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非遗+乡村振兴”工作创新性研究

2021-10-29 19:19夏璞
艺术评鉴 2021年19期
关键词:直播非遗乡村振兴

夏璞

摘要:鄉村振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乡村振兴的目的是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变以往穷苦的生活状况,更好的保障贫困者的生活。我国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继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口数量在逐渐减少。为了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收入,同时继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乡村振兴”两者相结合的乡村振兴模式备受政府推崇,这种模式是依托文化的价值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河南省卢氏剪纸为例,根据卢氏剪纸的现状,探讨适合卢氏剪纸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周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非遗  乡村振兴  卢氏剪纸  直播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174-03

目前我国的乡村振兴处于初始阶段,高层领导和基层干部都在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传统工艺类项目是一种新型的乡村振兴资源,处于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以非遗资源为依托,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进而获得收入,这种获得收入的方式是一种新的乡村振兴方式。非遗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的一种战略,是地方政府中备受推崇的一种乡村振兴方式。非遗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贫困人口的经济问题,让贫困者受益,受益有两类,一类是非经济受益,是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贫困人口的社会地位、学习能力、文化水平等方面的无形受益,具体可以理解为贫困者自身生活能力的提高;另一种受益是指经济受益,具体可以理解为收入多少,对于贫困者而言,这是一种可以计算出来的受益,而对于非经济受益,人们往往无法衡量,慢慢就被忽略。然而对于贫困者来说,非经济受益要比经济受益更为重要。

一、卢氏剪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部,所在区域诞生过河洛文化,卢氏剪纸在卢氏县内广为流传,在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卢氏剪纸逐渐崭露头角,受到当时两河流域文化的影响,卢氏剪纸展现出两种风格,一种是粗犷,一种是委婉。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剪纸的风格多元化,剪纸对象多样化,人、动物、植物出现在手艺人制作的剪纸上,手艺人最擅长修剪《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猫、狗、鸡等动物,作品中的植物对象多是卢氏县当地植物。在宋朝时期,剪纸的技艺变得更加成熟,应用也更加广泛,在传统节日和喜宴上总能看到剪纸的身影,例如在过年时,当地人喜欢剪窗花,把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为节日带来一份喜庆。随着朝代的更替,到了清代,继承剪纸手艺的手艺人越来越多。在后期的历史中,中国经历了战争,掌握剪纸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在如今的社会中,很多剪纸已经采用机械自动化生产,手工艺在大量流失,目前的剪纸保留着卢氏地区的传统工艺,实用和收藏价值高,售卖价格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使得卢氏剪纸得以保留,但很多人已经慢慢淡忘老一辈的手工剪纸,掌握卢氏剪纸的手艺人越来越少,继承人越来越少,挽救卢氏剪纸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非遗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以卢氏剪纸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孕育着文化价值,贫困地区可以利用文化价值来产生经济价值,贫困地区要主动积极的传播地区文化。以河南卢氏剪纸为例,为了获得经济价值,首先要传播文化价值,传播的途径有很多,可以依靠当下很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西瓜等平台,在这些平台上面介绍卢氏剪纸,并通过直播的方式向观众直观的展示剪纸过程,吸引更多的粉丝加入剪纸活动中,促进剪纸的消费。为了整合剪纸的资源,可以在卢氏县内成立卢氏剪纸公司,建立公司与合作社合作的经营模式,聚集剪纸手艺人,共同研究剪纸技艺,并在当前剪纸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增加贫困地区的就业率,提高贫困地区的收入。

卢氏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开发也是一种新型的乡村振兴模式,根据研究数据表明,旅游是游客最受欢迎的非遗体验方式,在游览旅途中开设剪纸店,邀请游客进店免费学习剪纸,让游客实地体验剪纸的乐趣;跟随导游一起游览卢氏县的景点,途中导游详细介绍卢氏县周边环境以及卢氏剪纸的发展历史,让游客体验古老而传承的剪纸气息。

