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当
北极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中国已连续派出十多批科学考察队深入北极作业,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有效地提升了中国在科考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然而,这些高门槛的研究成果却鲜为大众所知。特别是我国青少年对北极的认知还停留在西方纪录片当中,认知浅显、单一且抽象。
2019年10月,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大求真》推出5集专题片《致敬,北极!》,作为中国主流媒体的领军梯队,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联合中国自然资源部,派遣记者深入北极中国黄河科考站,历时数月,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极地科学家和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全景式地展现中国极地科研成果,深刻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最终完成了名为《致敬,北极!》专题片。该片详细讲述了中国赴北极科考的理由和成就,彰显中国科考对全人类的贡献,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有效地科普了北极科考知识,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据统计,湖南卫视在全国覆盖人口高达12.9亿,覆盖率96.8%,观众接近13亿人口。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是面向青少年的教育节目,担负着新闻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等重要使命。
《致敬,北极!》是融媒体技术支撑下专题报道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中国电视人践行“四力”,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之举。笔者聚焦专题片传播中的创新举措,从传播功能、传播叙事和传播渠道三个维度来剖析其传播意义和目的,以期为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提供更多参考经验。
电视专题报道《致敬,北极!》强化选题稀缺性,内容关联性和情怀黏性,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
1.增强选题稀缺性,专业触达增强报道传播力。北极并不是地方卫视的日常选题范围,自媒体更无力涉足,但湖南广电看准了这个题材的稀缺性,以及背后的报道价值。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甚至有恶毒的反华学者称“中国欲蚕食北极”,对中国北极科考进行政治抹黑,因此,重塑中国大国担当的良好形象迫在眉睫。亟待正面回答:为什么要到距中国如此遥远的地方去考察?中国在北极有什么科学考察成果?这些成果对人类有用吗?
湖南广电制作的专题报道《致敬,北极!》用触目惊心的镜头告诉观众,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效应使冰川持续融化,格陵兰岛的冰川近年化掉的海冰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比世界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的国土面积还要大;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大量进入海洋后,北极已经出现微砂型塑料颗粒,海洋动物生存受到危害,海豹幼崽的存活率将明显降低。北极冰川融化得如此之快,已经超乎人们的预料。持续的气温升高與海冰融化,对极地而言,只是局部气候变化;但在更加广阔的远方,却是被放大了无数倍的气象灾害。非洲、亚洲和欧洲许多国家的干燥少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暴雨成灾,极端酷热与极端严寒,冰雹和冻雨等等,这些极端气候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人类必须通过行动来保护环境,守望人类共同的家园。《致敬,北极!》立意高远,体裁新颖,因而赢得了观众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唤起大家对全球环境共同体的思考和重视。
2.强化内容与受众生活的关联性,强化报道的贴近性。从传播功能角度来看,解密北极变化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联,满足了大众对近年来北极极端天气变化以及动物反常行为的好奇心理。《致敬,北极!》展现的北极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科学考察北极,对保护地球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断向大气层中排放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北极冰层厚度大大下降。北半球已知的最后一个冰架埃尔斯米尔岛的冰架出现了崩塌的情况,这意味着北半球最后一个已知的冰架湖的消失。如果北极消亡,海平面将上升,使人类能够生存的陆地面积越来越小,这其中有三分之一还是沙漠。如果陆地面积继续减少,这对于全人类来说有可能会是一场生态危机。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冻土层不断融化,一些古老罕见的病毒和细菌或许破土而出,重见天日。而在北极中生存的物种也将面临万劫不复。
3.注重情怀表达,给观众情怀和好奇心的双重满足。首先,《致敬,北极!》彰显了前沿科技的应用,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启我国极地科考“双龙探极”新时代,“冲撞式”破冰法能破开2米厚的冰层。令大众在赏心悦目中了解中国科技的进步,刮起科技应用与视觉极致化结合的强劲旋风。其次,《致敬,北极!》关注生命、生态安全等问题极具人文情怀,通过记录科学家的科研日常,体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从而完成从个体到集体,从微小到宏大的转变,也水到渠成地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同时,结合当代年轻受众对环保和生态强烈的自然情怀,节目以较多篇幅展现了气候变化下的生物命运。如极地驯鹿因为无法吃到冰雪下苔藓等食物而最终饿死,海象为争夺空间从80多米高的悬崖直接坠落而亡,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被海洋里的动物们摄入,即便经过食物链的传递,这些微塑料都无法分解。节目还展现了“无茎蝇子草”又叫指南针花等植物的美丽。
