财务预算的制定,保障当年及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前期准备妥善,紧接着市场部门活跃起来,宣传广告、招商及寻求赞助等相关工作即刻被提上日程。
三、琉森音乐节资金运作
从音乐节现发展规模来看,需要巨大、雄厚的资金成本来支撑各个环节良性发展,以2018年音乐节预算为例,举办当年的琉森音乐节所需2360万瑞士法郎。收入是支持任何一个大型、持续性的活动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并且,仅凭借单一渠道收入或凭借自首票房收入并不能确保收支平衡,若出现突发情况导致资金链断掉,将对当季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形成持续性负面影响。
琉森音乐节收入以六部分为主,分别为票房收入、资金赞助、财政补贴、其他演出与广告收入、琉森音乐节与管弦乐团乐团基金会与战略合作伙伴、旅游业相关收入。其中,票房收入与资金赞助为主要资金来源,以2018年为例,两项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1%与44%,不难看出琉森音乐节的品牌价值与全球影响力。尽管音乐节作为瑞士国家“八大赛事”之一,实际所获财政补贴并不多,2018年琉森音乐节从当地政府获取只有130万瑞士法郎的财政补贴,仅占总收入的5%,这组数据同票房收入与资金赞助收入对比鲜明,再一次证明琉森音乐节并不依赖财政补贴。通过与内部工作人员沟通了解,琉森音乐节每年都能实现稳定收益,其中通过品牌自身即可筹集超93%以上的资金(2018年为94.6%),并同众多全球知名品牌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尽管成绩斐然,仍需要引起重视,资金赞助收入超越音乐节票房收入成为最大收入来源,假设赞助商未提供相应资金或突然决定取消合作,甚至单方面违约等撤资行为,将对音乐节能否如期举办带来影响。同时也为音乐节形象信誉造成负面影响。笔者对音乐节以往的主要赞助商进行梳理,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主要赞助商(冠名赞助)在近十年中是有变化的,二是这些企业或组织大多同音乐与艺术无关,可理解为琉森音乐节面对高昂的预算需要吸引更多的资金,但仍需对长期合作或资金赞助企业组织(品牌)进行综合考量与风险评估,一旦某个或某些企业或组织出现丑闻或产生负面形象,同时也将对音乐节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假设瑞士航空的服务态度降低、晚点率的增加,将对参与音乐节或看到该赞助商标的观众产生不舒适感甚至厌烦心理,无疑会对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链有序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四、琉森音乐节受众群体巩固与拓展
如今,大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类艺术节正如火如荼地在全球范围开展,主题音乐节在当下愈发受到追捧,如古典音乐节、电子音乐节、爵士音乐节等。音乐节的输出是音乐作品、音乐表演者们倾心演奏的动听旋律,接收者为来到现场聆听的观众。琉森音乐节每年都会吸引全球内超过10万游客参加(2020年因疫情停办),这引发思考,琉森音乐节是如何巩固它的受众群体并不断发展潜在观众的呢?
(一)明确的“自身定位”
任何一个组织都应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价值,琉森音乐节也不例外。琉森音乐节有着明确的主题定位,古典音乐是琉森音乐节主要输出的音乐类型,目标受众群体即为不受年龄、地区、等影响因素的喜爱古典音乐的人群。但多份调查调查发现(Kolb 2001, The audience agency ©2017),古典音乐的受众群体正在逐渐减少,在欧洲众多国家,42%的观众年龄在41~60岁之间,61岁以上的占37%。原因一是古典音乐的受众群体老龄化严重,二是古典音乐的表演形式较为严肃、缺乏互动性,更多年轻受众更偏向流行音乐,因此琉森音乐节意识到他们需要吸引年轻的观众来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支持它的未来发展。正如在其发展愿景中所强调的,“…aim to inspire our aud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young people to the elderly.”可译为音乐节旨在激励来自全球范围内的、不受年龄限制的音乐爱好者群体。
(二)巩固忠实Fans,发展潜在受众
若无真正热爱古典音乐的乐迷,琉森音乐节无法取得如今的成绩。音乐节重视他们的核心观众——古典音乐的“发烧友们”,为他们准备最佳的音乐作品、最棒的演出阵容、邀请全球顶级的演出嘉宾高质量的视听盛宴。在过去的80年里,几乎全球范围内著名的音乐家及乐团均作为演出嘉宾参加过琉森音乐节。特别是,当享誉全球的著名小提琴家穆勒确定参演2019年琉森音乐节时,音乐节门票即刻售罄。只要能为这些忠实“粉丝”提供最顶级的音乐内容、参演嘉宾,就无须担心票房问题,这也是琉森音乐节一票难求的主要原因。
对琉森音乐界来讲,吸引潜在群体(如年轻观众)、拓展受众范围不仅是为自身发展也是他们肩负传播古典音乐的责任。琉森音乐节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是值得肯定的,举措一是为吸引年轻群体而适当添加了现代音乐与当代音乐;举措二为设立免费音乐会,为无收入群体(以学生为主)或初次接触古典音乐的人提供了便利。举措三为推出家庭套票,即成人可以免费带两个孩子。举措四为每年均设立与当下国际发展相关的主题,如低碳环保等。
五、音乐节为城市助力添彩
作为瑞士八大顶级赛事之一,已成为瑞士这个国度向全球展示、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同时,音乐节也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效益,为城市带来了丰富的游客资源并促进当地以旅游为中心的关联产业发展。官方统计,每年均能为举办地卢塞恩带来超过2200万瑞士法郎的收入,大部分来自艺术家及观众在音乐节举行期间的消费,主要包含住宿、餐饮、交通等。