为了传播卢氏剪纸,可以开设剪纸公益课,免费向外部推广剪纸,可以采取线上与线下教学,将剪纸文化向外界输送。

当下年轻人喜欢举办新中式婚礼,中国风和现代元素完美融入了婚礼布置现场的各个环节,剪纸作为婚礼必不可少的布置品,它在婚礼现场的消费情况是非常可观的。

三、非遗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以卢氏剪纸为例

第一,河南卢氏县所在区域交通落后,通讯条件差,外界对卢氏剪纸的了解少之又少,为了做好宣传,就必须先解决交通和通讯两方面的问题。政府做好道路的规划,保证交通方便,同时建立网络基站,保证通讯的顺畅,以确保卢氏县的网络全覆盖。根据上网数据表明,在中国国内,每人每天的上网时长可达五个小时,在这五个小时之内,有七成的网民会花大部分时间观看短视频。短视频的崛起与当代社会的快节奏有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必须快节奏的认知事物。短视频是长篇幅作品的精剪,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浅显易懂,所以很受青睐。剪纸艺人通过录制剪纸视频,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将视频上传至抖音、快手、西瓜等短视频平台,传播剪纸文化,让网上越来越多的用户了解剪纸。

抖音可以作为卢氏剪纸艺人的主要宣传平台,手艺人可以在平台上上传有关卢氏剪纸、卢氏县乡村生活、地方美食等视频,让外界更加全面丰富的了解卢氏县的风土人情。抖音作品可以收到来自用户的评论,评论反映出用户对于剪纸作品的感受,艺人们可以与用户进行交流,这是一种双向的反馈,这种反馈覆盖了整个卢氏县的艺人群体,每个卢氏县人的群体意识都会得以提升。

在抖音账户中可以添加商品橱窗,在商品橱窗中添加剪纸作品,用户在浏览作品的同时,还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购买作品,这样既对外做好了文化宣传,又打通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在发布的抖音短视频中,剪纸文化是主线思想,贯穿整个视频框架。例如,制作一篇关于卢氏剪纸文化起源的视频,整个过程按照时间展示剪纸的萌芽期、发展期、鼎盛期,在各个时期表现剪纸的技艺和样式。同时向观众展示一幅好的剪纸作品从构思到后期的成型过程,让观众深切的体会剪纸艺人的精湛技艺和漫长的创作过程。视频中好看精致的剪纸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售卖,这是属于内容消费,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另外,可以制作关于卢氏县的视频,视频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剪纸,里面可以加入卢氏县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剪纸文化不再是主题,而是对卢氏县的一种衬托,视频中当地人的劳动场景和节日场景直观的表现在大众面前,让观众去体会生活的百态。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吸引观众前来了解,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

抖音的直播功能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宣传方式,网络直播能够更快的积攒人气,用户关注主播,主播与用户进行实时的互动,建立情感基础。主播是直播的主角,传播文化的使者,主播要选择卢氏县当地人,当地人更加熟悉风土人情,更加接地气。在直播过程中,主播可以与用户连麦互动,讲述剪纸文化,询问用户喜欢什么类型的剪纸,现场作画剪纸,每天教习用户学习剪纸,建立感情基础,引导用户对剪纸产生一种触动。直播比短视频带来的效果更加显著,直播所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通过用户的提问,主播更加有机会向外界介绍卢氏剪纸。定期定时的直播可以带给用户在生活上的一种陪伴,久而久之可以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

侗族“七仙女”的直播案例值得卢氏剪纸从中吸取经验。侗族主播在直播过程中请来了侗染制作者,制作者亲身讲解侗染的制作流程,侗族七仙女配合出镜,在现场穿着以侗染制作的服饰,通过镜头将服饰的细节展现在观众面前,增加了产品的可信度。在进行侗乡茶的销售时,七仙女手持直播工具,带领直播间客户参观现场,详细耐心的解说使得各大网友仿佛身临其境。现场主播是来自侗族的姑娘,对侗乡茶很是了解,所以介绍产品游刃有余,与客户互动时,代入感更强,客户的消费活力上涨,更能提高侗乡茶的销售单量。

直播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团队共同作战,有屏幕前的主播,有幕后的工作人员。直播团队中还要注意注入新的血液,经验丰富主播多多带动新入职的主播,多从当地选择年轻主播,增加就业机会。政府可以将卢氏剪纸品牌化和产业化,并注册文化传媒公司,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对卢氏剪纸进行新媒体传播和流量变现,鼓励当地企业和卢氏剪纸共同合作,利用企业帮扶文化产业,多方出力,建立一个稳定的非遗乡村振兴产业链条。

