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高高的山上是什么
是美丽的彩虹挂天边
那不是彩虹挂天边
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
——土族歌谣
一
朋友,无论你来自哪里,当你一踏上湟水北岸这片黄土地,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新的惊喜。这里至少有两样风物与众不同,是独特的、惟一的。也许,你已经有所感觉,一个与视觉有关:是色彩;一个与味觉有关:是风味。你知道是什么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一个是七彩虹,是土族这个古老民族的象征,源于土族女子绚丽如虹的服饰;一个是青稞酒,因为这里是驰名青藏高原乃至全国的青稞酒发祥地。
走进土族家园,一路将会伴随着彩虹炫目的色彩,伴随着美酒醉人的芬芳。早年,土乡有位诗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大意是:朋友,你若来到土乡,先掂掂你的酒量;阿姑的花袖袖,在你眼眸里舞起一道彩虹,飘啊飘……谁在笑我的脚步乱了方寸,唉,因为我的心儿早已醉了……酒量小的和色彩过敏的朋友,可要格外小心哟!
这里是全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是土族人口最集中的聚居地,因此,被誉为土族家园、彩虹故乡。这方地域的山水地理、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如有兴趣,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游历和探索。
也许你已读过一些关于大西北、关于青藏高原及彩虹故乡的旅游指南或其他小册子,你一定会觉得这里色彩绚烂、风物独特,是不可轻易错过的一个点。对了,因为这里的山光水色、民俗风情,还有舌尖上的诱惑,不少都是全国惟一的、独有的。
从大的地理方位看,这里是一方十分特殊的地域,它地处青海高原东北角,可以说是西望大湖,北枕祁连,东望兰州,南濒湟水。
你搜索一下卫星地图,往西看,距离著名的青海湖不到200公里,那一片蔚蓝色大湖就是传说中王母的瑶池,它像青海高原一只纯净深奥的眼睛,你怎么也躲不过她的凝视。而祁连山,被古代匈奴人尊为天山的著名山脉的支脉达坂山,犹如一座冷凉湿润的半岛,由西北方向蜿蜒而来,直插黄土高原,成为这里两大地理单元的分水岭,山阴是广袤的森林和零星的牧场,山阳是纵横交错的丘陵河谷,分布着适宜农耕的大片田野。翻越达坂往西北出扁都口,就是汉使张骞凿通西域的河西走廊。大通河穿越北山森林大峡谷,一路东去,与甘肃省天祝、永登县一衣带水;东南临湟水河,与海东市平安区隔河相望。如果沿着湟水或大通河东去,就可出民和下兰州了……
这就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大致的地理轮廓。在这片平均海拔2700米、方圆3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土、汉、藏、回、蒙古等12个民族,38万多人口。
大自然亿万年的造化,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累,使这里成为一处藏美蕴秀、较少尘嚣、养心怡性的净土。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箪一浆、一歌一舞,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使人体味到生命如尕妹的“花儿”一样灿烂芬芳,梦想像青稞美酒一样热烈奔放,灵魂如佛寺的金顶一样明亮祥和……
二
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神奇美丽的山川名胜,勤劳淳朴的各族人民,构成了这里独特绚丽的自然与人文风景,像天边的一道彩虹,在青海高原、河湟谷地闪耀着诱人的光彩。
说不定,在这片土地上,有时你脚下踩着的就是一块羌人用过的陶罐碎片,就是吐谷浑或蒙古将士锈蚀的一枚铠甲或箭镞……
據许多历史文化遗存,这里人类活动的时间可以推溯到远古时代。你也许亲临过或听闻过河湟地区的两大古文化遗址——柳湾彩陶博物馆和喇家遗址公园。它们所展现的是四五千年前河湟古羌氐民族的文明图景。由此可想而知,同在河湟流域的互助地区的先民,在柳湾先民取土制陶和喇家先民横遭劫难的远古时期,同样在这里狩猎游牧,也许使用着同样的陶器,过着同样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生活。
