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编辑如何维护与作者的关系

2021-10-27 01:47王益友
出版参考 2021年9期
关键词:编辑加工约稿

王益友

摘 要: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是互依互存互美、共同成长的互助合作关系。在与作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做好前期的见面约稿,中期的催稿及编辑加工、矛盾的解决,后期关系维护等各项工作,建立起相互信任理解的合作关系,就一定能携手并进,合作共赢。

关键词:编辑加工 约稿 关系维护

任何一个出版物,都凝结着作者和编辑的劳动。编辑是图书出版流程中图书质量的主要把关者,通过策划、组稿、编辑加工等方面将作者精心撰写的书稿制作成出版物向社会传播。编辑希望好的作品成为合法出版物,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出版的品牌;作者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遇到伯乐,顺利合法出版,让其思想得到更广泛的价值体现。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助合作关系,或者说是一种供需服务关系,这个关系是互相尊重和信任,是互相理解和提升,是共赢和共享。作者是编辑最重要的资源,是一个编辑的实力所在,如果没有作者没有稿件,那编辑的工作就无从谈起。学会跟作者友好交往是编辑特别是新编辑的必修课。在与作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前期的见面约稿,中期的催稿及编辑加工、矛盾的解决,后期关系维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前期的见面约稿

在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选题方案后,即可选定作者约稿,如未曾谋面,可经人介绍或电话或发信息取得联系,再拜访。这个视情况而定,行动不必过于仓促。初次与作者见面,务必要做好功课,除了认真了解作者的详细情况,如毕业院校、研究领域,也要了解对方的近期动态,写了什么文章,什么新思想及其研究领域的最新的相关话题,还要再次确认约稿的目的和内容。另外,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次的交流很难达成合作意向,通常要多次,要热情也要有耐心。可以登门拜访,也可以在外一起喝茶吃饭聊天,具体由双方约定。见面时,可以带一些小礼物,最好是自己所在出版社的一些图书或文创产品,要礼貌谦虚、自信从容、自然放松,避免让作者认为轻浮、狂妄、不稳重、没素养、没诚意。开场白可以先向作者自我介绍和介绍所在出版社的基本情况,然后再谈及找他约稿的原因、约稿的相关事宜。编辑要清晰表达所需,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作者群中,有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也有著作等身的大家;编辑也一样,有编辑新手,也有出版界的行家里手。但不论身份地位,相互间都要摒弃彼此的定性,应相互尊重和理解。二者不仅讲书稿,也可以拓宽谈话范围,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时事政治、宗教信仰,讲感情、聊八卦都可以,建议编辑以倾听为主,拉近彼此的距离,取得彼此的信任。这也是与作者进一步交往的基础。有时,作者也不一定那么好请,特别是一些专家名家,他们写书并非为了赚钱,这就需要编辑展示功力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编辑要让作者明白:请他写书是希望他不吝提供自己的研究成果让世人共享,希望他的思想在世上留痕,推动社会的发展,造福人类。多次的接触能推动双方达成共识,条件成熟了就签约稿协议,协议要尽可能详细,避免后续的纠纷。

二、中期的稿件交流

由于出发点、阅历、经验、学问、性格、审美等的不同,因而作者和编辑的关系需要磨合。随着出版过程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也让作者和编辑的关系随时会出现新的状况。

编辑和作者谈成合作后,多数作者极少主动与编辑联系,在交稿的期限内也不能按时交稿。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得靠编辑耐心地催稿了。①在交稿期限内,每1个月或半个月就与作者联系一次。编辑要参与作品的架构和创意,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是掌握作者的写作进度,另一方面是了解书稿情况,防止作者写作时懈怠或偏离主题。②不要指望作者会像父母或亲戚朋友那样处处为你着想,时时主动配合。编辑要真诚亲切,要有人情味地、耐心主动地沟通和引导,要展现出对其作品的兴趣,并询问作者需要编辑提供怎样的帮助。③交稿期限到了仍未能交稿的,编辑也要给予激励和督促,帮助作者舒缓压力。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法,完成一部分先交一部分,對于一些比较懒散、动力不足的作者,还要像催债一样三天两头打电话甚至上门,让作者更有紧迫感。当然,也不能因此而扰乱了作者的写作,这个根据作者的实际情况而定。④作者写作是件苦差事,非常消耗脑力和体力,编辑也要理解作者,不能因为期限内没有拿到稿子而不断施压,要研判形势,多做思想工作,如果因一些特殊原因作者无法完成,只能放弃重新请人了。

