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短视频传播策略的思考与探析

2021-10-27 15:56周宁
传媒 2021年18期

周宁

摘要: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中科普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为科普知识传播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和方向。以趣味化的短视频进行科普传播,让高冷深奥的科技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更接地气,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同时其形象化的展现方式、密集化的知识含量、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有效拉近了平台和受众的距离,提高了科普传播的效率。

关键词:科普短视频 科技传播 短视频平台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通过科技馆、课堂、教材、影像资料等传统方式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然而这种科普传播方式,不仅令深奥晦涩的科技知识难以被人们所理解,而且也无法收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如今,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科普知识的传播找到了一个全新方向,大量网红科普视频账号不断涌现,如“柴知道”“回形针”“江苏网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视频账号不仅保证了科普知识的严谨性,而且通过生动有趣的解说形式、脑洞大开的新颖创意,让抽象高冷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时尚好玩,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为全民科普提供了诸多新的发展思路。

一、趣味科普:短视频让科技知识传播更“接地气”

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深奥难懂的科普知识变成趣味性强的生活化内容,更加形象、接地气,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同时,短小精悍的视频信息,让科普知识变得更加集中,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

1.内容生活化,通俗易懂。目前,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科技知识的传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面貌,许多科普类的短视频也逐渐成为网友重点关注的热门领域。如人大附中物理老师、知名科普视频创作达人李永乐,通过短视频平台长期分享物理、数学等方面的科普知识,迅速在网络走红。李永乐创作的科普短视频生动有趣、风格独特。这些科普短视频和传统的图文科普资料相比,内容上富有生活化的特点,不仅讲解通俗易懂,而且風格幽默风趣,实现了科普知识的个性化、场景化传播,打通了传播平台和受众的时空壁垒,点燃了人们对于科学探索的积极性和热情。

2.图文形象化,生动有趣。短视频中的图文和其他媒体的图文相比,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所以更加生动有趣,对科普知识的展现也更加清晰明了、形象活泼。如抖音短视频账号“江苏网警”所发布的本周谣言系列短视频,就是通过动态的图片辅以热门的网络音乐来进行呈现的,这种视频制作方式,不仅可以方便受众在短时间内快速浏览大量信息,而且还可以让受众随时暂停了解其中的细节内容,既具备了传播的生动便捷性,也大大降低了短视频制作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3.知识集中化,简单有料。对于科普短视频而言,一般时长只有15~30秒,最多不超过五分钟,在制作过程中删除了很多与知识无关的节点,将科普知识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浓缩,从而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接受到最大的信息量,不但减少了受众的认知负荷,而且也保证了受众的注意力不浪费在和科普知识无关的信息上。

二、按需定制:创意表达打造“科普网红”账号

要想提高科普短视频的传播力,就必须通过垂直精耕的内容生产、科学严谨的制作表述、吸引眼球的精彩创意打造“科普网红”账号,“科普网红”账号受到粉丝的广泛关注,能够更好地加强科普知识的传播。

1.垂直精耕,内容为王。尽管追求高产可以在短期内提高科普短视频账号的影响力,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小而精”的科普内容才能形成鲜明的个性品牌,从而树立自身账号的权威性。如抖音科普账号“柴知道”一直遵循“内容下沉”的原则,结合受众的实际生活,从人们广泛关注的健康知识出发,推出了“柴二狗日记”栏目,专注于美妆护肤领域的科普,收获了极佳的传播效果。截至2021年9月,“柴知道”抖音号的粉丝量已经累计达到205.8万,作品获赞677万。因此,科普短视频账号只有精选内容和话题,对科普信息进行细致具体的分类,在某一垂直领域精细拓展,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发挥自身独一无二的传播价值。另外,账号还要充分研究受众的知识需求和观看规律,对科普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制作,丰富视频的表现形式和创意维度,根据受众的不同定位和人群特征,选择专业化的手段打造账号的个性呈现和独特风格,从而形成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

2.科学严谨,避免谣传。科普短视频虽然在风格上要求轻松活泼、通俗易懂,但知识内容的本身也需要具备科学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从而避免因信息的谣传对受众产生误导。这就要求视频的制作者在前期策划过程中,一定要细致认真,尊重科学事实,不能胡编乱造。因此,科普短视频平台可以和更多的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和科普专业人士积极交流沟通,在保证传播内容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题材的趣味性,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高深专业的科学知识走出实验室,走出研究院,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总之,科普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一定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必须遵循科学知识的本身规律,但严谨并不意味着无趣,寓教于乐才是科普短视频最好的传播效果。科普短视频只有学会给严谨的科学穿上轻松的“外衣”,才能符合当下人们对科学知识接受的需求和方式,从而助力全民科普的发展步伐。

3.创意新颖,尊崇原创。互联网时代,虽然知识信息的内容生产量增加了,但也随之产生了“知识焦虑”现象。因此,对于科普短视频来说,只有通过新颖的创意讲述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缓解他们的知识焦虑心理。例如,“模型师老原儿”(宁原)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科普和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他打破了科学讲解的传统视频方式,通过自己的特长,利用手工制作的模型来细致地向网友揭示复杂的科学原理,因为他所用的道具都是实物,镜头清晰,可以让人们从短视频中深入地感受细节,所以他制作的科普短视频总是给人以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愉悦体验。他的科普短视频主题丰富,“山火为何复燃?”“小龙虾的生理构造?”“蚊子为啥叮你?”等主题的短视频一经发布,就收获了几十万的粉丝点赞、评论,这些视频没有高深晦涩的说教,既能让成年人看懂,也能让小学生看懂,既达到了科普的效果,又有十分深刻的知识传播意义,可谓一举多得,成功地颠覆了人们以往对科普的陈旧印象。另外,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科普短视频账号的增多,也刺激了用户之间的彼此模仿,从而造成科普创意视频内容的同质化,因此,在提倡新颖创意的基础上,还需注重尊崇原创,从而提高科普短视频账号的竞争力,赢得受众的信赖和好感。

