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意识是在社会交流、互动中的人们所形成的一种信仰和感情的总和,因此具有共识性、同一性和整体性。中国传统音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人们在群体意识中或有意或无意地推动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本文即是从群体意识的角度,探讨该视域下中国传统音乐的群体性表象特征。
人生来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受地域、文化思想、性别、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人们往往展现出一定的群体倾向,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纳入一定的社会群体,“群体意识”支配着这一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作为集体智慧结晶产物的中国传统音乐,是对群体意识这一概念进行具体现象阐释的有力产物,从而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
群体,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媒介。一个群体的产生与共同的群体意识密不可分。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因此,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那么群体意识正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纽带,人们在群体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
群体意识,顾名思义,是指“群体内部共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所形成的群体成员共有的心理特征”。人们往往将群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社会意识等概念结合,并认为集体所处的环境与人群联合体的共同意识有着异质同构的联系,而群体成员中所反映的心理、目标、行为等都反映着一定的群体意识。因此群体意识往往能展现出以下特征:1.群体认同与群体责任感、归属感,尽管每个个体之间的个体意识不同,但他们所处的群体价值观往往表现出一致性,因此群体成员之间会为了某一群体目标而产生责任感和认同感,并在此作用下而成员之间的群体归属感油然而生;2.群体独特性,不同的群体意识往往会展现该群体所独有的特征,而群体之间的差异所展现的群体意识往往会通过具体的行为、认知等表现出不同的现象。
音乐具有时间属性,这一特性既能客观地体现在具体的声音长度,也能在人的心理上得以持续;既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蔓延至今,也能在共时中得到展现。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来自大自然,通过观察,人们认识到了四季更迭、日落月升等自然现象,在以农耕作为主要的生存方式下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可以说,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从自然界中获取时间观念,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经验。音乐作品的具体曲式结构,如奏鸣曲式、三部曲式等,[2]中国传统音乐正是来源于自然界,可以说自然时空形式及其环境样态对传统音乐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的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势必驱使着音乐将“和谐”作为审美追求,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在精神。
1.持续性
时间不能离开人的意识而存在,绵延是人的意识的特有形式,“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渗透,并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作为聆听艺术的音乐也在我们的意识中得以“绵延”,我们所聆听到的音乐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绵延的音乐的存在如时间般持续地内在于我们,“绵延”赋予了我们对音乐的审美感知,乐音在运动中得以延续。
2.抽象性
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它是以听觉作为感觉器官,并在时间中得以绵延,因此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因此它所传递的信息无法如绘画、雕塑那般具象,但能通过听觉器官直达人的内心,给人以或愉悦、或伤心的心灵感受,它抽象般地存在于时间的绵延中,脱离了具体的表象特征,而直击人的内心深处,因此其所展现的尽管摆脱了非实质的性质,但更具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强大力量。音乐作为抽象的听觉符号,尽管在现实当中无法找到“原型”,但仍能在音乐语言的行进中感受或大自然、或人世间、或虚幻、或现实、或愉悦、或悲伤的情感。
中国的传统音乐自古以来均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由于没有记谱法的限制以及版权意识的缺乏,中国传统音乐允许每个人“加一点、减一点”,并受到地域风格、民族性格等的影响,才逐渐流传并形成如今的音乐样态,可见,群体意识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集体主義”精神十分强烈,往往喜欢群居或是融入集体,这与儒家思想的“仁”和“礼”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以来,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在风俗礼仪、社会交往、政治秩序等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在日常交往中,主张“以和为贵”,对待群体内成员展现出友爱和尊重、宽容和理解,竭力避免冲突或摩擦。同时,在群体生活中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人们往往舍弃自身的利益而将集体利益摆在前面,凡事以大局为重,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和谐”是中国人群体生活中的“不二法则”,由此,也带来了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中的“群体意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趋于整体性,人与人之间相互依靠,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生活中体现着某种“稳定”的观念,保持不变的基本规律,难以打破旧习惯,接纳新事物。
