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升 王福涛
摘 要:中共十九大首次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必要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重新阐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文章基于中文研究论文与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从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实现路径的维度,辨析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的关系,阐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内涵,总结概括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在于以创新的外溢性为基础,促进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协同国家战略,调整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评价机制,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内涵;构成要素;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9.05
The Innovation-Driven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tive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Lin Hongsheng1 Wang Futao2
(1.Finance and Planning Department,PING AN INSURANCE(GROUP) COMPANY OF CHINA,LTD,Guangdong,Shenzhen,518001;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dong,Guangzhou,510640)
Abstract:Chinas 19th CPC congress first establishe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s a national development goal,since innovation-led growth strategy has been proposed in the CPCs 18th national congress,it is necessary to reinterpret innovation-led growth strateg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recent literature review and policy analysi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led growth strategy through the dimensions of concept connotation,concept composition and realization path,explains the new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led development,and summarizes the path to realize innovation-led development. Research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led growth strategy,and innovation is the key driving force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al of innovation-led growth strategy is to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commercialization and social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hrough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innovation,thereby promo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key to realized innovation-led strategy is through a dynamic combination of to national strategy,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High-quality growth;Innovation-driven;Cannotation definition;Concept composition;Realization path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于《求是》杂志发表的《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文强调,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当今世界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冲击,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萎缩,国际金融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各大经济体呈现明显衰退态势,挑战与机遇并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尖端技术不多,核心技術和关键材料自给率不足,进口依赖性强,面临“卡脖子”的巨大风险。同时,产业结构位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经济附加值不高,受到原材料价格和专利壁垒的双重挤压。由此,实施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事实上,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不单独局限于某一维度,是包括科学技术、体制机制、产业政策、政府治理等多维度的综合体,其实质是将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治理绩效的根本标准。
一、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获得了长达4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跨越式发展。2010年后,经济增速逐渐放缓,2010—2020年间,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占比由40.1%降至30.8%,同时,服务业由43.1%升至54.5%;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部分。[1]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规模经济边际效益递减的影响,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缺乏、环境制约等客观现实,以人口红利为竞争优势、投资和出口为主要需求、高污染高耗能为代价的低端制造业逐渐暴露出抑制规模经济效应的弊端,产业集聚的辐射带动效应逐渐减弱,传统粗放型、数量型的刺激方式和政策工具选择应用面临产业布局扭曲和资源配置错位的威胁。
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从内涵上看,现代经济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高质量科技供给对3种变革发挥基础性作用。质量变革旨在摆脱对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路径依赖,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投入与产出的关联效应。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要求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和创新体制机制以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改革动力,将发展动力从主要依赖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科技驱动、人才驱动、制度驱动、投资驱动和企业驱动等产学研各主体协同创新的集合体,其本质在于人才驱动,不科学的人才评价、学科评估和项目评审是制约基础研究和人才发展的根本症结。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将创新驱动嵌入高质量发展的各个环节。
2016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表明国家将创新摆在了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需要创新环境、创新激励政策、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等的支撑与协同,新战略导向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亟待新的理论研究做出回应。为此,有必要立足现有文献,通过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形成对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完整的认知体系。笔者在对371篇样本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学理基础、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实现路径,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提出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可行路径。
二、创新驱动发展概念内涵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多数学者认为,以创新理论的萌芽为基点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提出“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纳入劳动过程”,深刻揭示了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的核心思想。马克思虽然没有在其著作中明确而系统地提出创新理论,但“技术变革”“劳动资料的革命”“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等方面的论述均表达了现代意义上“技术创新”的概念,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对马克思的创新思想的繼承与发展。[2]马克思技术创新理论是系统性的理论,劳动力和资本积累、生产规模化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科技和制度创新互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强调技术创新是一个从科技积累到制度创新积累的过程,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内生作用,以及企业和人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3]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系统的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的本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未有的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实现对现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熊彼特将创新视作经济发展的本质,将企业家精神视作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企业通过追求创新的动态竞争过程,推动技术的发展与扩散以获得市场的优势地位。[4]
