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导航”那些事儿

2021-10-28 15:43善俊
雪豆月读·高年级 2021年10期
关键词:导航土堆路标

善俊

在导航系统日益发达的今天,出门远行已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出门在外的古人该如何导航呢?

观天象:启明长庚指方向

对古人来说,观天是最好的导航方式之一。人类很早便知道了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能通过太阳的方位辨别方向。可太阳总有落山的时候,夜晚该如何分辨方位呢?聪明的古人通过星辰来辨别方向。

《诗经》中提到:“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启明”是在天亮前后,东方出现的一颗非常明亮的“星”,人们叫它“启明星”。“长庚”是黄昏时分在西方余辉中出现的一颗非常明亮的“星”,人们叫它“长庚星”。

实际上,无论是“启明星”还是“长庚星”,都是金星。金星表层覆有高密度的大气,对光线的反射能力极强,金星又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因此在夜空中非常明亮。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诗集傳》中明确指出:“启明、长庚,皆金星也。以其先日而出,故谓之启明。以其后日而入,故谓之长庚。”

除了金星,人们也能根据其他的星象来辨别方位。比如,北极星的方位是不变的,一直是正北方向。西汉刘安编撰的《淮南子》中提到:“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wù)矣”。讲的就是如果人们在水路上迷路,利用北极星便能够找到方向。

设路标:开远门前万里堠

古人通过观天象找方向,那他们又是如何知道自己走了多少里路的呢?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注重官道的修建。古人沿着官道走,就能到达想去的地方。为了丈量路程,古人设置了一种叫“堠”(hòu)的路标,即在官道旁边每隔一段距离堆个石堆或垒个土堆作为标记,既可以指明道路走向,又方便计算路程。据说这种方式源自黄帝时期或大禹治水时期。

《北史·韦孝宽传》中记载,韦孝宽曾经出任雍州刺史。当时,雍州路旁每隔一里设置一个土堠,但一遇暴雨,土堠就会损坏,所以要经常修复。韦孝宽上任后,便下令种植槐树以代替土堠,既能免去不断修复的辛劳,又能让行人在树下乘凉休息,后被官方着力推广。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以树为“堠”的方式并没有得到普及。到了唐代,“堠”依然以土堆和石堆为主。日本僧人圆仁到过中国,著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其中描述:“唐国行五里立一候(堠)子,行十里立二候(堠)子,筑土堆,四角上狭下阔,高四尺或五尺不定。曰唤之为里隔柱。”可见,唐代的设立方式是十里双堠,五里单堠。

不少诗人在诗歌当中也提到过“堠”。例如,元稹《西凉伎》中“开远门前万里堠”一句,说的是盛唐时期设立的堠堡曾通向万里外的西域,人们顺着这些路标,便能前往西域。

苏轼在咏史诗《荔枝叹》中写到:“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说在唐玄宗时代,每隔五里便有一堠,可以说“导航系统”非常发达。宋代诗人王柏在《迷道有感次韵》中写到:“我今知堠子,万里不须疑。”

此外,古代的官道上还设有驿站。汉朝时,每三十里便设有一个驿站。而盛唐时,驿站遍布全国,光是驿站的“打工人”就有近两万人。元朝时强化了驿站制度,直到明清时期,驿站依然是“导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用工具:古代导航器材多

如果身处荒郊野岭,又遇到阴雨天气,就可能找不到方向。此时,就得依靠专业的导航工具了。

最早的导航工具出现在战国时期,名字叫“司南”。司南是将天然磁铁矿石凿成勺子的形状,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来辨别方向。

到了宋朝,人们利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成了可以指示南北的工具———指南针。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以磁石磨针锋,使之磁化成为磁针,可以指南。

茫茫大海,水天一色,既看不到岸上的目标,又没有参照物,如果无法精确定位,就很容易迷失。

于是,聪明的古人学会了通过水平线测量星体高度来判断船舶在海上的位置,这就是“过洋牵星术”。这种技术用到的工具叫“牵星板”,由十二块从小到大的方形木板和一条贯穿木板中心的长绳构成。

利用“牵星板”可以测量出星辰的高度指数,从而测定船只的具体方位。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时便使用了这种导航方式。

编辑/马爱林

猜你喜欢
导航土堆路标
松树岛土堆之谜
种树
混乱的方向
土堆
一棵树
主意
花路标(大家拍世界)
基于快速检索功能于GPS地图导航的运用
为现代农业“导航”
基于激光导航路径识别的电力巡检智能机器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