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永别了,爱恋的家》演唱分析

2021-10-29 19:19张海龙
艺术评鉴 2021年19期
关键词:抒情性普契尼男高音

张海龙

摘要:本文以咏叹调《永别了,爱恋的家》为切入点,通过对普契尼时期歌剧的创作风格和《蝴蝶夫人》的音乐素材,以及《永别了,爱恋的家》的音乐特征进行理性研究,认识到普契尼笔下的男高音在演唱风格上,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结合在歌剧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此曲的演唱分析,在发声运动、情感把握以及歌唱表演等细节上进行理论性的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普契尼  男高音  咏叹调  抒情性  戏剧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159-03

一、普契尼及歌剧《蝴蝶夫人》的概述

(一)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

歌剧最早源自17世纪的意大利,雏形为古希腊的悲剧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上,欧洲的歌剧發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革,分别是:喜歌剧之战、格鲁克歌剧改革和瓦格纳的“乐剧”。国外也出现了众多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如法国歌剧的代表人物古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莫扎特,民族歌剧的代表人物威尔第,以及“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普契尼。

贾科莫·普契尼一生创作了12部歌剧,也奠定了他在歌剧史上崇高的地位。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从内容上分析有两个主要特点:

其一,普契尼有着“小人物,大世界”的歌剧创作理念。在普契尼的歌剧中,他特别关注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尤其是有悲惨命运的柔弱女性。歌剧《托斯卡》中的托斯卡、《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他运用柔美、细腻的旋律描写她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剧情感动观众。

其二,普契尼的歌剧题材追求“异国情调”的特点。他为了再现歌剧的真实环境,准确地采用该歌剧所在国家的代表性曲调来塑造剧中人物的性格。歌剧《蝴蝶夫人》中,普契尼搜集了《樱花》和《江户日本桥》等日本歌曲来渲染异国的环境气氛。继歌剧《蝴蝶夫人》之后,普契尼还有两部外国题材的作品,取材于美国的《西部女郎》和选自中国故事的《图兰朵特》。

普契尼歌剧从声音上分析,它的旋律优美流畅、热情奔放,声音刚柔并进,抒情与戏剧相结合,音色光滑明亮具有穿透力,他的作品也最能表现男高音的声音魅力。歌剧《托斯卡》中有一首经典的男高音咏叹调《奇妙的和谐》,剧中的男主角马里奥·卡瓦拉多西是一位气质非凡的画家,普契尼为他谱写了诗情画意、抒情柔美的旋律,6/8 拍阶梯荡漾的律动性又为它增添了辉宏奔放的情感。这首歌主要的音区在小字二组的f 以上流动,特别能展示男高音金子般的音色。

(二)《蝴蝶夫人》的剧情概述

1897年,在美国的《世纪杂志》上发表了著名作家约翰·路瑟·郎的小说《蝴蝶夫人》,该小说讲述了一个真实发生在日本的凄美爱情故事。由于此剧的成功问世,很快吸引了约翰·路瑟·郎和大卫·贝拉斯科两位编剧,他们共同将其改编为话剧。对异国情调充满极大兴趣的普契尼看了《蝴蝶夫人》的话剧之后,深深地被这个日本姑娘的故事所感动,他深信不疑的认为这就是他要找的纯情的悲剧主人公形象。

歌剧《蝴蝶夫人》讲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日本姑娘巧巧桑为了一份协议式的婚姻背弃了传统的宗教信仰,与美国海军平克尔顿结为夫妻的悲剧故事。婚后不久,平克尔顿返回美国,并许诺自己会在知更鸟下次筑巢时与蝴蝶夫人团聚。身怀有孕的蝴蝶夫人杳无音信的苦等了三年,在此期间,她为了坚守自己的爱情,拒绝了有钱人山鸟公爵的求婚,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三年后,闻听丈夫回来的消息,她迫不及待的换上了新婚礼服,等来的却是平克尔顿的美国妻子。蝴蝶夫人受不了这个极大的打击,但还是遵照了平克尔顿的意愿交出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后拔剑自刎。

二、《永别了,爱恋的家》的音乐特点

(一)《永别了,爱恋的家》的演唱背景

在普契尼一生的歌剧创作中为男高音写了11首经典的咏叹调,这些作品风格独特,音域宽广,技巧性强,艺术价值高,是声乐比赛或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例如:《今夜无人入睡》《星光灿烂》等作品,内容朴实真挚,不失高贵典雅,听起来又是那么的沁入人心。

