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管子》学历法

2021-10-27 22:52刘爱敏
博览群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历法管子

刘爱敏

历法是人们出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根据物候、气候和日月星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的方法。为计算时间,人们把一个太阳年划分为长短不同的时段,如现行的历法体系把一年分为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这种历法体系确定于汉代,在确定之前,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探索过程。《管子》中记载的历法就是这种探索的证明,既有把一年四分的四时,也有把一年五分、八分和三十分的五行、八节和三十时。搞清这些特别的时节,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历法的多样性,以及在晚周汉初大一统的背景下,中国古代历法由多样到统一的历史进程。

四时

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阐发“四时之大顺不可违也”思想主旨的是《管子·四时》篇。此篇开头即提出:“令有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把四时看作国家施政的根本和前提,认为国家发布政令要讲时节,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迁发布不同的政令。全篇结构是总分总式,开头阐明主旨:“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即阴阳、四时是天道,刑德是人道,人道要顺随天道。表达的主题是天人合一、尊顺四时的思想。结尾重申了这一题意:

德始于春,长于夏;刑始于秋,流于冬。刑德不失,四时如一;刑德离乡,时乃逆行,作事不成,必有大殃。

春夏行德赏,秋冬行刑罚,只要刑德没有失误,四时就能如一地运行,如刑德偏离正确的方向,四时便要逆行,行事不会成功,一定会有大祸。意思是刑与罚要分别对应春夏与秋冬,否则会遭受天谴,此句话带有神秘的天人感应思想,是用诅咒和威吓的方式让人顺随四时。中间部分按东、南、中、西、北五方分为五部分,每部分包括五项内容:一是五方和五星;二是五气及其所生五材和五体;三是其德;四是其事,以及顺应和违逆天时带来的不同结果;五是五政。以春为例: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其德喜嬴而发出节时。其事:号令修除神位,谨祷弊梗,宗正阳,治堤防,耕芸树艺,正津梁,修沟渎,甃屋行水,解怨赦罪,通四方。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百虫乃蕃,此谓星德。星者掌发,为风。是故春行冬政则雕,行秋政则霜,行夏政则欲。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一政曰:论幼孤,赦有罪;二政曰:赋爵列,授禄位;三政曰:冻解修沟渎,复亡人;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五政曰:无杀麑夭,毋蹇华绝萼。五政苟时,春雨乃来。

开头先交代五方和五星,是因为四时是根据五方东、南、中、西、北的星、日、岁、辰、月五星象确定的。四时与五方相配,春配东,夏配南,秋配西,冬配北,中央无季节可配。中央实际上是虚拟的部分,根本不占时间,所以只有其星、其气、其德与其相配,而无其事,也无其政。每时其气不同:有风、阳、和、阴、寒的推移变化。其德不同:春天喜嬴而发出节时,是喜欢生长盈满、万物按时节生发的时节;夏天施舍修乐;中央和平用均,中正无私,实辅四时;秋天忧哀、静正、严顺;冬天淳越、温怒、周密。不同的季节对应不同的政事,如春天是“修除神位,谨祷弊梗,宗正阳,治堤防,耕芸树艺,正津梁,修沟渎,甃屋行水,解怨赦罪,通四方”。弊,与“幣”同。梗,祷祭也。“弊梗”者,祷祭用币也。因为春天是生成的季节,不杀生,不用牺牲,所以改用币祭祀。《淮南子·时则训》篇曰:“修除祠位,币祷鬼神”,文意正与此同。顺应天时行事的结果是“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百虫乃蕃”;违逆天时行事,则会带来天灾。“春行冬政则雕,行秋政则霜,行夏政则欲”,即春行冬政则会草木凋零,行秋令则会出现霜冻,行夏令则会出现溽热。欲,通“溽”,溽湿。通过正反对比,告诉人们要顺随四时行事。最后是于某日发布五政,五政与其德相应,如春天其德喜嬴而主万物生发,所以春天的五政以保护人类与万物的幼小,助万物生发为宗旨:

一政曰:論幼孤,赦有罪;二政曰:赋爵列,授禄位;三政曰:冻解修沟渎,复亡人;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五政曰:无杀麑夭,毋蹇华绝萼。

前三政是对人:救孤赦罪、赐爵授禄、接纳逃跑的人;后二政是对动植物:修封疆、正阡陌种植庄稼,禁杀幼鹿,不准折花断萼,保护万物生长。尽管春夏秋冬每时其政不同,但皆可以概括为五种,所以每时皆有“五政”。五政的发布日期分别是天干的甲乙、丙丁、庚辛、壬癸日。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春夏之间为什么要插入“中央曰岁”一节,而中央并没有时间、其事、五政与之相配?二是春、夏、秋、冬三月发五政的日期甲乙、丙丁、庚辛、壬癸何意?二者皆是四时与五行两种历法体系在整合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而五行历正是接下来要说的内容。