学界普遍认同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创新驱动”概念。波特将经济发展阶段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要素驱动发展、投资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财富驱动发展4个阶段。经济体的发展未必按照顺序将每个因素依次驱动,也有可能由两个以上的因素交叉并行驱动,各阶段的动力源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要素驱动的动力源是资源和劳动力,投资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是规模性投资,创新驱动的动力源是创新能力,财富驱动的动力源是财富规模性地流入了金融领域。波特认为,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国家应具备5个方面的特征:1.企业具备自主创新能力;2.企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垂直化和规模化;3.消费者有更高的服务需求;4.企业有更高的专业性服务需求;5.政府以完善顶层的制度设计及引导商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措施间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5]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科学内涵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创新驱动发展界定为“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包括科技、制度、管理、商业模式、业态和文化等多方面创新的结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向依靠知识、技术与劳动力素质提升,使经济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6]。学术领域对创新驱动发展内涵的研究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1.创新驱动发展是把创新当作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而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7-8];2.相比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经济发展新阶段、新境界。这并不是说该阶段的经济发展不需要要素和投资,而是要素及投资主要由创新来驱动[9];3.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项依靠信息、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投入,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在内的各项创新协同的系统工程[10];4.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是打造先发优势[1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政策层面和学术层面,“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应回归波特的创新驱动理论。创新驱动是以创新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新阶段,该阶段经济发展的要素和投资通过创新来驱动。自《纲要》发布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是依靠信息、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投入的国家战略,它涉及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是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各类创新协同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打造先发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经济的内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驱动发展的构成要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实施主体、目标导向、特征内容、实施过程的要素投入和环境支撑。在以上构成要素中,实施主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角色,居于核心位置,其他要素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成效产生重要影响。
(一)战略实施主体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成要素的重要核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中介、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各主体统筹衔接制度链、政策链、产业链、知识链、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和需求链,一同构成综合网络体系。政府是宏观的实施主体和创新政策的制度供给主体,企业是创新主体也是市场参与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主体,金融机构为企业创新营造融资环境,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创新风险,科研中介机构为其他实施主体的互动协作提供中介服务和增值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和道德风险,增强协作互信能力。[12-13]
(二)明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导向是查究构成要素的前提
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以创新的外溢性为基础,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和社会化,打造先发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内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由于传统的要素、投资驱动在经济发展中边际收益递减,后发新兴国家容易陷入资源要素瓶颈和债务危机,难以对发达国家进行赶超。创新驱动发展则强调利用人才、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突破瓶颈,在采用引进、学习、模仿等方式引进先进科学、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多元化集成创新及破坏式创新,推动传统发展要素升级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特征
系统性、以人为本、打造先发优势、企业家驱动被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特征。系统性是依靠知识、信息、技术等多要素的投入,包含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多种创新协同,涉及重大经济制度变革。这并不是意味着摒弃传统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而是通过创新使“三驾马车”装载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出和服务。“以人为本”强调“依靠人”又“为了人”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通过信息、知识、智力等人力资本去开发、利用和整合各种创新资源,通过战略实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打造先发优势”强调通过创新、多元化集成创新及破坏式创新实现关键技术和支柱产业方面的技术赶超以及在新兴领域的“弯道超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家驱动”强调企业家能够敏锐捕捉市场机会,把握技术发展脉搏,发现市场不均衡并利用创新要素重新实现市场均衡。从内容上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集合体,包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产业体系创新,发展原始创新的共性技术,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培育创新主体,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以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任务。
(四)要素投入和环境支撑是重要的条件保障
要素投入包括信息、技术、知识和资本,环境支撑包括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企业深嵌在复杂的环境中,产权关系、行政审批机制、信用体系等正式制度以及非正式制度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规范习俗的环境对企业开放式创新产生重要影响[14],制度环境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指导、服务、约束、管理的保障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活动效率,促进技术扩散和产业转型。[15]有效的金融市场能增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满足持有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需要,提高创新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地分散风险,孕育创新文化[16];市场环境包括金融发展程度、产业结构、技术转移、政府研发资助和社会资本等要素均会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成果转化,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绩效。[17]任一要素投入或环境支撑的缺乏可能会导致战略实施陷入困境。
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具体举措,国家不断加大对创新投入的力度,完善创新体系,通过协同发力统筹宏观和微观制度以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18]研究表明,2021年,我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位居世界第14位,相比2016年提升4位,是唯一一个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19]然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落地的过程中仍存在结构性矛盾。例如,落后思想观念阻碍创新意识,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市场承担风险高,融资难,关键共性技术滞后及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体制机制弊端引致我国的创新驱动未能有效释放经济发展活力。[20]此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均为负值,创新效率和质量偏低,我国区域、产业、城乡之间创新差异较大,政府错误干预及非市场因素影响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21]针对现存困境,学界从人、财、物、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一)厘清政府的职能定位
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创新驱动中各有其职,市场对基础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政府是宏观创新主体,适度地参与创新活动能够将其内在化创新成果外部化,解决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失灵问题,使社会创新活动实现最优规模。[22]政府在创新扩散、创新环境建设及创新战略引领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充分保障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转,发挥政府对经济增长甄别、因势利导的职能,引导企业投资方向,灵活运用适宜的税收、融资及激励等政策,有利于激励企业扩大研发规模,缓解企业融资困境,提高创新活跃度及优化投资结构,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区域创新能力。[23]
