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艺娜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深入思考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与素养。为此,老师要彻底从传统的单向提问的教学中走出来,在遵循指向性、适度性和层次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多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和效率。文章首先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思考,希望能够为高中化学教育者的教学提供一些有利参考。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成了教学的首要任务,因为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可以保持学习的动力,也才可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中心,与其认知最近发展区相结合,可以为学生设计符合他们实际学习情况的问题,这样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更高,自然也就能順利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只有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达成对化学知识灵活应用的目的。而就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来看,老师通常以讲解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对知识进行了记忆,并未真正理解。而在利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老师由原来的讲解者转变成为了引导者,不再单纯传授学生知识或代替学生处理问题,而是会借助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如此才可以让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构建,真正掌握化学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十分必要且重要,化学这一门难度较大学科的教学更需要如此。而在利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合理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进行持续训练,最终可以达成提高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指向性原则
老师在利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只有遵循指向性原则,才不会出现空泛性的问题,反之则会影响学生深入思考的热情,并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所谓指向性,是指问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以及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完全符合。老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需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这就要求老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梳理,提升问题设计的针对性,进而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二)适度性原则
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也是解决问题的主体。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如果过难,会让学生找不到思考的切入点,影响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如果过于简单,又难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老师在化学课堂中设计问题时,要遵循适度性原则,也就是设计出契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的难易适中的问题,如此才可以唤醒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热情,真正发挥问题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三)层次性原则
高中化学老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同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老师如果在教学中设计统一的问题,会让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不了,又会让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没有回答的欲望,所以老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层次性的原则,也就是将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分解成为多个小问题,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不同问题支持,真正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此可以将问题教学法助力学生高质量学习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老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合理性的问题,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问题思考的热情,建立崭新的教学亮点,真正将问题教学法助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设计旧知导入问题
在高中生的化学学习之中,如果以旧知识为教学导入点,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渐进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新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老师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围绕连接点设计问题,以顺利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需要注意一点,老师在设计旧知导入问题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考水平和兴趣特点等的综合考虑,以更好提升问题设计的合理性。
比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时,在学生了解金属的基本情况之后,老师可以进行设问:“为什么大多数的金属都以化合态存在?”学生在思考后给出答案:“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很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其化学性质会很活泼。”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问:“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了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置换反应等,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这些反应又具备哪些特点?”由于这是学生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内容,所以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顺利将学生带入复习与反馈之中。通过以问题为载体进行师生互动,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旧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全新的学习体验之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通过对旧知导入问题的设计,笔者发现学生们不仅思考、交流和回答问题的热情比较高涨,而且在精准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化学思维得到了发散。
(二)设计深度思考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高中化学老师要增加教学的深度,所以,老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在掌握教情和学情信息之后,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在对有深度问题的思考中,需要用到多种辅助手段,这样才可以在多重思考和推演之中,促使学生解决问题水平以及学习品质等的提高,同时学生在清晰的学习思路之中,对于知识的理解效果更加理想。需要注意一点,在对有深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究兴趣,老师要对问题的切入点精心设计。
比如,在教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内容时,老师可以從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设计问题,如:我们生活中常见到小苏打,它是一种什么物质?将小苏打用于蔬菜清洗,其效果如何?为什么小苏打可以将蔬菜表面残留的农药、寄生虫卵等清洗掉?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构建探究学习的氛围。接着,老师为学生设计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由学生在思考后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在课堂反馈环节,学生在发言和讨论之中,不仅完成了对化学问题的解决,还让学生在多元化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学科认知。通过对深层次问题的设计,老师可以在学生问题思维中给予他们及时的启迪,不仅可以助力学生的有效学习,还可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设计实验操作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如果老师能够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实验操作更加顺利,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效操作中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并促使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老师需要根据化学实验内容、实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验操作中的问题精心设计,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直接思考和深度思考的学习机会。
比如,在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课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在该实验操作之中,会涉及到碱液,但我们看到实验是关于盛放碱液的瓶子并没有用玻璃塞,这是为什么?”在师生、生生关于该问题的互动对话中,可以顺利将学生带入操作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并对该问题进行解答。针对学生的实验以及给出的答案,老师要给予科学的评价,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探索学习行为的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更多知识。通过对实验相关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以实验操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不仅符合学科教学的特点,还让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
四、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其运用效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在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进行更为综合和全面的思考,以更好提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一)转变问题设计视角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部分老师总是在解读教材之后,根据教学需要对问题进行设计和提出,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此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与学处于失衡状态,也就是重教轻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尊重,自然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会受到影响。因此,高中化学老师在对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转变设计视角,也就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对问题进行设计,这样才可以提升问题调动作用。
(二)设计问题研究活动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作为问题探究的主体者,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所以,老师要注重对问题研究活动的设计,以更好发散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质疑类的研究活动,也就是让学生在对化学知识主动且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疑惑性的问题,从而进入质疑和提问之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辩论类的研究活动,也就是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学生带入辩论环节中,在辩论中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对训练题目的设计之中,该环节可以采取学生个人以及小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设计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题目,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多支持。
(三)延伸问题解决空间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老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不要着急让学生解决,而是要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探索空间,如结合实际生活、实验操作等对自己的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进行验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质量,还能够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化学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重大。老师作为问题的设计者、实施者与引导者,需要将以学生为发展的教学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如此才可以在契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将问题教学法助力学生知识、能力以及素养发展的作用发挥出来,在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上,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