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方法

2021-10-28 19:52季佳凤
幸福家庭 2021年11期
关键词:探究幼儿数学

季佳凤

近年来,幼儿数学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能开发幼儿的思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数学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让幼儿在课堂上发散自己的思维,真正地爱上数学课程。本文将探讨幼儿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现状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学习比较困难,有的幼儿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如何提高幼儿数学教育质量,需要幼儿数学教师优化教学活动,让幼儿爱上数学,快乐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自然轻松、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以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生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举办相应的游戏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分发积木或者其他玩具,让幼儿尝试自己进行分配和组合。通过各式各样的趣味活动,教师可以营造愉快欢乐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数学学习。

二、幼儿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利用生活场景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没有成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幼儿身边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帮助幼儿初步建构数概念。

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比如天上的小鸟、水中的鱼、路上的汽车等都可以作为教师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的素材。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到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沿途的物体,例如可以让幼儿数一数路边有多少棵树,判断哪一棵树最高,估算每棵树的粗细。这种实际的操作会让幼儿感受到乐趣,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认识数学。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去超市,认读物品的价格,了解物品的重量,让幼儿尝试计算,锻炼幼儿的计算能力。这种引导式教学更能让幼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幼儿数学教师要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出发,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数学知识,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小知识,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在该模式下,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数学学习时,教学过程就更加生动、有趣,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幼儿更加轻松地接收知识,让幼儿享受学习的过程,从而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

(二)在实践活动中开展数学教学

影响幼儿学习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自身因素是指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即幼儿自己的学习意愿;外界因素主要在于环境因素,如幼儿所处的环境、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教师可以利用外界环境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并向幼儿说明为什么他们的叫法和长短不同,接着引入数学教学,如六十秒等于一分钟、六十分钟等于一小时,并详细解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认识日历,让幼儿区分和理解“年”“月”“日”,指导幼儿认识“今天”“明天”“后天”。

除了对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进行讲解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如在学习完“数守恒”的知识之后,可以组织一场“长度守恒”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数学。首先,教师需要为每位幼儿准备操作材料,比如纸条、小木棒和线等,让幼儿选择两个长度相等的材料进行随机组合,并按照自己的喜好摆出不同的形狀造型。其次,当幼儿摆好材料的造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观察,也可以对其他幼儿的作品进行观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最后,教师根据幼儿的状态适时抛出问题,指导幼儿进行探索,并得出以下结论:等长的两个物体不管怎么变换形状和颜色,都不会改变长度。

(三)搭建探索的平台,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首先,幼儿的思维不够成熟,很多时候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探究也是一次一次试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寻求最好的解决途径。这样能让幼儿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协助幼儿完成探究。幼儿的经验不足,心理发展不成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认识偏差,这会让探究过程变得格外艰难。为了让幼儿顺利进行探索,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动态,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及时引导,适当点拨,丰富幼儿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小蝌蚪找妈妈”自主游戏活动,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比如小蝌蚪生活在哪里,从而引出小蝌蚪生活的环境是水底;水底下面有什么植物,让幼儿自己一边数数一边画植物。

最后,教师要帮幼儿归纳所学的知识,在帮助幼儿总结知识的同时与幼儿一同交流。教师也可以将幼儿进行分组,在最后的知识总结环节中,让幼儿与自己的组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新知识,做好知识的迁移

知识迁移是指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比如3、2、1之间的关系,3大于2,2大于1,那么3一定大于1,教师可将这一数学关系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如红红家与幼儿园的距离比明明家远,而明明家离幼儿园的距离比芳芳家远,那么红红家离幼儿园的距离一定比芳芳家远。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帮助幼儿更好更全面地认识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形或播放一小段动画片,让幼儿分辨动画片中出现了哪些图形。在学习加减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将数字直观地进行加工,转换为形象生动的图片或者动漫,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字间的加减关系。

综上所述,幼儿数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进行尝试。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幼儿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协助下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快乐,并对数学保持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作者单位:南通市海门区民生幼儿园)

猜你喜欢
探究幼儿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