三、强化参与:受众与传播者形成双向互动交流

短视频媒体相较于传统的图文媒体,互动性更强,因此在创建科普短视频账号时,要通过有效的互动、新颖的话题,引发受众的自主传播,从而提高科普知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1.激发互动,拉近和受众的距离。科普短视频的传播要想真正实现全民科普的目的,除了深耕内容、比拼创意,还要充分发挥短视频平台的互动性功能。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中,具备多样化的社交互动特征,如通过转发、点赞、分享,可以提高视频的传播量;通过弹幕和评论,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对内容的讨论。科普短视频只有激发受众的参与互动,才能更进一步拉近视频内容和受众的心理传播距离,让高深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从而提高受众的学习热情,让科普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科普短视频账号“回形针”擅长通过放大受众好奇心的方式来吸引网友的参与。在“回形针”的短视频标题中,均采用简单的问句来激起受众的好奇心。例如,“马桶如何吸走你的大便?”“你丢的垃圾都去哪了?”“ATM如何保护人民币的安全?”等,都是以“如何”“怎么”“什么”这些词作为常用字眼,消除受众对平常事物的漠视感,让受众在看完科普视频后获得一种新奇的体验,这种创作思路创制了话题的悬念,也有利于激发受众的积极参与,提高视频的转发和评论数量。

2.创设话题,调动用户参与欲望。加强科普短视频与受众的互动性,还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话题互动活动,以调动用户的参与欲望,提高活动的关注度和热度。例如,2018年8月,抖音短视频账号“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举办了一次“谁说科学不抖音”的话题挑战活动,向广大网民征集可以体现科学之美、科学之趣的短视频。活动发起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话题浏览量在短期内暴增,吸引了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这次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话题互动形式,一方面,充分展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传播平台和受众的双向互动。既让人们通过搜集素材体验了科学的严谨性,又让人们通过动手实践领略了科学的趣味性,可谓是一举多得。类似这样的话题互动活动,不仅能够实现线上层面的互动,还能充分发挥平台线上、线下的联动效应。如2018年9月,抖音短视频账号“中国科技馆”举办了“我的科学之yeah”全民科学挑战线上活动,这次活动和线下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同步进行,不仅大大激发了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加强了“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活动的宣传力度。这次活动具备很强的科学趣味性和互動性,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游戏内容环节,活动要求参与者配合动感十足的音乐,做出各种各样的预热动作,并完成扔水瓶立在桌上、魔术铁链套环、铅笔扎水袋等科学小游戏,还要跳一段带剪刀手“yeah”的趣味舞蹈,以凸显活动主题。由于本次活动内容丰富、趣味性十足,所以一经发起,立刻得到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粉丝团体的积极响应,很多人表示:“我的科学之yeah”活动举办得太好了,有趣极了,真没想到科学活动还可以这么玩。根据笔者统计,这次活动一共收到投稿32万余件,视频播放量达17亿,点赞数超3500万。即便线下的活动“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结束后,抖音平台的线上活动依然热度不减。

3.引拍同款,带动全民模仿热潮。在传统媒体时代,科普知识的传播是单向性的,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传媒机构的知识信息。而在如今的社交自媒体时代,传媒机构不仅可以传递科普知识信息,普通网民和用户也可以进行传播。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中,音乐是其一大特色和亮点,将网红音乐和科学实验、表演视频充分结合,不仅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而且还可以引发用户“拍同款”,从而带动全民科学模仿的热潮。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受众更好地了解科学,还能让广大用户创造科学。如在“我的科学之yeah”挑战活动过程中,中国科技馆正是利用了“魔性音乐+魔性舞蹈”的新鲜网络元素,大大增强了科学活动的参与性和传播效果。除此之外,平台在用户观看完视频后,还要进一步强化受众的参与感,主动收集用户的观看需求和反馈意见,如通过向用户提问“你也可以制作类似的视频吗?”“下一期你们想看到什么内容”,从而打开科普视频的创作脑洞,激发受众根据原视频进行二次创作,产生更多的优质内容,真正形成全民科普的局面。

四、结语

抖音、快手等科普短视频实现了传统科普知识传播趣味化的转变,让抽象、高冷的科学知识更加“接地气”。科普短视频通过生活化的内容、形象化的图文、密集化的知识含量,打开了社交自媒体时代科普知识传播的新窗口。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效果,科普短视频账号须结合用户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垂直精耕,平衡科普视频的严谨性和趣味性,以优质的内容吸引受众浏览阅读,以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增强用户黏性,拉近传播平台和受众的心理距离,带动全民科普的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科技馆(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参考文献

[1]祝沈涛,陈婷玉,周可友,等.基于短视频APP探究中医药文化科普新方式[J].科技风,2021(09).

[2]周易.泛知识类短视频:受访者认为最大问题是内容同质化[N].中国青年报,2021-02-19.

[3]蒲信竹.自媒体科普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公众解读——兼议对话规则的建立[J].中国编辑,2021(03).

[4]何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科普短视频传播技巧与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21(05).

【编辑: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