此外,《致敬,北极!》还展示了中国极地科考的技术装备和科考成果,深入浅出地科普极地知识。如海雾观测仪器、冰基浮标、无人冰站、海气耦合浮标等极地研究中的“中国制造”,钻冰入海、探空追雾;这一件件极地科考利器,前沿科技的新奇、极致,本就具备很强的观赏性,与北极元素嫁接后,很好实现了高冷科考专业性与科普性的平衡。节目匠心设计悬念,环环相扣,牢牢拴住观众,期待下一集的揭秘。
《致敬,北极!》摒弃了一般的科学报道模式,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科学探索,用温度包裹硬度,创造了融媒体时代科学报道的新范式。
1.捕捉细节,用故事讲述科学。《致敬,北极!》坚持内容为王,5集的内容将20多个感人的故事串联成宏伟生动的70年中国科技发展画卷。故事聚焦中国极地科考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科普片跟踪拍摄中国科学家在北极的科考内容,展现中国极地事业是如何完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进阶式发展历程,在关注全球变化、思考人类未来、保护北极方面的突出贡献。例如,中国首座北极考察站黄河站,与南极长城站遥相呼应,开启全球独特的“极光共轭研究”,超过11年的极光研究数据对全球共享。同时,中方愿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携手共促世界环境保护等议题。
《致敬,北极!》探访中国科考先辈们前仆后继夯实国家科学基础的北极往事,并展示了中国以“80后”为中坚力量的青年科学家群体,扎根极端环境潜心科考的动人故事。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献身科学,为国际极地科考贡献中国力量。在极地冻到手指萎缩的雷瑞波教授7次参与北极科考,钻研海冰多年变化,带队开创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无人冰站”时代;在瑞典学习五年空间物理的李斌,放弃国外丰厚的待遇,回国报效祖国,在极夜一待就是117天,记录了珍贵的极光数据;待在海上时间比家里还多的方超,和中国海洋类科学家们在贝壳、螃蟹、海星体内找到了北极微塑料……这些榜样人物,都在用实际行动,激励青年一代投身新时代伟大事业,不负光阴,努力奋斗。
2.展示幕后,让硬核作品兼具温度。湖南广电节目组实地挺入北冰洋,从长沙出发,辗转4趟飞机、1趟船次,跨越1万多公里,抵达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记录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冰雪天地默默付出和艰辛工作的场景。北极的风像把“尖锐的刀刃”,摄像师工作第一天就被“割”伤了,出现数道伤口,在之后的拍摄过程中,双手反复受伤,却仍然坚持记录珍贵的现场。天寒地冻给拍摄工作带来的困难还有设备的运输。编导们负重前行,带了多台摄像设备和相关辅助设备。他们用“挑、等、抢”的硬功夫,及时捕捉了北极熊在冰上跳跃的宝贵镜头。用Gopro镜头记录船撞开海冰的震撼镜头。该片讲述了极地科学家常年身处冰雪之中,追北极雾,探北极冰,科学家李涛赤手工作冻到没有知觉时把手放入-2℃的水中,感觉手暖和起来,节目用最饱满的镜头和最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用鲜活事例说服人,用感人故事鼓舞人,让观众通过视听的多重感官来感受我国极地科学家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对祖国、对人类的热爱和奉献,使得科学家无畏无私的形象呼之欲出,作品温度与深度俱佳。
融媒体时代创造了立体多维传播的媒体生态,《致敬,北极!》注重大屏小屏联动,增加线上互动性,多渠道触达观众,以“正能量”的传播叙事俘获了一大批青少年观众。
1.创新表达,强化即时互动提升科普融合传播效果。首先,《致敬,北极!》充分结合媒体融合诸多特性,搭建出全媒体矩阵,传播渠道由单一媒介转变为媒介矩阵,打破圈层壁垒,激发各个阶层观众的收看欲望。收视率同时段排名第三,收看人群达5000万+。
其次,节目加大线上线下互动,形成双向共振。对于青少年群体在网络中互动留言,节目小编形成“有问有答,有问必答”的服务模式,在社交平台上形成北极科考话题的热点话题,有关话题讨论量超千万。
再次,融媒体传播多渠道矩阵权威发力。《致敬,北极!》作为科普大片,以UGC (用户原创内容)内容生产精准推送为特色,学习强国APP、芒果TV、新闻短视频APP芒果云等主流媒体都为此片设立专区,节目点击量率超过500万。国家自然资源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湖南卫视公众号、微博、腾讯、搜狐同步发力,节目宣传点击超过10万+人次,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组成的新闻矩阵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2.利用碎片化传播的优势,制作数个电影级短片投放全网。在预热宣传片中,中科院院士陈大可、中国北极科考首席科学家魏泽勋等一大批极地科学家为中国极地科考发声,为节目宣传造势;精美的海报、感染力强的人物故事网络推文、科考Vlog等,共同完成该片的前期情绪铺垫;短小精悍、碎片化的特质,迎合了现代观众信息获取的需求。
《致敬,北极!》在中国极地科考圈中也引发轰动效应,中科院院士、极地科学家们纷纷转载;国家自然资源部、中国数个科研院所将《致敬,北极!》纳入官网;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极地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致电感谢节目组对中国极地科考深入、客观、全面的融合报道,有力地向公众传播了我国极地科考的国际贡献。做镌刻于时代、影响于人心、奉献于社会的主流大台和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是湖南广电的历史使命。如果说中国北极科考彰显了时代担当,那么《致敬,北极!》记者编辑努力践行“四力”,抛弃传统思维定势,努力创新,制作精良,选题新颖,将大屏+小屏应用到极致,形成强大的正能量舆论声势,是重大专题报道下沉式“电视+网络”模式形成强大科普效应的一次有益尝试。其有效提升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力和全民爱国主义教育水平,是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品力作。
作者单位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编辑: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