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淼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上,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他指出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人类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多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这一理念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古代航海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以纪录片来宣传和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将我国悠久的海洋文明史和丰厚的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文化软实力,改变我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逆差,提升我国在国际海洋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基于此,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拍摄出版6集纪录片《筑梦蔚蓝》,从主题意蕴、叙事策略及跨文化传播三个维度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影像表达。该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并于2021年7月以优秀成绩通过结项验收。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共护海洋和平、共筑海洋秩序、共促海洋繁荣的中国方案,也是全球海洋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海洋命运共同体蕴含的“和”的思想及义利观来源于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及海洋精神。
1.思想渊源。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与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及海洋精神一脉相承。郑和下西洋强调的合作精神就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包容合作的外交精神。郑和所到之地都与当地建立了非常友好的贸易关系,开展了文化交流,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为世界的大融合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亲善、友好的合作精神融入中国人的骨血,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平交流的前提和基因。
2.丰富内涵。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主要有:倡导相关各国共护海洋和平、共谋海洋安全、共促海洋繁荣、共建海洋环境与共兴海洋文化。《筑梦蔚蓝》坚持权威性的学术阐释、国际化的观察视角、艺术化的创作手段、记事化的叙事风格、通俗化的呈现形态,综合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内涵和在当代的重大现实意义,突出海洋文化及海洋人文精神的支撑作用,推动海洋强国建设、海洋意识教育及海洋文化发展。《筑梦蔚蓝》的第一集《碧海星光 千年辉映》其中一个主题就是“航海人物”,通过情景再现“鉴真东渡”的故事,讲述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與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来阐释海上丝绸之路不单单是贸易通道,更是思想文化交流之路。
3.时代价值。海洋文化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社会共识,其代表的海洋软实力的提升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度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筑梦蔚蓝》深刻把握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创新的因素,激发中华民族血液里的“蓝色基因”,拓宽海洋文化的传播渠道,树立海洋文化自信,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赢得广泛的国际共识。
讲好海洋命运共同体故事的叙事策略可以看成是对中国从古至今关于海洋探索的人和事,进行媒体化、符号化的表述,以下选择叙事手法、叙事视角两个切入点展开分析。
1.叙事手法:反差与搬演。《筑梦蔚蓝》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物、船舶、港口、政策等为纬线,梳理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及行业发展。每一集有一个固定的主题,采取古今穿插的形式进行叙事。在讲述航海历史事件时,注重古代情景再现与现实实际拍摄的反差对比。比如,《筑梦蔚蓝》选取泉州港进行拍摄,古代泉州港又名“刺桐港”,在宋元时期达到巅峰,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迎来了互联互通的新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拍摄泉州港时,首先对泉州港饱经风霜的历史遗迹进行了真实记录,再就作为郑和下西洋的起点的千帆竞发和浩大声势进行了情景再现,最后对于如今重振雄风、蓬勃发展的泉州港进行了全景式展示,遥远时空的呼唤与当下充满生机的对比,展示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和努力,描绘了未来的美好蓝图,将观众的情感上升到民族的高度。《筑梦蔚蓝》看似是解读中国历史文化,但故事化、影视化的处理让中外观众都能够接收到其中的历史文化记忆。徐福、法显、郑和都是耳熟能详的典故,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属性的“丝路符号”,《筑梦蔚蓝》一改传统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平铺直叙式的叙事手法,采用情景再现的“搬演”手法,唤起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共享记忆,勾勒出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命运的交互共生,从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2.叙事视角:多元与平衡。叙事视角是指叙事过程中观察故事的角度,具体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及多元视角结合等形式。纪录片在进行宏观角度把控情节发展时,多采用全知视角,即叙述者知晓一切。这种形式虽有助于观众对整体脉络的理解,但不利于塑造多元化、个性化的形象。而内视角(叙述者和观众信息一致)、外视角(观众信息量大于叙述者)恰能对纪录片的叙事体系做有益补充,所以纪录片逐渐转变为全知视角与内外视角结合的多元表述形式。在描绘如何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时,纪录片对国家叙事采取全知视角,进行客观、全面的呈现;而对亲历航海事件的人物进行刻画时,则采用内、外视角结合的底层叙事,将观众置于故事当中,引导观众认知并触发情感共鸣。
除了采取多元叙事视角,《筑梦蔚蓝》还兼顾了科技与人文的平衡。科技工程类纪录片以宏大、静止、没有生命的工程为表现主体,如何让它们变得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需要我们去强调伟大工程背后一个个鲜活的、默默奉献的工人师傅,凸显工程背后的人文情怀。因此,纪录片摒弃了过于复杂和乏味的专业术语堆砌,取而代之的是将镜头聚焦在工程背后的“人”身上,在某造船厂实地取景,拍摄焊接工人忍受船舱内高温和不通风,小心谨慎作业,焊接的特写镜头缓慢细致地随着真实的焊接火花的声音展现出来,让观众能够进入当时的情境,感受其中的紧张与刺激,也理解了正是这些劳动的双手创造了一艘艘巨轮,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坚持,才实现了一个个“工程奇迹”、科技的进步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筑梦蔚蓝》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进行了影像表达与文化阐释,以纪录片的形式进行文化形态的跨国界交往,对于树立中华民族现代海洋意识,增强我国海洋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助力“一带一路”凝聚民心,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1.文化价值的传递。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传播的核心,尤其要通过纪录片的内容来传递文化价值,带动和感染观众,让观众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筑梦蔚蓝》用富有冲击力的镜头语言去展现世界港口中“中国制造”的力量和贡献,也有从古老的航海史料中挖掘的动人故事。这些视觉审美和情感共鸣就像搭建起不同文化间的“桥梁”一样,让观众跨越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鸿沟,理解中国的海洋发展理念。第一集《碧海星光 千年辉映》除了介绍大家耳熟能详的郑和、徐福、法显等著名航海历史人物,还介绍了中国第一位下西洋的使者杨良瑶,他曾率队最远抵达过黑衣大食等地区(今伊拉克周边地区),走访过多个南亚、中东国家,比郑和下西洋早了620余年。他的出使就是用历史来书写中华民族如何克服语言沟通障碍,增强彼此文化认同,为研究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历史,深入认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借鉴作用。
2.国家形象的塑造。国家形象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也是国家自我宣传和建构的形象,更多来源于其他国家的评价、认知。纪录片因为其真实性、客观性与艺术性,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柔性手段之一,具有广大的应用空间和宣传覆盖范围,在视觉呈现上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筑梦蔚蓝》贯穿始终“以和为贵、人海和谐”的中国海洋发展理念,让观众不仅停留在海洋文化传递的层面,还能通过纪录片来认识中国,知悉中国对国际海洋竞争合作、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态度和理念,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
作者单位 大连市交通运输局
【编辑: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