琉森音乐节还与举办城市卢塞恩官方旅游部门(Lucerne Tourismus)建立合作关系,在彼此官网上分别公开展示彼此信息以加强关联性,提供互惠互利。尽管各方面数据均呈现正态发展,但仍需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重视观众、游客的个人体验。实际上,许多餐厅、酒店的评价中均有出现在音乐节举办期间因游客人数增多而导致房间短缺、价格上涨、品质下降、服务态度欠佳的评价内容。這无疑会对音乐节带来一定程度的口碑影响。
之所以琉森音乐节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正确经营战略密切相关。一个成功的音乐节不仅需要良好的内部运作,更需要同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沟通、合作。除了提供高品质内容、顶级嘉宾、高水准视听效果、策划者需不断与时俱进,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无限可能。成功并非偶然,仍需取其精华来反思自身,希望能为国内一些艺术节提供些许思路与思考。
英文参考文献:
[1]ANDANTE., (©2019). A brief interview with Michael Haefliger, Executive Director of Lucerne Festival since 1999. Available from: https://www.andante.com.tr/en/6111/Classical-Music-And-Humour-Take-Lead-Role-in-Lucerne-This-Summer
[2]Bowdin, G. (2011). Events management [electronic resource] (3rd ed.). Amsterdam; London: Butterworth-Heinemann.
[3]Bernadette Quinn (2010) Arts festivals, urban tourism and cultural policy,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in Tourism, Leisure & Events [online]. 2:3, 264-279. Available from: DOI: 10.1080/19407963.2010.512207
[4]Frey, B.S. (1994). The economics of music festivals.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online]. 18, 29–39.[Viewed 6 MAY 2019]. Available from:DOI: 10.1007/BF01207151
[5]Gursoy, D., Spangenberg, E., & Rutherford, D. (2006). The Hedonic and Utilitarian Dimensions of Attendees' Attitudes Toward Festivals.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 [online]. 30(3), 279-294. [Viewed 8 MAY 2019]. Available from: DOI: 10.1177/1096348006287162
[6]Lucerne Festival., (©2021). HOME. Available from: https://www.lucernefestival.ch/en/
[7]Luzern Tourismus., (©2021). lucerne festival. Available from: https://www.luzern.com/en/search/?L=1&id=33&tx_solr%5Bq%5D=lucerne+festival
[8]Kolb, B.M., (2001). The Decline of the Subscriber Base: A Study of the Philharmonia Orchestra Aud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3(2), pp.51-59.
[9]The Audience Agency (2017). An analysis of Audience Finder box office data for classical music events 2014-2016. National Classical Music Audiences. [online]. p.7. Available from: https://www.theaudienceagency.org/asset/1303
[10]The New York Times., (©2021) Lucerne.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06/08/13/travel/13goingto.html
中文參考文献:
[1]胡越菲,琉森音乐节.琉森音乐节“万象图”[J].音乐爱好者,2018,{4}(10):14-25.
[2]张蓓荔,陈文贵.国际艺术节对提升我国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的作用探究[J].艺术百家,2018,34(02):48-57.
[3]韩晓波,范艾婧.来自国际顶级音乐节的六大启示——“国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综述[J].人民音乐,2014,{4}(09):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