(二)深化金融市场的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金融创新存在發展不足与发展过度并存的困境:一方面,充斥着大量的制度套利型金融创新;另一方面,我国处于金融创新的起步阶段,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提供灵活、优惠的制度安排以拓展金融市场,增加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对实体经济的供给。[24]金融中介有利于减少信息收集处理成本、降低监督成本、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健全的金融市场能够有效激励创新活动的内生性、长期化和持久度,有助于技术创新的规模化、持续性和产业化。[25]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迫近,发展“新经济”、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应深化对金融领域的制度改革,完善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围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和多功能的金融市场机构,营造有利于融资的法治信用环境,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协同,发展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股市与债市、公募与私募、现货与期货等多样市场,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6-27]
(三)健全知识产权保障制度
行业和区域异质性特征使得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效益存在差异,为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创新激励效应,需考虑区域创新水平、产业链位置、技术复杂度、技术差距、需求规模和市场结构等特征,对于不同行业和区域灵活采取不同保护策略。[28]在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方面,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具有“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特点,需要调整知识产权构成要素,建立绩效导向的政策供给,着力提升知识产权的数量规模、结构布局、质量水平、实施效益方面的综合水平。发挥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要服务于其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绩效考核,建立贯穿企业创新全过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使得知识产权影响绩效的要素贯穿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和流程。[29]在知识产权的实施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构建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模块化运行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保护、管理和创造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科创、经济类政策的有效衔接和引导,并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推动知识共享。[30]
(四)弘扬文化先导价值
创新文化是促进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创新文化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创新实践。[31]首先,培养创新理念,形成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创造有利于社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其次,深化改革,通过推动制度创新,扫除制度障碍,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和社会关系;再次,在教育文化方面,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继承传统,古为今用,在传统文化中实行教育创新;最后,扩大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开放,促进文化产业的竞争关系,文化产业竞争通过推动科技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需求。[32]
(五)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33],明确人才治理中政府、市场、社会的权责边界,是增强和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发展的动力。[34]一方面,突破现有内外部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有效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实现区域的知识协同和创新扩散。[35]另一方面,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以及全社会协同保障机制共同参与的科技人才协同保障机制[36],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完善制度设计以及建立人才选拔、培养、激励、评价体系。[37]
(六)探索创新主体的协同体系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的协同创新,以促进创新链各环节的技术扩散。[8-9]一方面,借鉴国内外的协同创新的系统经验,探索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等多主体融合的协同机制[38],确立统一知识管理目标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体系,协调合作知识主体的利益冲突,加强产学研内的知识共享、转移尤其是隐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共享,保障创新实施和成果转化。[39]另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协同创新利益机制[40],健全知识产权市场、推进风险分担机制市场化和风险管理策略、完善公共服务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政府财政支持体系等措施,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风险共担、资源共享。[41]
五、结论与展望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创新驱动是学界普遍关注的议题。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学科及理论视角对创新驱动的学理基础、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实现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的研究仍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难以从根本上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更难以指导高质量视域下的创新驱动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高质量创新赋能和驱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涉及从要素投入到社会再分配的经济增长全过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贯彻创新、协调、共享、开放和绿色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根本目标在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社会矛盾,实现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据此,有必要完善创新驱动的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尤其应关注以下4个方面:
(一)对创新的概念达成共识
由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多方理论视角对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对创新理论概念理解纷繁复杂。笔者认为,完善创新驱动的理论框架,必须首先统一概念界定,即“创新”的概念界定应回归熊彼特,“创新驱动”概念界定应回归波特。
(二)明确创新驱动发展的科学内涵
创新驱动发展是依靠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投入,包含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协同创新等协同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其目的是打造先發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为以创新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性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这要求相关研究要厘清创新驱动发展构成要素,关注创新驱动发展的动态性、协同性和系统性。在战略实施中有必要从系统角度出发了解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目标、内容、特征以及实施的内外部支撑条件。
(三)实现路径的科学性与整体性协同
虽然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路径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性、可行性和全面性,但普遍缺乏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与创新驱动发展构成要素系统地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层面的多层次、系统及复杂的有机体,重视创新的全链条和全动态过程,将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强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战略等国家高层次发展战略的关联性、结构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也有待深入。
(四)构建与战略导向相匹配的评价体系
创新驱动需要多元的治理结构、高质量的创新载体和相匹配的治理工具,这些都是创新绩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将绩效理念导入创新治理之中是拓展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创新绩效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价值导向、度量标准和动力机制,是完善制度体系和检验能力水平的价值尺度。[42]绩效评价体现结果导向和满意度导向。结果导向折射工具理性,满意度导向反映“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匹配”的价值理性,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创新驱动是将旧有要素驱动型和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模式,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带动各类市场主體的创新效益,产生溢出效应,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拓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厘清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实现路径,关注创新的全链条结构和全动态过程,把握国家创新体系、协同创新等国家层面战略的系统关联性,以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为现实依据,构建全面、系统、多维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和机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为实施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先海,诸竹君.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路径选择[J].改革,2021(06):17-26.
