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未央
未央先生躺在病床上,努力地听我们说话。但他已经说不出什么。
告别时,我起身握住他的手,俯在他耳边喊了一声:“未央老师……”他的手指微凉,但我能感觉到他正使出很大的力气,轻轻回握了我一下。
这是今年7月20日下午,我最后一次见到未公。
9月底,在尚且炎热的洞庭湖边,听到未公仙逝的消息,脑海里首先闪回的,正是这个病床前的场景。望着烈日下涌着碎金的洞庭湖水,仿佛瞬间穿越到70年前飘着大雪的鸭绿江,江面上,走过来一个瘦小的身影。
没人知道,彼时彼刻,在这个瘦小身躯里,正吟咏着一首波澜壮阔的诗。
2020年冬天,午后,太阳从窗口晒进来,照在单人沙发上。90岁的未央先生陷在沙发里,回忆着细细密密的往事。
他说,现在记忆力不如从前了,很多事都记不得了。但故事里清晰的细节,依然纷纷扬扬落在肩上,如70年前飘在鸭绿江上那场漫天的大雪。说到沉重处,他在沙发里越陷越深,必须重新调整姿势,才能讲述下一个故事。
17岁前,他叫章开明,在湖南常德临澧度过清苦但还算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1947年3月,17岁的章开明考入早年由宋教仁先生创办的桃源师范学校。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他与同学一起创办进步刊物《乎?乎?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应该走向何方?作为主编,他在刊名上用三个问号,向世界发问。
一边办杂志,他一边开始写诗。“我们很想改变当时的境况。”同时,他为自己取了笔名——未央。“还没有到一半的意思。表示自己还很年轻,一切才刚刚开始。”
1949年7月19日,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将49军、38军分成左右两路纵队。49军由湖北公安出发,向澧县、津市挺进;38军从湖北宜都、长阳出发,经澧县、临澧、石门南下。在短短11天内,常德全境解放。
“解放军到了我们临澧县城,我和我的弟弟找到38军114师,要求参加部队。就这样我们进入了部队的宣传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未央和弟弟随部队途经武汉,一路来到东北。进入朝鲜时,开始下雪。“整个冬天都在下雪,漫天的大雪往身上扑,很多同志因为从南方一路北上过来,没来得及换大衣,手脚都冻掉了。有的甚至一个连队都死在那里,但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
他将这个场景,写进《枪给我吧》:
松一松手
同志,
松一松手,
把枪给我吧……
紅旗插上山顶啦,
阵地已经是我们的。
想起你和敌人搏斗的情景,
哪一个不说:
老张,你是英雄!
……
你的牙咬得这么紧,
你的眼睛还在睁着,
莫非为了你的母亲放心不下?
我要写信告诉她老人家,
请答应我作她的儿子。
……
松一松手,
是同志在接你的枪!
枪给我吧,
让我冲向前去,
完成你未尽的使命!
入朝不久,弟弟就在一次轰炸中牺牲了。很长一段时间,未央瞒着妈妈,以弟弟的口吻给她写信。
几个月后,母亲突然收到邮局寄来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弟弟的遗物,还有一张烈士光荣证。“她这才知道,弟弟几个月前已经不在了,当时就晕倒在地……”
有好多次,未央也面临极度危险的状况。“正在赶路,飞机就来了,我们还没来得及趴下,敌人的飞机就扫了几梭子弹。我看到就在我前面几米远的土,砰地爆飞起来……”弟弟的牺牲,让他更加紧张,“万一我也牺牲了,对妈妈的打击不是更大吗?但是也没有办法,在那种情况下,一切都无法确定,只能置生死于度外……”
左图:未央的弟弟章开晦烈士。右图:1955年,未央与母亲合影。
1951年,未央在朝鲜防空洞写作。
1953年6月,朝鲜停战,未央终于从枪林弹雨中回到祖国。再次跨过鸭绿江,他和队友纷纷要求下车,用双脚走过国界线。他将此刻的心情,写进后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祖国,我回来了》中:
车过鸭绿江,
好像飞一样,
祖国,我回来了,
祖国,我的亲娘!
诗歌在《人民日报》发表后,未央的名字轰动一时。文艺评论家龚旭东认为,未央的诗歌作品虽然不多,但他是以典型化的作品来体现一个时代历史氛围的作家。“作为一名亲身参加战斗的普通战士,他能够把自己内心中激发的强烈情感,以很凝练的方式,很有冲击力地加以表现,这在整个抗美援朝历史阶段的文学创作上是很独特的。可以说,他给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留下了一个文学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