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梅
摘 要:病虫害对小麦生长具有较大的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手段,对小麦病虫害进行防治。基于此,先从赤霉病、纹枯病、小麦穗蚜等在阜南县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又从宣传指导、品种选择、防治方案等方面对阜南县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相关人员对阜南县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有清晰的了解,使小麦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8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志码:B
阜南县小麦种植面积达到8.3万hm2,具有较高的小麦种植量,且小麦长势良好。然而,小麦种植后期却存在着一定的病虫害,对小麦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阜南县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确定主要病虫害及分布区域,进而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使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1 阜南县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1.1 赤霉病
赤霉病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导致其表面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会引起小麦腐烂,导致小麦死亡。结合阜南县小麦发病情况,引起赤霉病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境菌源量较大。小麦秸秆处理不彻底,导致麦田间菌源不断积累,3年同期小麦带菌率增长了70.34%,随着田间温度升高,菌源的繁殖速率将会进一步加快,极易引起小麦赤霉病的暴发。第二,病菌子囊孢子释放期与小麦扬花期相近,导致小麦容易对病菌孢子进行吸收,进而引发小麦赤霉病。第三,小麦抗病能力弱,容易受到赤霉菌感染,导致病菌对小麦造成侵蚀[1]。
1.2 白粉病
白粉病对小麦叶片、茎秆等均会造成影响,导致患病处出现白色斑点。结合阜南县小麦发病情况,在县内未发现白粉病的存在,但仍然需要对该病引起重视,做好白粉病的防范工作,防止白粉病发生。白粉病发病温度在15~20 ℃,在连续阴雨天气,需要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使用50%多菌灵药剂进行喷洒,可以对白粉病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进而防止白粉病暴发,将其控制在萌芽期。为提高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可以在7 d后再进行一次喷药,提高防治作用。
1.3 纹枯病
纹枯病将会导致小麦烂苗,使小麦大面积地枯死,对小麦产量具有较大影响。患有纹枯病的小麦将会呈现灰白色,并且对幼苗的影响较为严重,需要在早期做好纹枯病的防治工作。纹枯病由白色菌丝引起,会导致小麦无法正常结穗,降低小麦产量。结合阜南县小麦发病情况,纹枯病整体发病程度较低,但田块较为严重,需要对该病引起足够重视。对田地发病率调查发现,小麦发病率为6.17%,4 d后再次进行调查,小麦发病率变为9.16%,说明小麦发病状况恶化,纹枯病存在扩散的趋势。对发病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幼苗种植密度大、疏于管理的田块发病较为严重。
1.4 叶锈病
叶锈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导致小麦叶片出现斑点,并且呈扩散趋势,对小麦危害較大。随着真菌的不断扩散,对叶片的侵蚀将会日益严重,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病菌扩散能力将会明显增加,小麦感染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结合阜南县小麦发病情况,叶锈病主要发生在阴雨天气,并且在该气候下病情扩散较快,需要及时进行防治,降低叶锈病对小麦的影响。一旦小麦感染叶锈病,病菌扩散速率将会加大,需要采取有效防治手段。一方面,需要加强田间温度控制,并且保障田间的排水效果,避免病菌的过量滋生;另一方面,需要采用药物防治,如三唑酮乳油等[2]。
1.5 小麦穗蚜
蚜虫是小麦的主要虫害之一,会吸食小麦的汁液,使叶片发生枯黄,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影响。蚜虫以集群的方式存在,虫体密度较为集中,繁殖速度较快,对小麦危害较大。一旦蚜虫数量较多,将会导致小麦长势较弱,使其无法顺利地进行结穗,进而导致小麦产量降低。结合阜南县小麦发病情况调查发现,小麦蚜株率为7.5%,5 d后再次进行调查,蚜株率增长到13%,说明蚜虫存在增长趋势,需要对其采取防治措施,使蚜虫得到根治。可以采用药物对蚜虫进行防治,使用10%蚜虱净粉剂,可以迅速杀灭蚜虫,而且当天即可见效,对蚜虫繁殖具有较强抑制效果。
1.6 小麦黏虫
黏虫对小麦的为害较大,对小麦花、籽粒等为害较为严重,将会造成汁液的流失,导致小麦产量严重降低。以吸浆虫为例,每年可繁殖一代,并且可以结蛹越冬,在来年迎来虫害的暴发期。因此,做好黏虫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使黏虫的危害得到控制。结合阜南县小麦发病情况,黏虫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成虫较少、蛾量偏低,单灯诱蛾量在32头左右,比3年同期均值减少13.51%;第二,田间落卵量偏低,百把累计落卵在8块左右,比3年同期均值减少82.24%。由此可见,小麦黏虫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仍然需要对其引起重视。必要时,需要采用药物进行防治,如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4.5%氯氰菊酯乳油等,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虫效果。
2 阜南县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重视宣传和技术指导
