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黄河晋陕游

2021-10-29 11:52
西部散文选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路遥纪念馆古镇

国际劳动节到了,挪了周末的两天将休息的时间变成了五天,这可是少有的长假啊!对于这个假期,抖音里的小可爱唱着:“不是说好放5天,却借走了2个星期天,又没说要还,我不想借给它!”稚嫩逗笑的童声好惹亲,管他吧,去年憋在家里好不容易有个大假咱得好好珍惜!我们都是明白人,知道景区绝对是人山人海人如潮,早早就没有打算去景点凑热闹。下班后便急着往老家赶,知道老家正忙着春耕,“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此时正是农民抢种的时机。但要回去看看熟悉的劳动场面,见见至爱的老家亲人。途中巧遇以前的同事也是赶往老家,便电话联系找几个朋友在原来工作的地方坐坐,时已至暮,我们在原来的乡政府所在地如约而至,饭店是原来的政府办公场所改装而成的,吃饭的雅间竟然在我原来的办公室。落日的余晖普照着这片熟悉的大地,天空一片湛蓝,树林间回荡着鸟鸣。房前院后的大树依然挺拔,墙外的土地也是近时翻耕,只是原来中间的灰砖厚坯的椽檩砖房被拆除。当年那是我们的宿舍,冬暖夏凉,房檐与门窗间楷体书写着“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有年代感的建筑失去让曾经留下故事的我们有些伤感,真不明白当时拆除这排宿舍的目的何在。看着这一切有一种发朋友圈的冲动,于是拍了眼前的一景一物,发表了几句感想:

这里奋斗九年,百般滋味尝遍。

当年提笔之地,今日文痕难觅。

房前屋后老树,依旧巍然高矗。

此时物是人非,撩起满肚回忆。

随后点赞和评论跟随而来,满满的烧酒透着浓浓的情,喝出了一次次的高潮。随后的两天里,亲人们还是挤着宝贵的时间给我做着可口的饭,陪我喝着醇香的酒。

劳动节当天,我以前写的一篇《思念路遥》在《东方散文》发表,同学老赵打来电话逗笑:你文章写得不错,利用假期去一下路遥纪念馆和故居,以后你的文章会写得更出色。笑归笑,其实去那里早是我以前的愿望,欣然应诺。五月三日开始了此次旅程。

一、王家堡

早早几个朋友便相约出发,路上规划着行程商量着归期,但途中老杨突然有事需要提前回去,属于中途溜号。既然出来了就定在榆林转转后吃口饭再分头行动,到了繁华集市二街,结果遇了个端,这里街道重修掏成了个稀巴烂,门前的小道上依然行人如织,顺向而行的,迎面而来的,挤得满满当当,没什么转头吃了口饭便各走其路了,我们的目标就是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村——路遥出生的地方。清涧这个地名最早是听过“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延安文汇山上路遥墓所用的都是清涧石板。按照导航提示,我们一路高速向前,下高速应该走几公里进入国道210不远即到。可我们下了高速后,黄土漫漫正逢道路施工,标识“道路施工,禁止通行”,这么远过来难道就这样离开?车已调头试着再看看情况,不一会儿对面有车逶迤而来,于是我们也开着车在装载机等施工机械丛中碾着黄土蠕动而过。

路真的不太远,没走几公里就投在了210国道,然后向南行走就到了王家堡的路遥纪念馆。当地政府在紧依国道东侧建造了纪念馆、路遥书苑,国道西面的山上就是路遥故居处。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现在路遥故居不对外开放,因为国道上车多游客横穿影响安全。政府近期要建造天桥,以后将直接通过天桥从路遥纪念馆到路遥故居。前来参观的人很多,跨各年龄段,涉各行各业,就在我们参观时有三辆大巴车拉来了一群初中生模样的孩子,所有参观人员都在静静地听着讲解,细细地看着图片及实物。纪念馆分章节地向人们讲述着路遥的生活艰辛、奋斗历程、艰难创作等,里面有路遥工作生活各时间段里的实物、文章、图片、书信,也有他文章里人物的实景重塑。在路遥纪念馆,人们能真切地感受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创作精神及其作品独有的艺术魅力。每有路遥写作、沉思、探讨等雕塑旁,参观人员总是虔诚地敬上香烟,摆得整整齐齐。由此可见路遥作品的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参观完纪念馆和路遥书苑以后,我们穿过国道爬上山坡到了路遥故居,一把大黄铜锁紧锁着木大门,大门前栽着几株大松树。站在大门外的石板向里望去,四孔黄土窑洞墙面有些斑驳,门上都上着锁,院内有一棵上了年岁的大树不知是何品种,有一孔窑洞还吊着陕北特有的花布门帘,门前木牌上写着“王天笑(路遥小弟)婚房”,看样子像是住过人时间不长。我以前在“路遥吧”里认识一个“路粉”,他在前几年从厦门辗转去王家堡,那时候还没有纪念馆,来到故居前也是没得进去,就和在外边石头碾子旁碾米的邻居大娘拉话了,然后给我发来一张慈眉善目正在劳作的陕北大娘的照片。那天我也过去,老碾子依旧静静地立在那里,院子里干干净净,正当我端详里面时,临近山边用石板支起的简易厕所里颤颤巍巍出来个老大爷,行动已经相当不便,出来后弯身拾起倚在墙边的拐棍艰难挪步。老头尚在,不知当年碾子旁的大娘可好?

