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高原居住传统的萌芽——从德岗遗址谈起

2021-10-29 01:06张光辉
大众考古 2021年6期
关键词:窑洞高原遗址

张光辉

晋西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黄土高原的前沿地带,谈论该区域,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千沟万壑、梁峁绵延的黄土景观,以及窑洞成群的人文景观。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这种居住传统在史前龙山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即已蔚然成风,并延续至今,是包括晋西高原在内的南流黄河沿岸最具特色的居住模式。然则其何时始现、如何兴起,尚无定论,或许德岗遗址的发现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半窑洞的出现

德岗遗址东川河南岸半山腰上,2019年我们发掘清理了一批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仰韶中期五边形房址,房基建于阶地生土之上。房址中墙体保存较完整的F1、F3壁面光滑,且倾斜向上呈收顶之势。与仅存斜壁的袋状坑H2同时且处于同一平面的F1墙体,残高最大值0.7米,若以西区原始地面被毁部分厚度1米左右计算,则F1地面以下墙体的原始高度至少在1.7米左右。同时,房址居住面设置柱洞,根据对后期窑洞复原研究,该类柱洞内的柱子可能起支撑屋顶的作用。由此,可以推测F1、F3这两个房址应为半窑洞。

关于半窑洞房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严文明教授根据常山H14遗迹最先确认这一现象,该座半窑洞口部以下0.5米是直壁,以下逐渐扩大呈覆斗状,地面中部有4个柱洞。21世纪初,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钱耀鹏教授对这类房址作了进一步梳理,其年代均在庙底沟二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斜壁深坑,室内多有支撑顶部的柱洞遗迹,另行盖顶,个别房址如武功赵家来F10,前部有夯土墙。

德岗仰韶中期的F1、F3形制虽为五边形,但其特点与庙底沟二期阶段所见的半窑洞基本吻合,进一步印证其为半窑洞的可能性。发掘者根据翼城的发掘情况,推测枣园遗址仰韶初期F1为一座窑洞,也不排除其半窑洞的可能,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探索窑洞的相关线索,为处于仰韶中期的德岗遗址出现半窑洞提供了借鉴。

窑洞的兴起

半窑洞在晋西高原的出现,为仰韶晚期兴起的窑洞埋下了伏笔。山西地区是史前窑洞发源的重要区域,相关发现屡见不鲜,除枣园F1外,较早的还有太谷白燕遗址第二地点F501。白燕F501平面近似“凸”字形,以斜坡门道进入窑洞内室。此外,清徐都沟遗址、平遥弓村遗址、北合流遗址也有此类窑洞的发现,特别是北合流F4已发展成前院后室的“吕”字形建筑,时代略晚的白燕遗址第一地点F2亦如此,这就构成了早期窑洞在山西中北部发展的基本脉络。不过晋西高原仰韶晚期遺址发掘工作偏少,分布情况仍缺乏充足证据,但上述发现处于黄河东岸的晋西高原附近,结合陕北横山杨界沙、靖边五庄果墚等遗址发现的这一时期窑洞情况来看,晋西高原这一时期的窑洞自不在少数。

不限于此,在陇东宁县阳坬遗址、关中高陵杨官寨等遗址亦有仰韶晚期窑洞的相关发现。据目前已知资料,仰韶晚期包括晋西高原在内的黄土高原,窑洞已成为一种新兴趋势,集中分布于山西中北部、陕北、关中及陇东等地区。

此后的庙底沟二期、龙山时期,窑洞建筑广泛发现于黄土高原,学者从不同角度做过一些梳理。以晋西高原为例,石楼岔沟、兴县白崖沟、岢岚乔家湾、河曲坪头均是窑洞成排的典型聚落;陕北榆林寨峁梁近年完整揭露了一处以窑洞为主的小型聚落,与石楼岔沟等地点聚落模式类似,环山成排分布,这种居住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在采石筑城浪潮兴起,大量聚落向高海拔的山顶转移的龙山时代,窑洞这类房屋建筑方式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更加受到石砌房址拥有者之外的普通大众的欢迎,成为晋西高原的一道特色人文景观。

反观这一居住传统的萌芽,当与该区域仰韶中期德岗遗址此类半窑洞的出现密切相关。仰韶晚期,窑洞逐步兴起于包括晋西在内的黄土高原地区,半窑洞此时也并未完全消失,直至庙底沟二期阶段仍有少量发现。龙山初期采石筑城之风在晋西、陕北地区风靡一时,窑洞赖以修建的坡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建造土窑之风也得到空前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几千年来黄河沿岸的居住传统。

(作者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

猜你喜欢
窑洞高原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陕北窑洞民居
大西北的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