为了提高阜南县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需要做好技术宣传工作,提高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一方面,需要做好病虫害宣传工作,使小麦种植户能够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使病虫害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例如,通过广播、网络等途径进行宣传,使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小麦种植户能够对病虫害进行深入了解,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本县病虫害发生特征,合理地制定防治方法,保障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对小麦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进而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率,使病虫害得到根治,降低阜南县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2 选择优良品种
为了提高小麦对病虫害的抗性,需要做好选种工作,选择抗性优良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一方面,需要结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选种,提高选种的合理性,使麦种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存活率较高。另一方面,需要注重新品种的研发,不断对小麦品种进行更新,提高小麦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效果。在考虑阜南县气候特点后,可供选择的小麦品种主要有淮麦22、西农979、泛麦5号、周麦26、皖垦062等,上述品种可以适应当地环境,使小麦具有良好长势,提高小麦对病虫害的抗性,使小麦顺利生长。
2.3 合理选择防治时间
在采用药物防治方法时,需要合理选择防治时间,使药物能够对病虫害进行根治,实现良好的药物防治效果。在小麦扬花期时,病虫害的影响较为严重,需要在扬花期做好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采取两次总体防治方式,以此抑制病虫害。第一次总体防治在小麦扬花期,4月中旬在小麦开花时进行喷药,对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在病虫害的早期起到预防效果。第二次总体防治时间在6 d后,4月23日到5月初,需要再次进行喷药,对存活的蚜虫、黏虫等进行灭杀,彻底对病虫害进行根治,防止病虫害出现反弹现象,进而保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4 制定防治方案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制定防治方案,对小麦病虫害的滋生起到抑制作用,为小麦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按照防治方法进行分类,防治方案主要可以分为3种:第一,化学防治。采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尤其是在虫害的防治方面,属于众多防治方法中效果非常明显的。但需要注意化学药剂的用量,防止药物在小麦中过多残留,并且降低药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第二,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对其进行诱杀,如杀虫灯、黏虫板等,具有较高的灭虫效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第三,生物防治。通过天敌对害虫进行捕食,对害虫的数量进行控制。以蚜虫为例,单位面积内天敌与蚜虫数量之比需要大于1∶300,可以起到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2.5 优化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需要合理地对麦田进行管理,防止病虫害滋生,进而对病虫害进行控制。首先,播种前需要做好麦田的深耕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害虫在田地中藏匿,使害虫能够被及时发现,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其次,需要定期对麦田进行观察,确定小麦的生长状况,检查小麦是否有病虫害生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在病虫害早期便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进一步蔓延。最后,需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保障小麦水肥充足,使其具有良好的长势,进而提高小麦抗病虫害的能力。
2.6 强化预测报告
为了使小麦病虫害得到及时的防治,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工作,对病虫害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且生成预测报告,对小麦病虫害预测结构进行记录。为此,需要对小麦发生病虫害的概率进行分析,确定病虫害的时间节点,使病虫害能够得到有效防治。结合阜南县小麦病虫害情况,3月30日、4月4日、4月9日平均蚜株率分别为9.6%、11.2%、16.5%,平均百株蚜量分别为22.4头、42.8头、71.3头。由此可见,小麦蚜虫数量呈上升趋势,说明虫害较为严重,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 结语
病虫害对小麦具有較大威胁,需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防治措施,使小麦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 1 ] 胡红云.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21(8):73-74.
[ 2 ] 王立坤.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