后来,发生在青海与河湟谷地有关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事件,或多或少都与这里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西汉的古墓、唐朝的烽火台到明代的长城,都在讲述着遥远岁月的隐秘故事,北方的匈奴、突厥、鲜卑、拓跋以及青藏和蒙古高原上的吐蕃、吐谷浑、党项等草原民族之间及与中原将士、移民之间的冲突、交融,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沉沉的历史长卷。
而这长卷中的一个章节,发生于1700年前的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成为了今日彩虹故乡的肇源和铺垫。据说,这就是土族先民——鲜卑族慕容氏一支从遥远的辽东辗转迁徙,来到今青海湖一带,苦心经略,在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建立了雄霸350年、一度与隋唐对峙的吐谷浑草原帝国。
互助土族女作家李卓玛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吐谷浑王国》讲述了遥远年代吐谷浑铁马金戈、逐鹿草原、问鼎西北、气吞山河、雄霸一方的英雄故事,血与火、情与仇、生与死,无不激荡回旋着撼人心魄的悲壮与风流……土族大型歌舞诗剧《彩虹部落》也展现了这段历史传奇故事。该剧以吐谷浑历史为线索,展示了宗教习俗及服饰、民间舞蹈、音乐、刺绣、绘画、文学等诸多独特土族文化元素,表达了土族人民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追求梦想的民族精神。
土族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其余分布于甘肃、贵州和云南等地,近二十万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以淳朴、善良、好客而闻名。
这里,你会品尝到一道道土族民族民俗文化中的飨宴——欢庆丰收的轮子秋、祈祷幸福吉祥的安召舞、神秘的萨满教遗俗梆梆会、在颂歌与舞蹈中演绎的土族婚礼、再现民族心路历程的土族叙事长诗、如同天边霞霓的土族妇女服饰、精美绝伦的土族盘绣等等,一定会使你眼花缭乱,心旌荡漾……
这里,你一定会深刻体验彩虹深邃的意蕴。在这个和谐的彩虹大家园里,与其他各民族一道,土族人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彩虹般美好梦想。
土族阿姑心灵手巧,擅长刺绣。土族刺绣分堆诱和盘绣两种。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在我省都兰县发掘出的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刺绣品,由此可以推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发轫。土族婚礼仪式极具民族特色,整个婚礼在歌舞中进行,泼水、戏骂、改发、哭嫁等一系列仪式既热烈欢快,又幽默有趣。
每逢节日庆典,土族人就身着盛装,跳安召舞、转轮子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如果说安召舞是土族人对天地神灵的膜拜,那么“花儿”会便是土乡最具有浪漫色彩的情人节。
农历六七月间,花儿盛开时节。山林河滩,乡间城镇,到处是歌台;整个土乡就成了“花儿”的海洋……
古老的民俗演绎着民族的智慧和情趣。土族盘绣、丹麻“花儿”会、土族婚礼、土族服饰、土族轮子秋、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
现在,让我们返回到现实中来,回到威远镇上,这里,是互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一座典型的河湟小镇,古老淳朴,又充满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初次来到威远镇,首先进入你眼帘的,必定是小镇中央那座古色古香的鼓楼,它始建于明天启四年,至今已近四百年历史了。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鼓楼见证和承载了这一方土地的历史,你感受到的是一份厚重。正是这一份岁月的厚重,孕育了这里沉淀丰厚的人情风物。
