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
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学科课程,是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初中地理课程思政就是要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挖掘初中地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現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使地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将以“走进闽宁镇”为课例,从创设主题情境、实施问题探究、学业评价引领等方面进行课例解析及教学实践反思,以期为初中地理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一、地理思政课课例解析
电视剧《山海情》让东西部协作的典范——宁夏闽宁镇走进全国观众视野。电视剧根据真实材料改编,故事情节生动感人,既涵盖许多初中地理学科知识,同时又可挖掘许多思政元素。鉴于此,笔者将以“走进闽宁镇”这节课为例将地理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阐述地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创设主题情境
上课伊始,以电视剧《山海情》片尾一段视频:“曾经的戈壁荒滩在西海固移民群众与福建援宁干部们的共同奋斗下,历经20多年的发展,建设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滩。”作为主题情境导入课堂引领学生走进闽宁镇了解其发展历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的欲望,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实施问题探究
在主题情境下挖掘《山海情》剧情中与地理课程相关的知识元素与思政元素,创设地理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解决问题内化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问题探究一:宁夏和福建的区域差异
播放故事情节一。来自宁夏西海固的麦苗通过劳务输出来到福建莆田打工,第一次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感受到福建的山青水秀……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充分感知两地自然环境差异的同时展示中国政区图、宁夏与福建地形图和气候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宁夏和福建的主要自然地理差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运用资料比较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差异。
【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中国疆域辽阔,地域差异比较大,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通过福建、宁夏两地自然环境的鲜明对比让学生充分感悟“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问题探究二:西海固地区的老百姓为何要搬迁到闽宁镇
播放故事情节二:为了让西海固地区的老百姓摆脱贫困,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吊庄移民”政策,动员他们搬迁至宁夏北部玉泉营地区即闽宁镇。提供宁夏地形、降水分布图探究闽宁镇比西海固地区更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
【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思政元素】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让学生深刻领会对于幅员辽阔的大国解决可能产生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和问题,对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增强政治认同。
问题探究三:闽宁镇早期采用地窝子居住方式的主要原因?
播放故事情节三:第一批移民到闽宁村的老百姓通过建造地窝子来居住,发展的第一个特色产业是菌草产业,做为菌菇栽培原料的巨菌草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获得经济、生态双效益。人们也在原地盖起了砖瓦房。待学生观赏完视频展现地窝子图片,让学生们探究为什么当地将地窝子作为早期一种居住方式。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分析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对聚落的影响。
2.了解区域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
【思政元素】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地窝子的作用等,说明居住在地窝子主要是为了顺应当地自然环境。进一步追问我们是否可以改善当地的环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一方面,环境制约人类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另一方面,人类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改造自然环境。突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治国方略,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问题探究四:闽宁镇发展葡萄酒产业具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区域关联的角度,说明“闽宁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的启示。
播放故事情节四:葡萄酒推介会上的一段介绍:“葡萄在戈壁滩上落地生根了,东西协作的帮扶模式也在这片土地上成功了,葡萄藤上结出了酿酒的果实,戈壁滩上结出了攻坚扶贫的闽宁模式,凝聚着山海两地人的智慧。”通过这段文字介绍让学生们探究以上问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思政元素】通过分析当地种植葡萄的优势气候条件以及福建人到闽宁投资建厂等引导学生要树立因地制宜、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同时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激发学生要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学业评价引领
地理课程要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试题的价值引领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近几年的中高考试题命制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多以社会发展的时代热点话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选材充分体现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我国空间发展的战略思想,以此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同时关注人地关系的考查,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结合本节课例可以尝试命制如下试题:
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西海固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异地搬迁至银川西南部,在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最初的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为菌类、葡萄酒、光伏等多产业融合的生态移民乡镇——闽宁镇的故事。图1示意巨菌草,图2示意宁夏地形、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閩宁镇是为了纪念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口扶贫协作而命名的。据图说明闽宁镇比西海固地区更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条件:。
(2)闽宁镇年降水量小于mm,处于(干湿区),多风沙。巨菌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起到的作用,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闽宁镇成为宁夏优质葡萄酒酿造核心区的主要优势气候条件是。
(4)在闽、宁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中,闽提供的主要支持有、等。
【试题评析】以电视剧《山海情》的故事作为背景材料,考查省级行政单位(福建省)的简称;分析闽宁镇主要自然环境特征、环境问题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又是如何顺应、改造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在区域的发展中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等。试题强调了对中国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考查,同时突出了对环境观、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内容的考查。引导学生对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关注,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设计说明:整堂课围绕《山海情》这个大情境展开。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情节,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展现了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
二、地理课程思政的实践反思
地理课程思政要牢固树立“地理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地理课程”的理念,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渗透到课堂各个环节中,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应当将课堂内容拓展延伸,将现行生活中的鲜活案例补充到地理课堂中,在学习地理课程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导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效果。
1.明确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构建地理课程思政,应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立足地理学科视野、理论和方法,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避免重知识传授轻德行培育,同时也要避免重德行培育而轻专业课程,要把握好地理基本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强调育德为先与育人为本相结合,努力实现地理课程学习与思政育人的融合、双赢。
2.充分挖掘地理课程思政元素
地理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即人地协调观,能够紧密贴合国家意志,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建设,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因此,教师要不断深化自身学习,开阔眼界,更新课程资源,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钻研地理教材,深入挖掘蕴藏在学科知识点背后的思政教育要素,全面提升知识学习的教化效益。
3.优化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旨在促进知识学习与价值浸润,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应更多体现在隐性维度。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渗透性,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学科内在逻辑出发,以知识运用为核心,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依托真实的地理情境,以问题链为线索,围绕情境中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进行个体反思与意义追问,在不断启发中进行价值引领,实现润物无声。通过知识学习生成实践能力,积极践行求真、向善、达美的责任伦理。
地理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教师的一项专业能力。地理教师应在思想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学内容上提升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提高课程思政组织能力,从而推进课程思政深入实施,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第二批)中学地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科研课题“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课例研究”(课题编号ZXDL-2019018),宁德市中学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度名师课题“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地理试题命制与评价研究”(课题编号FJNDKY19-M1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