第二,政府部门要学会利用传统媒体的力量向大众传播卢氏剪纸,电视、报纸、商业平台等都可以广泛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平台的大力宣传可以提高剪纸文化的关注度,让剪纸文化成为一个热门议题,进一步引发舆论关注,“侗族七仙女”在各大主流媒体的炒作下,热度上升非常快,极大的推广了非遗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在“七仙女”案例中,先前侗族的服饰和工艺品处于一种自产自销状态,而随着网络的发达,各大主流媒体的造势宣传,短视频平台大数据浏览量,侗族的服饰和工艺品逐渐被外界所熟知,目前外界与侗族商品的销售渠道被打通,全村人的收入比以往提高了不少。侗族七仙女的非遗乡村振兴策略是一种创新型策略,民族文化得以继承,人民收入得以提高。

第三,“非遗+婚礼+乡村振兴”三者可以结合在一起,将剪纸的销售与婚礼服务结合在一起,利用收益进行乡村振兴。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变大,很多年轻人已经习惯晚婚,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高涨,根据2020年有关年轻人结婚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一对年轻人的结婚消费水平人均达到23万元,是五年前消费水平的3倍,可见未来婚礼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当下年轻人喜欢举办新中式婚礼,中国风和现代元素完美融入了婚礼布置现场的各个环节,剪纸作为婚礼必不可少的布置品,它的销售状况是非常可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开始需要做的是推广非遗艺术婚礼,利用传统媒体平台创造声势,通过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快手短视频推广婚礼活动,短视频平台是处在风口位置的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需要经验丰富的运营团队来运营。运营团队将剪纸进行二次包装,使得剪纸的文化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在短视频平台上传婚礼作品,并在商品橱窗里面放置商品,并推出不同风格的套餐,供线上的用户进行选择。线下做好推广活动,可以推出低价拍婚纱照的活动,免费进行婚礼策划,吸引顾客,扩大宣传范围。同时宣传卢氏县周围的非物质文化,销售周边产品,占领卢氏县周围婚礼市场。

第四,通过对卢氏县二十岁至七十岁的年龄段的人进行关于卢氏剪纸的调研发现,五十岁至七十岁的人口对剪纸技艺有一定的了解,二十岁至五十岁的人对剪纸技艺的印象不深刻。若要继承与发扬卢氏剪纸,须从娃娃抓起,孩子在上小学时可以上剪纸课,把剪纸作为一种课外的学习兴趣;可以将剪纸做成一个网络课程,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选修剪纸网课,丰富业余生活;将剪纸和目前的知名品牌同窗出售,提高剪纸的知名度;将剪纸多多应用在生活中,提高剪纸的使用频率。

四、结语

非遗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型乡村振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贫困人口的收入,增加了地区人口的就业率,同时对外传播了卢氏剪纸文化,提高了剪纸文化的知名度,使得剪纸文化能够进一步传承。希望通过这种乡村振兴方式,贫困户可以获得满意的经济受益,自身的生活能力也进一步增强,走出贫困的圈子,早日奔向小康。

参考文献:

[1]韩建伟,蔡苏州,李静.燕赵地区“非遗+刨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36-38.

[2]孙晓亚,张芸芸.“景区+非遗”模式下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以邛崃市南宝山镇羌寨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1):75-77.

[3]宋佳,王翠玉.基于纺织类“非遺+”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4):48-50.

[4]蒙涓,黄翅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遗+旅游”精准扶贫的逻辑和实践 ——关于广西三江程阳八寨侗乡的研究[J].农业经济,2021(02):92-94.

[5]蒙涓.精准扶贫下的广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非遗传承与旅游开发[J].市场论坛,2019(10):30-33,40.

[6]陈兢,张瑞超,陈愉.基于高校设计助力非遗扶贫新模式的探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0(04):137-138.

[7]魏玉君,隗送爽,唐辉.以“扶志扶智”为导向,纺织非遗助力后精准扶贫[J].纺织科技进展,2020(11):56-58.

[8]栾轶玫,张杏.“多元传播”赋能的非遗扶贫新模式——以脱贫网红贵州“侗族七仙女”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20(05):140-148.

猜你喜欢
直播非遗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