这首经典的男高音咏叹调《永别了,爱恋的家》,出现在歌剧《蝴蝶夫人》中第二幕快结束的地方,也是男主角平克尔顿在此剧中最重要的咏叹调。此曲讲述了男主角不仅失信了自己的妻子,而且背叛了巧巧桑至死不渝的爱情。迟到的归来,看见妻子精心布置的温馨无比的家,又则夏普莱斯严肃的责备,他再也不能原谅自己的滔天罪行,为此感到羞耻,再也无颜面对苦等自己三年的妻子。他只能选择逃避,临行前又依依不舍的环顾了这曾经和巧巧桑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家,唱出了:“永别啦,爱恋的家,到处撒满玫瑰花瓣”……平克尔顿含泪唱完后丢下了妻儿匆匆逃跑。

(二)《永别了,爱恋的家》的曲式分析

《永别了,爱恋的家》的曲式结构为:由三段构成的多段并列曲式,调性为降 D 大调。

如下图所示:

bD大调:

前奏:(1~2小节)运用强有力的两个柱式属到主的和弦进行,为全曲的和声色彩奠定了基础,渲染一种悲痛气氛。

A段:(1~10 小节)是一个二句类的、对比材料的、方整性的、单一调性的开放性乐段。a、b句以级进进行为主,情绪相对平静,旋律线条较为平稳,钢琴采用pp进入,左手采用和弦分解进行,推动音乐发展,落于属音。此段表现了平克尔顿的怀恋和回忆之情,在音区的选择上突出了男高音优美抒情的音色,从而表达了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间奏(11~12小节)钢琴的右手运用三连音的级进进行,使得音乐更具叙述性,情绪上起到过渡作用。

B段:(11~22)与A段相比,虽然歌词再次点题,但是在情绪上变得更为复杂。两小节的间奏,其实也是夏普莱斯责备的话语,进一步推动了音乐情绪的发展。音乐上出现了七度、八度的大跳,情绪更为激动,表现了平克尔顿极不稳定的心情。钢琴伴奏部分采用八度加厚级进环绕进行,音响效果更加浑厚。钢琴伴奏波音的写作技法使音乐更具流动性,同时在和声上进行短暂的离调,使音乐情绪极不稳定,配合平克尔顿极度悲伤的情绪,作曲家选择了长时值音符结束,后进行两小节的补充,情绪上进行巩固强调,生动描写了平克尔顿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极度悔恨之情,这种角色错综复杂的心理状态,通过作曲家戏剧抒情的旋律,也就更好的提升了这首咏叹调的艺术性。

C段:(23~29)此段是全曲的高潮段落。旋律向上进行,推动音乐发展,用ff的力度将作品再一次推向高潮,在第27小节处采用六度下行,配合男高音音色深沉,使得音乐更具戏剧性色彩。在最后的高音上自由延长,使平克尔顿的痛苦之情得到了更好的诠释,最后落于主音,完满有力的结束全曲。

三、《永别了,爱恋的家》的演唱体会

(一)声音的运用

普契尼的12部歌剧中大多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围绕女性的悲情故事发展,在戏剧的情节里爆发,甚至死亡结束。他的歌剧作品中对男高音这个最受欢迎的声部更是注入了很大的心血。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多明戈和迟立明等众多著名歌唱家演唱的《永别了,爱恋的家》之后,对这首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下面结合自己的演唱过程,谈谈笔者对这首作品的体会:

1.气息的运用

根据《永别了,爱恋的家》这首歌平克尔顿的背景状態,此曲在情绪上不仅要求声音深沉、浓郁,而且要求声音具有极强的张力。这首歌一直处在旋律优美的大线条上,且层层递进的将作品推向高潮,如歌词中三次唱到“Ad-di o”这个重复的重点,把这首歌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次“Ad-di o”出现在两个大三和弦之后,弱起开始,写景抒情,旋律优美,音色柔和、细腻。

第二次“Ad-di o”是在音乐紧张、情绪急促的伴奏推动后出现,既突出了歌词中语言的重音,又通过音乐强调了情感的升华。

第三次“Ad-di o”的出现肩负着将作品推进高潮的职责,平克尔顿内心所承受的折磨也到达极点。演唱者需要饱满的气息支持,依靠强大的气息做动力,连接胸腔、口咽腔、头腔三个腔体的共鸣,扩大音量,增强声音的戏剧性。在表现方面,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力度、音色,先扬后抑、由弱到强的爆发最后一段的感情,具有层次分明、情感宣泄的效果。

在作品的第七、八、九、十小节,普契尼在此安排了两个连续平稳的下行音阶,描写平克尔顿为巧巧桑天真善良的容貌感到惋惜,仿佛是从心底里发出的一声长叹!