五行

《管子·五行》篇记载的五行历,是把一年按360天计算,从冬至开始,连续排序5个72天,分别按照木、火、土、金、水的德性治事,天子出令,又分别由士师、行人、司徒、司马和使人到宫内值班任事。文曰:

日至睹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论贤不肖士吏……七十二日而毕。

睹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令掘沟浍,津旧涂……七十二日而毕。

睹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不诛不贞,农事为敬……七十二日而毕。

睹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内御,组甲厉兵,合什为伍,以修于四境之内……七十二日而毕。

睹王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内御。御其气足,则发而止;其气不足,则发撊渎盗贼……七十二日而毕。

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对应不同的政事,唯其如此,才是顺应天道。违背天时就要遭受灾殃,如:

睹甲子木行御。天子不赋不赐赏,而大斩伐伤,君危;不然,太子危,家人夫人死;不然,则长子死。

这种违时便受天殃的话是典型的阴阳五行家言说方式。关于阴阳五行家的宗旨,《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汉书·艺文志》评价为: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这准确道出了阴阳五行家的长处和弊端。五行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节奏并不一致,它也许只是阴阳五行家的一种设想,是对节气划分的一种探索,并未付诸实践。

八节

《管子·轻重己》在四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把一年分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原文载:

以冬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冬尽而春始。以冬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春至。

以春日至始,数四十六日,春尽而夏始。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

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

以秋日至始,数四十六日,秋尽而冬始。以秋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冬至。)

《管子》八节从冬至开始,每段皆为46天,全年时长为368天,这比实际的太阳年天数3651/4多2-3天,不够准确,说明此八节历法还处于探索阶段。

安徽阜阳西汉早期汝阳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宫式盘,以及《灵枢经》也记录了八节历法。太一九宫式盘刻文如下:

冬至,汁蛰,四十六日废,明日立春。立春,天溜,四十六日废,明日春分。春分,苍门,四十六日废,明日立夏。立夏,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夏至。

夏至,上天,四十六日废,明日立秋。立秋,玄委,四十六日废,明日秋分。

秋分,仓果,四十五日,明日立冬。立冬,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冬至。

《灵枢经·九宫八风》为: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九宫式盘中,冬至、立春、春分、夏至和立秋五节每节各为46天,另外立夏、秋分、立冬三节每节各为45天,全年时长为365天,多出来的一天称为“废日”;《灵枢经》与太一九宫式盘的区别是有六节为46天,多“立秋”一节,全年时长为366天。这两种八节比《管子》更精确,更接近太阳年的实际天数。

三十时

《管子·幼官》一篇是对“幼官图”的说明。幼官,乃“玄宫”之误。幼官图是挂在玄宫里的图,包括中、东、南、西、北五方本图和副图,共十幅图,内容记载了与当今二十四节气不同的三十时历法。这三十时被分割为四份,分别放置在东方本图、南方本图、西方本图和北方本图中,与春、夏、秋、冬四时相配。原文为:

东方本图:十二地气发,戒春事。十二小卯,出耕。十二天气下,赐与。十二义气至,修门闾。十二清明,发禁。十二始卯,合男女。十二中卯,十二下卯,三卯同事。

南方本图:十二小郢,至德。十二绝气下,下爵赏。十二中郢,赐与。十二中绝,收聚。十二大暑至,尽善。十二中暑,十二小暑终,三暑同事。

西方本图:十二期风至,戒秋事。十二小卯,薄百爵。十二白露下,收聚。十二复理,赐与。十二始节,赋事。十二始卯,合男女。十二中卯,十二下卯,三卯同事。

北方本图:十二始寒,尽刑。十二小榆,赐予。十二中寒,收聚。十二中榆,大收。十二寒至,静。十二大寒之阴,十二大寒终,三寒同事。

四时、五行、八节和三十时四种划分时节的历法,可归为两大历法体系,四时、八节为一类,五行和三十时为另一类。五行历因与农事之耕种、长养、收聚、闭藏的时间节律不一致,故被四时历取代。三十时是五行历的細化,五行中每行七十二天再细分为六节,每十二天一节,全年五行即为三十时。三十时与四时、十二月均不能均匀搭配,《管子·幼官》中的分配方法是春、秋两季各八节,夏、冬两季各七节,这样导致每季的天数不一致,因为四时、十二月是自然界不可更易的铁律,所以,三十时便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了。八节是对四时的细化,每时二分,四时即为八节。八节中每节再三分,即为二十四节气,可以看出八风离二十四节只有一步之遥。二十四节气最早见载于《淮南子·时则训》,是对《管子》八节的继承和发展。二十四节气既与四时协调,又能与十二月搭配,因此被固定下来,成为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依然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管子》中的时节划分是二十四节气形成过程中的必要探索,其历法知识被后人继承和发展,所倡导的“天人合一”、人道顺随天道的思想,沉淀成了中国人的思想底色。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历法管子
巧取乒乓球
发明新历法
列表“截”钢管
庆典、辫子与历法
浅谈师兑簋
历史上最长的一年
做试验
塑料管与“大玩家”
滚球游戏
管窥中国历法中常用的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