二、吴堡

离开了王家堡,我们商定去吴堡。前段时间在《西部散文选刊》中看到有好多写吴堡的文章,应该是专刊采风人员的作品,里面有柳青文化园、吴堡二碛、空心挂面等内容,随行老赵是历史系毕业,且对陕北是一个瞎通,一拍即合。沿着曲曲折折的省道,行走在山峁沟川里。民歌里“一个在山上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招一招手”,想想这个地形拉个话真也费事了。路窄车多,真是一车当道,万车难行。我们说着当年胡宗南部队在陕北的尴尬,共产党建立根据地的英明,感谢这块英雄的陕北土地!路过绥德郭家沟,《平凡的世界》里双水沟村的拍摄地,标语灯笼挂满村,游人也多,因为当时没考虑这个景点,一闪而过了。想着路遥和郭家沟是有缘的,他的养父母家在延川郭家沟,小说拍摄地在绥德郭家沟。天将黑我们到了吴堡,北边的一座高山和南边的一条黄河夹着这个小县城,狭窄细长,就像老汉弹琴老婆唱的那首“一座山,一条河,一只小船一个我”的印象。站在客房窗前,眺望着黄河远远从楼前奔腾而过,颇为壮观!吃着特色炒擦擦、钱钱饭、炒黑楞楞这些拉油饭也很是舒服。第二天用过早餐,过了街道便来到黄河岸边的古渡口,看着黄河和隔河的山西,近距离其实没有远望的气势磅礴。随后抓紧时间去吴堡石城,在县城东出口处指示左拐徒步可达,于是在山体和楼之间的街道一路向前,走出街道,三面环山。同行河南省的游客引导石城在向右东山上。走过黄土漫天的土路便开始了爬山,上山的路是用石板铺成的,不急不缓,对于我们这些经常徒步者困难不大,也看到上山人中有临时缩下的。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登上了山顶,一座石城便赫然眼前。看着介绍,知其历史悠久。城东是黄河,城西是深沟,位置倒也天险,听说当时也叫“铜吴堡”。这座石头古城,城墙用石头垒起,城门由石头搭成。我们从南门进入,沿着石块铺成的狭窄的街道,一路上有庙宇、书院、女校、县衙及民宅等。房屋也是砖石构建的窑洞,都带着院子,围墙用碎石垒成,我们去的时候好多人都在整理着自己院子里的菜地。房屋有的破损,有的还整齐,在一个办公区的院落里,有着许多石碑,看来是有年代的作品,估计很值钱。走在街上不时遇着个卖枣的,价格倒是便宜,但徒步带不了物,拉拉话也就此;还有年龄稍长的住户老人,义务做着导游,不停地告诉我们石镇的历史、西门的位置及王家的大院。

三、碛口古镇

离开了吴堡,我们直接从黄河大桥抵达山西吕梁柳林县,按照导航指引,沿黄路没走多长便拐入了小道,这条崎岖山路走起来很费神的,弯多山陡。但老赵毕竟是久出门人,开车技术杠杠的,不时地给我来两句“冲到山下、跌到崖底”这些冷笑话,让我腿肚子一阵阵发麻。崎岖上轩昂,始得观览富。一座座山川紧相连,一块块梯田绕山间。“山峁峁上看得远,你在那张家畔。叫一声妹子你听不见,哥哥心里实在想念”,这个山曲儿可能就是在这样的位置上唱的吧。跟着导航进入下坡阶段,明明看到有标志向左的指示,导航里的女声紧催“右转、右转”,转到山下的岔口时还在提示右转,这三个右转不是回到起点了吗?赶紧停车换了手机变了导航,原路返回在第一个岔口左转不远处就到了,南辕北辙走了不少冤枉路。等到了碛口古镇时发现古镇也在黄河边,隔河相望着对面的吴堡。我想起初如果在山西的军渡村沿河直走应该不用翻山越梁那么久。导航虽是高科技,但有时候也对脾气,用时也要谨慎啊。

到了碛口古镇景区,停车场里已是车位趋满,游客还是源源不断而来。这里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建于明清时代的石头建筑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后头高高的黑龙庙像是在庇护着这个古镇。黄河在这里宽度变窄,形成碛口,此处水流湍急,暗流涌动,行船凶险,当年船行至此便停岸货运转陆。走在古镇小石道上,两旁尽是原来的镖局、商会、当铺、门店,还有个骆驼圐圙,圐圙这俩字好多游客是不懂的,导游在给做着解释,我们这里的人提起就会明白,我想这地方当时应该算是运输公司吧。现在这里的生意也是不错,吆喝的、叫卖的、想着法子推货的,杏花村、老陈醋、特色小吃吊胃口。穿行于一幢幢石筑豪宅之间,遥想当年,这里商贾云集、船行密织、驼铃回响,晋商文化兴旺发达,是一派何等繁荣昌盛景象!

烈日下参观了石头古镇,草草果腹后即刻返程。五個小时的疾驰,天暮之时我们到达。一盘杀猪菜,几杯好烧酒,解馋消乏过瘾。回家迷糊着打开抖音,里面热闹坏了:景点里熙熙攘攘,人挤着人人推着人,看兵马俑的人说是只看到人没看到俑,凄惨的配音“我不想转了,我想回家”。近处景点响沙湾、红碱淖也是超量级黄风猛吹乱撕,人们无助地拥挤着,头上裹扯的丝巾等物随风乱舞,人人都在进入“吃沙模式”,很幸运我们在晋陕逍遥,虽有风但无沙,转得还算清眉俊眼。

好了,洗洗睡吧!

猜你喜欢
路遥纪念馆古镇
言论
印象·老舍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路遥的激动与平静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