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作为湖北省及华能系统内工业供热量最大、主水源全部采用城市中水的热电企业,华能应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应城热电”)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红色、创新、发展“三面旗帜”,深度融合党建和生产经营工作,以党建引领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创建供热示范企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应城热电党委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工作流程更加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
统筹布局,激发创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应城热电党委制定“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总基调,根据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要求,结合企业生产重难点问题定期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部署党建融入生产经营任务。进一步修订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实施细则》,明确党建融入创新发展重点任务“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三个重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抓重点、抓尖端。修编科技创新管理相关制度,充分发挥“一道难题,八方攻坚”的力量优势,为创新工程从保障资金、保障人力、保障场地等方面给予倾斜、提供支撑。
统一思想,凝聚创新合力。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应城热电党委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部署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工作,统一班子成员思想,设立总目标、明确主基调。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月度例会、生产例会和专题推进会等形式,面向全体职工剖析企业面临的形势,勾画应城热电发展蓝图,鼓舞提振士气。通过支部大会和部门例会宣传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的要求,激发全体党员群众在创新创效工作上的干事热情。
建强堡垒,增强创新动力。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城热电各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及組织生活会等制度,真正把支部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孕育创新创效项目的“营养温床”。扎实开展“应电先锋·党员示范”主题实践活动,设立21个党员示范岗、18个党员责任区、7个技术攻关小组和3个创新工作室,着力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全面营造党员引领群众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应城热电党委始终聚焦工业供热、中水利用等专业领域,走出了一条企业科技创新“新路径”。
岗位练兵,建强创新发展人才队伍。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应城热电党委紧扣生产经营实际,以“匠心筑梦”为主题开展系列职工技能比武活动,常态化分设23个竞赛项目,形成形式多样、专业全面的竞赛局面,通过集控运行仿真机、检修实操、燃料运行等工种比武,形成“周周考、月月比”的并驱争先氛围。讲好支部“技术党课”,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立足工作重点和难点课题,邀请公司领导解析形势任务,邀请专家传播专业前沿理论、工艺流程,邀请技术精湛的党员分享实战经验,充分发挥优秀人才“传帮带”作用。
试点先行,大胆探索形成典型经验。应城热电“因热而生”,也必将“因热而兴”。应城热电党委坚持“高站位”谋划供热产业,实现热源-管网-客户“三位一体”发展,牢牢掌握供热主动权。2018年初,为深入贯彻落实“共抓长江大保护”要求,电厂党委提出以城市中水深度利用为试点项目,将“创新创效”理念具体化为实践课题,创建“应成”化学党员创新工作室,先后攻克“中水污泥再利用”“脱硫生产废水回用”和“液氨蒸发器在线化学清洗”等多个项目,形成了完善的中水深度利用体系。利用该体系,应城热电在未取用一滴地表水的情况下,有效保证了机组大流量工业供热用水需求,节约一次性投资成本3800万元左右,节约取水费用1700万元,真正实现绿色发展,为建设美丽应城贡献“应电力量”。
深化推广,以点带面实现创新突破。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及具体实践,应城热电党委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示范品牌的内容及范围,形成了以“应成”党员创新示范品牌为统领,分设“化学创新”“智慧供热”和“检修星火”等3个党员创新工作室的“1+3”发展模式,取得骄人成绩。应城热电2号机组荣获2018年湖北省300MW以上机组指标竞赛一等奖,荣获2019年中电联300MW以上机组指标竞赛三等奖;科技项目《基于试验研究与大数据分析的全厂热电负荷分配及自动控制优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集团公司火电厂中水资源化利用的标杆和工业供热领域的先锋。截至目前,应城热电共有26篇专业论文被相关学术期刊选用,获得1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
为培育“中国工匠”、打造“中国品牌”,应城热电党委围绕集团公司加快建设“三色三强三优”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战略愿景,先行先试打造“应电品牌”,努力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广泛宣传,弘扬华能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应城热电党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立“应电之声”融媒体工作室,建设讲述“应电故事”的主流宣传阵地,借助微信公众号等载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新闻宣传,传播华能声音,弘扬工匠精神。同时,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青春大讲堂”等活动,引导全厂职工在创新创效工作中学先进、当先锋,凝聚了职工队伍强大的攻坚力量,形成了全厂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把握关键,树立责任央企形象。“不做工程技术的‘守旧者,要做美化环境的‘创新人”是应城热电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应城热电配套热网工程分为三个方向近25公里的线路,途经5镇17个行政村,涉征、租地面积400余亩,涉农、涉企协调难度巨大。为此,应城热电组织专班“党员突击队”一家一户、一村一镇地组织协调,确保了3条管网施工期间未发生一起因群众阻拦导致长期待工的情况,展示了央企的社会责任和公众形象。同时,应城热电还在施工过程中因地制宜,大胆采用同位补偿、球型补偿、大体积沉井等新技术、新工艺,最大限度减少对既有设施的破坏,使竣工后的地形地貌更加美观,得到了沿线百姓的一致称赞。
行稳致远,打造应电特色供热品牌。为积极响应新发展理念,应城热电党委围绕集团公司加快建设“三色三强三优”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战略愿景,先行先试、着力打造“应电品牌”,以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应城市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应城热电通过聚焦“党建+安全生产”,开展“支部融入中心抓安全”系列活动,打造“红色引擎”。活动期间,1号机组创下连续安全运行150天的纪录,2号机组创下连续安全运行170天的纪录和3次安全运行超过100天的纪录,有力保障了区域内热用户的供热安全。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城热电竭力为应城多家“停不得”企业的正常生产保驾护航,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电热保供“双胜利”。应城热电二期机组扩建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满足区域内盐化工企业用热需求,还将彻底改变地区生态环境,为长江流域大保护贡献力量。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还在继续。在前进的大道上,应城热电党委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改革创新、更加注重供热品牌建设,在开拓企业科技创新“新路径”的征途上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