鼓楼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互助的标志。随着岁月的流逝,其军事功能全然淡化,文化价值日益显现。而随着互助青稞酒的芳香,鼓楼已成为土族之乡名副其实的“形象大使”。
鼓楼兴建之后,这里又发生了一件事,使小镇流香数百年,为后来的辉煌埋下了伏笔。
明末清初,汾酒产地山西的客商到威远堡经商时,发现这里的黑青稞是酿造美酒的上等原料。于是,便在威远堡安家落户,将杏花村和当地的酿酒技艺融为一法,以青稞为原料,精心酿制,终于酿出醇香清亮、芳名远扬的青稞酒。后来,小镇上相继出现了天佑德、永庆和、世义德等八家著名的烧酒作坊,俗称“八大作坊”。世义德烧坊的一口古井留存至今。关于这口古井,民间还一直流传着酒仙铁拐李如何点化井水,而后酿成美酒的一个动人传说……
青稞酒,数百年来酝酿和沉淀了河湟文化与中原文化、土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交流的历史,因此,青稞酒才有那样一种隽永的韵味和精神,那样一种刚劲的风骨和后劲。
威远鼓楼与世义德烧坊的那口老井,前者是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后者是青稞美酒的滥觞处。几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小镇在鼓楼朝朝暮暮的注视下,在青稞酒飘飘悠悠的馨香里日渐成长,出落得更加靓丽了。
以鼓楼为坐标,过雕栏玉砌的西门桥,旁西磨河是青稞酒广场,往东去,是彩虹广场。两处新建的广场,恰似鼓楼两只翩翩欲飞的翅膀。一边可领略土族的历史文化,发思古之幽情;一边可在青稞酒的幽香里,观时代的风采。黄昏,青稞酒广场华灯初上,休闲的人们结伴而来,唱“花儿”的,跳舞的,恋爱的,静坐冥想的……以自己的方式打发一段时光。广场剧院里,也许正在上演《彩虹部落》或在举办一场晚会。此刻,彩虹广场雄伟的吐谷浑青铜雕像,正沐浴着一身殷虹的晚霞,如果有阿姑阿吾围着篝火跳起安召舞,你就会感到一缕从草原吹来的千年前的晚风,甚至还恍惚可见千帐灯火,在渺渺星空下闪烁……
鼓楼东南,一片商贸新区正在兴起。西南,是休闲度假区。你可以在青稞酒体验中心亲身体验一回青稞酒的酿造工艺,有兴趣还可品几杯青稞美酒,陶醉一回;在纳顿庄园的酒窖里藏一坛酩馏,为日后重要庆典之用;在土族园扮一回土族新郎或新娘,享受一回别样的喜悦和甜蜜;在小庄民俗村背一回“口袋”(土族风味食品荨麻饼的俗称),过一回舌尖上的瘾……
四
如果以威远镇为轴心,深入彩虹故乡任何一个地方,许多赏心悦目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奇观,你会因其独特性而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往东北走,翻越达坂,就是被誉为“青藏高原绿宝石”的北山4A级国家地质森林公园。这里植物资源达千余种,居青海省之首。公园内峡谷幽深,险峰耸峙,林海涌涛,溪流潺潺,飞瀑溅玉。有十曲九回的“十二盘坡”,有“小三峡”——卡素峡、青岗峡、下河峡,有海拔3500米的风雪之库“黄垭豁”,有地处高山之巅、神秘诱人的“胡勒天池”。让灵魂放逐在山野里,抛却尘世的喧嚣,沉醉在青山绿水间。狩猎、漂流、登山、骑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五峰如掌列云端,瀑布飞流似激湍。六月炎天来避暑,松声飒飒水声寒。清朝诗人张思宪的这首诗,描写的是“五峰飞瀑”景观。五峰山因状如手掌五指而得名,位于威远镇西部。那里翠峰叠嶂,龙泉飞瀑,如梦似幻,呈现出一幅“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水墨画。
南门峡水库,碧波荡漾,水鸟翔集,蓝天、白云、青山、碧草与绽放的油菜花交相辉映,构成土乡一道独特绮丽的风景,被誉为“高峡平湖”。
土乡田园风光独具一格。如果是夏季,你便可以领略“百里油菜花海”的壮美波澜,感受青海省最大的马铃薯制种基地的宏大气象,观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科技成果,在小庄民俗村,可以欣赏独特的土族民俗,品尝农家别具风味的荨麻饼、馓饭等特色小吃,让你深深沉醉。