这个乐句建议歌者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口鼻同时吸气,吸中有呼,呼中有吸,这样的呼吸使得气息又深又快。这种感觉可以一举两得,既能使气息通畅无阻,又可以让声音很好的流动起来。气息与腔体的结合,以腰为轴,胸口作支点,体会自然且有控制的叹气,让气息流动的贯穿三个基本腔体的发声。

2.声区的统一

《永别了,爱恋的家》作为一首戏剧抒情的咏叹调,普契尼为了表现男高音宽广的音域和明亮的音色以及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必然会用高音来诠释剧情,抒发情感。《永别了,爱恋的家》这首歌大部分音域都在中高声区,声区统一的问题就会显而易见。

“关闭”是美声唱法中解决男高音声区统一的一种重要技巧。歌唱者从中声区到高声区,我们会发现中间有三个半音(#F;G; bA),每次唱到这里就会像有个“坎”一样,喉咙会变窄,声音变细,或者直接上不去。根据这种情况,通过母音调节声带的方法,可以使换声区的声带缩短、变薄,让声音做好变圆、变暗的准备,建立一个通畅的“后通道”,然后扩展高音区。

在《永别了,爱恋的家》的第25和26小节中,巧合的是歌词里有这样的一个“o”“a”母音的转换。歌词“squallor”中“o”母音的音高就是换声区的最后一个音“bA”。第26小节中,一个强拍的长音“bB”歌词又是感叹词“a”,也是男高音最难控制的一个音。因此,在25小节“bA”上要做好深呼吸、高位置的准备,运用“关闭”的技巧让“o”母音“赖”在咽壁上保持位置稳定,在三拍渐强的“o”母音位置上加强气息,直接推出“a”母音,通过胸腔、口腔、头腔三个腔体完美的结合,可获得一个灿烂辉煌“bB”。

(二)情感的表达

《永别了,爱恋的家》这首短小精悍的咏叹调,在情感表现上不仅富有优美的抒情性,而且具有极强的戏剧性,也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平克尔顿当时复杂的心理状态。尽管全曲都是在表现痛苦的基调,但也有写景抒情的段落,如:平克尔顿看见院子里巧巧桑撒满了玫瑰花瓣,感受到她的情真意切,倾诉着对她的赞美之情,禁不住再次想起她天真善良的容貌,还有自己卑鄙无耻的行为,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永别了,爱恋的家》这首歌最具表现力的地方就是普契尼运用夏普莱斯外部的责备和平克尔顿内心的愧疚,里外动作张力的吻合,使矛盾的形成和情感的爆发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

仔细研究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演唱的《永别了,爱恋的家》之后,笔者多次被他戏剧抒情的声音所震撼。首先,多明戈的体格高大魁梧,特别符合海军上尉的形象。其次,他能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平克尔顿的故事当中,那种惋惜和巧巧桑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伤感之情,愧疚和自责现在处境的悔恨之情,种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无奈之情,在他的演绎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再次,多明戈具有普契尼式男高音的典型音色——优美华丽、热情奔放,尤其高音具有金子般的光芒,灿烂辉煌,特别能体现出一个男高音的魅力。

由此可见,演唱一首经典的作品,我们不仅仅只是会唱,更需要深入长久的钻研,从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人物性格、所处的情景等等,感同身受的融入到音乐情景之中,以自己的内外音乐感受诠释作品,达到自身学习技能的提升。歌唱演员还要根据歌唱艺术的表演规律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把字正腔圆与声情并茂的表达密切结合,并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完全融入到角色之中。只有把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演员才能走向舞台为观众呈现高雅的艺术作品。歌剧也是音乐与情感的艺术,演员必须对作品的每一个角色进行深刻的剖析,让歌剧人物的灵魂与演员的思想紧密结合,这样珠联璧合、真情流露的表演必然可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四、结语

根据歌剧《蝴蝶夫人》中《永别了,爱恋的家》咏叹调相关资料的学习以及演唱体会,笔者认识到这首歌在创作上,不追求华丽的装饰以及炫技的表演,而是根据音乐的内容将宣叙性融入咏叹调之中,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流畅,而且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朱敬修.西方音乐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沛纶.歌剧辞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

[3]蒋一民.音乐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4]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余开基.高考音乐·声乐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抒情性普契尼男高音
探讨音乐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
普契尼歌剧的戏剧性分析与解读
贾科莫·普契尼:歌剧界的泰斗
普契尼的自我评价
“臆断”所指非李渤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
纪实摄影的抒情性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
人鱼先生
艺术比死亡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