群体意识下,人们对于音乐的创作也讲究“和谐”,例如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强调“五声音阶”。五声音阶的“宫商角徵羽”这五音其特色在于没有半音阶小二度音程,五音之间没有明显的倾向性,给人以简洁、明朗之感,而这与群体意识中所倡导的“避免锋芒毕露”异曲同工,五音之间互补互衬,不偏不倚,相互协作,共同推进旋律的行进。而在群体意识下人们讲究和平,远离战争,“以和为贵”“礼尚往来”的理念根深蒂固,因此人们通常“抱团取暖”,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中强调三度、四度、五度、六度等的音程关系,而很少用到二度或是七度这些不协和的音程关系。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集体音乐时间意识的重要产物,通过一代代人的口传心授流传下来,而这些音乐正是来自群体劳动过程中的集体行为,“作品虽然开始由个人所创作,但其创作是其时社会生活之使然,也是其时社会群体创作水平的反映,故优秀作品一经出现往往即为其时彼地的社会公众所接受,并在传唱中加进每个社会成员的理解、发挥,终成为集体作品。”可见,同一时期人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劳作,或是不同时期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而延续下去的音乐将群体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传统音乐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并极具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3]同时,群体意识所讲究的“整体性”,使得人们互相依靠、通力协作,共同推进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例如江南丝竹,其音乐最富于特征的是织声复调,在具体的演绎中讲究不同乐器之间的互相配合,彼此之间能够做到“你简我繁”“你高我低”“你奏我停”等,突出各自乐器特色的同时又能够你来我往、互为引领,而这种配合却是人们在长时间的磨合中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只需一个眼神,对方便能明白其个中含义,并给予相应的合作,而这恰恰也是互为依存下的群体意识所产生的结果。除此以外,群体意识导致了人们具有强烈的“宗族意识”或“家族意识”,在宗法家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中国社会,也影响着音乐的进程,例如江南丝竹中的经典曲目《老六板》就体现着这种“宗族意识”,以《老六板》作为母曲的基础上,经过板式的变化,以放慢加花或加速减字的手法发展为几首独立乐曲,如《中花六板》《慢六板》等,合称为“五代同堂”,而这恰恰正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宗族”“群体”意识的生动体现。
在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会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而不自觉的产生并非真情感的流露,因此在交际方面往往会表现出“含蓄”“内敛”的特征,而这也与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特征不谋而合,仅仅是单旋律线条同样能将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得以体现。例如古琴曲《梅花三弄》,在充分运用各类演奏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几个简单音型的变换,便展现出梅花迎风傲雪的高贵品质,由此来比喻那些坚强不屈的能人志士。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音乐尽管采用简单、含蓄的旋律,但仍然能够表达人们的内心活动,展现乐曲背后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与意境。
群体意识下的中国传统音乐呈现着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是因为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生活习性、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了中国传统音乐或东西、或南北上的地域风格差异。因此各地在方言、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也衍生出了各地不同风格的“同宗民歌”,例如最令人所熟知的《茉莉花》,既产生于江南地区,其音调如小桥流水般吴侬软语,表达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偏重于抒情,风格优美婉转;也流行于河北地区,更加爽朗、率直,偏重于叙事。
中国人的群体意识在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等方面得以体现,并影响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特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尽管音乐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但随着人们的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其音乐势必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得以延续,那么在此前提之下所展现的音乐,具有共同的社会性质,体现着群体精神所赋予的各种音乐特征。中国传统音乐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到今天仍然在群体意识的力量下得以蓬勃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传统音乐时间意识特征研究”(2020SJA1581)的研究成果。
注释:
[1]黄锦:《兰州鼓子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征研究》,《音乐创作》2018年第2期,第146-147页。
[2]邬娟:《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理论融入曲式与作品分析课教学的实践研究》,《音乐生活》2020年第8期,第76-78页。
[3]李姝:《高职音乐赏析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实践》,《音乐生活》2020年第11期,第79-80页。
钱玥旨 博士,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