[2] 李东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101-104.
[3] 杨朝辉.创新经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4(04):67-70.
[4] 张彦文.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及其启示[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01):114-116.
[5]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2016-05-19)[2021-03-12].http://www.gov.cn/xinwen/2016-05/19/content_5074812.htm.
[7] 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J].产业经济研究,2011(04):1-7.
[8] 郭铁成.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关键支撑要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06):76-87.
[9] 辜胜阻.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0] 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5):5-12.
[11] 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01):1-5.
[12] 卢现祥,李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学习与实践,2021(03):30-44.
[13] 王钦,张隺.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40年:制度环境与企业行为的共同演进[J].经济管理,2018,40(11):5-20.
[14] 赵红,杨震宁.资源知识属性,学习能力与IJVs控制权演进:跨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06):130-138.
[15] 李震,沈坤荣.降低我国制造业企业综合成本的政策取向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7(08):12-14.
[16] Chowdhury R H,Maung M.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R&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Developed and Emerging Countries[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2012,26(02):258-272.
[17] Hu H,Gu Q,Chen J.How and When Doe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ffect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J].Nankai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2013,4(02):147-166.
[18] 李政,杨思莹.我国地区研发效率的演变和收敛性特征——基于随机前沿方法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09):1-7.
[19]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
[20] 魏江,李拓宇,赵雨菡.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格局、现实困境与政策走向[J].中国软科学,2015(05):21-30.
[21] 王海兵,杨蕙馨.创新驱动与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6,15(04):1351-1386.
[22] Yam,Richard C M,Guan,et al.Effects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Incentives on Firms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a:Evidences from Beijing in the 1990s[J].Research Policy:A Journal Devoted to Research Policy,Research Management and Planning,2015,44(01):273-282.
[23] Bernini C,Cerqua, A,Pellegrini G.Public Subsidies,TFP and Efficiency:A Tale of Complex Relationships[J].Research Policy,2017,46(04):751-767.
[24] 谢创林,李源.当前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协调发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8):94.
[25] Tadesse S.Financial Archite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2,11(04):429-454.
[26] 祁斌.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化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局[J].金融市场研究,2013(05):17-22.
[27] 贾康,苏京春.论供给侧改革[J].管理世界,2016(03):1-24.
[28] 顾振华,沈瑶.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5(03):64-73.
[29] 吴汉东.经济新常态下知识产权的创新、驱动与发展[J].法学,2016(07):31-35.
[30] 宋河发,沙开清,刘峰.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研究[J].知识产权,2016(02):93-98.
[31] Cavaliere V,Lombardi S,Giustiniano L.Knowledge sharing in knowledge-intensive manufacturing firms.An empirical study of its enablers[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5,19(06):1124-1145.
[32] 石文卓.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关键[J].求实,2013(06):73-77.
[33] 人民领袖:习近平六下团组金句[EB/OL].(2018-03-19)[2021-05-02].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874534.
[34] 孙锐,吴江.创新驱动背景下新时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20(07):35-40.
[35] 修国义,韩佳璇,陈晓华.科技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9):36-40.
[36] 徐彬,吴茜.人才集聚、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J].软科学,2019,33(01):19-23.
[37] 杨璐瑶,张向前.我国“十三五”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的制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07):60-65.
[38] 苏州.基于多维分层的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06):747-755.
[39] 方茜,鄭建国.协同创新体系的结构特征及系统实现路径——基于解释结构模型[J].经济学家,2015(12):42-51.
[40] 李恩极,李群.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06):75-83.
[41] 沈云慈.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分担机制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法[J].中国高教研究,2014(06):73-78.
[42] 郑方辉,刘畅.国家治理绩效:概念内涵与评价维度——兼议新冠肺炎抗疫中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J].理论探讨,2020(03):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