休闲观光农业在设施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展示观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理环境和其自身优势,大力宣传推介以高效农业、观光体验和田园风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着力开发建设“特色蔬菜园”“高原果品园”“池塘养殖园”“草木花卉园”等功能区,推出蔬菜瓜果采摘、农事民趣体验、休闲娱乐垂钓等丰富多彩的园区旅游活动,使其成为集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农事情趣、享受田园风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
五
缘于饱含历史文明奶汁的山川走廊的喂育,这方地域蕴藏着丰厚的文化矿脉。昆仑文化、祁连文化、草原文化、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之风都曾吹拂润染过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这里深深打上了多元文化的烙印。汉、土、藏、回等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从而在土乡山川留下了许多宗教文化遗产。
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的佑宁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宏,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了。佑宁寺原名郭隆寺,藏语称“郭隆弥勒洲”。据藏文版《佑宁寺志》记载,在郭隆寺建立前,该寺原址就曾经有一座古时东胡王所建的寺院,这里说的东胡,可能是鲜卑吐谷浑人。后来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三世噶玛巴绕贝多吉在此居住修行多时,而且萨迦派也在这里修建过寺院。历史上佑宁寺名僧辈出,在我国宗教和文化史上曾做出过卓越贡献,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五大囊活佛在清代均受封为呼图克图,地位显尊。其中,章嘉活佛被清代皇帝封为大国师,一直是格鲁派在内蒙地区的教主,与达赖、班禅和哲不尊丹巴被誉为“黄教四圣”。
却藏寺被东西两山环抱,右如盘龙绕卧,左似凤凰展翅,山上松柏森森,气象非凡。历史上却藏寺的建筑规模极其宏大,尤以千佛殿最为庄严。道光皇帝十分看重该寺的修建,当时所用金瓦等重要物资均从京城运来。该寺的“九龙壁”,堪与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相媲美,至今残体尚存。
白马寺依崖而建,险峻危奇;天门寺远离世俗,幽静秀丽;甘冲寺松柏苍翠,清雅恬静;扎隆寺山峦烟雨,梵铃僧语……
六
祁连山支脉达坂山像一只巨臂,雄浑有力而又温柔多情。手背上山岭纵横,孕育了大片茂盛的森林和丰美的牧场;手心里沃野百里,抚育着古老的农业和新型的工業;指缝间回旋着世代相传的炊烟和歌谣……
也许是受神使的启示,也许是出于对美的追寻,土族这个民族精神和生活就与彩虹与酒紧密绾联在一起。
看那土族女子的花袖袖,恰似从天边裁来的一绺彩虹。据说,那红色象征太阳和幸福,黄色象征大地和丰收,蓝色象征天空和安宁,白色象征牛羊和吉祥……
于是,像夸父追逐太阳,土族人追逐着彩虹。就这样,他们世世代代追逐着创建着自己的家园,创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未来,现实与梦想。他们心中永远燃烧着、升腾着一个神秘而辉煌的图腾。
从威远镇大街小巷里穿过,循着风铃,就可以望见鼓楼;闻着酒香,就可以找到酒坊。徜徉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你可以领略一个民族不一样的风情和魅力。
让我们以一则关于彩虹的传说故事,结束这次土族家园的浪漫之旅。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在土族先民膜拜的赤列神山(即龙王山)上住着七位女神,有一天,她们为各自的美丽和智慧争论不休。红色女神说自己阳光热情,蓝色女神说自己深沉宁静,绿色女神说自己青春靓丽……谁都不服谁,而后都伤心地哭了起来,直哭得云翻风怒,大雨倾盆。这时,太阳神在一边笑着说,姊妹们别哭了,手挽手肩并肩站在一块,你们将更加美丽。
七女神终于擦干泪水,站在一起,站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映照着碧空大地……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