拿到稿件,编辑要马上审稿,以做出综合判断。有人认为稿件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作品,编辑只是将它进行排版印刷。那是对出版工作的误解。作者很容易忽视像标点符号、文字、语法、逻辑等问题,包括体例的不统一、术语使用不规范、量和单位的误用等等,这些都需要编辑的过硬技术和胆识,还要有旺盛的精力去执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地对书稿进行反复打磨。有时编辑不仅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来发现错误的字词句和符号,还要大刀阔斧地删改书稿,甚至对一些文段推倒重来,以此来提升书稿的质量。可以说,编辑就是一个困在书里的人,为她苦为她乐,编辑加工一部书稿比外科医生的一场大手术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持续的时间更要长得多。这就需要编辑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判断能力以及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不是热爱,一般人也是难以坚持的。

隔行如隔山,要做到作者和编辑的相互信任理解,是不容易的。一个优秀的编辑,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既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也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谈稿件时,编辑既要谦虚,也要自信,但是,谦虚不是低头哈腰、唯唯诺诺,自信也不是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特别是面对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分量的作者时,就会出现不对称、不对等的情况,编辑也不能慑于对方的地位和权威而不敢提出质疑和意见。反过来,也不能因为作者是无名小卒或年轻的晚辈而轻视,使用生硬的语气,端着架子摆谱,或者像大咖一样对作者进行盛气凌人的说教。在一些专业领域,编辑有时就像门外汉,必须抱着学习的态度,切不能不懂装懂。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年轻编辑会随意改动作者的表达方式,甚至曲解作者本意,这会使作者非常生气,个别作者会认为“我就是专家,我的作品已经在报社发表过了,不允许外行人随意改动我的作品”。那么,编辑是否因为作者是领导或专家而以“忠于原稿”为借口而不敢改动?当然不能。“忠于原稿”是忠于主题思想,忠于语言表达特点,但是对于原稿的错误不能将错就错。因此,编辑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来琢磨稿件,一方面要避免在与作者谈论书稿时三言两语就进行不下去了;另一方面要理清书稿脉络,捕捉和梳理书稿的亮点和问题,提出合理中肯的修改方案,便于向作者清晰地传达核心的修改信息,帮助作者完善作品。编辑下笔修改稿子时要慎之又慎,务必要有依据,红字是不能随意写的,有些改动必要时还得征得作者的同意。诚然,编辑必须依靠作者,尊重作者,不过,也要让作者明白:术业有专攻,他们不是什么都是对的,必要时要退改。

编辑与作者在合作过程中常常会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由此产生分歧或矛盾。譬如,对作品的看法或评价不同,相互的工作风格、交际方式不相适应,审美素养有差距,付酬方式不清楚,等等。编辑要与作者保持无缝化交流对接,很多话都要说在前面,不要不好意思,便一直拖着,也不能模棱两可,订好合同,就按合同行事,不能等到事情发生后再去补救。

有时,作者为了拿到一些赞助费,会在作品中植入一些软广告,或文字或图片。特别是在一些理论专著中,如果出现这类内容,则大大降低了图书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削弱了学术著作的纯洁性。针对书稿内容出现的广告,编辑应与作者沟通,做删除处理;可以通过封二、封三、封底、书签、勒口、插页、腰封等做公益性广告,为读者增加消费附加值,为出版单位提升“两個效益”;还可以在前言、后记、封二、封三等适当的地方对赞助方表示感谢。

作者交稿后,总是希望出版社尽快印刷出版,让自己的作品早点面世,但是,对于编辑来说,出版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编辑、审核、校对、排版、设计、包装等,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其他的工作都无法进行下去。有时还会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而影响到出版的周期,作者急,编辑千万不能急,越急越容易出错,一定要把程序走完,各种资料字据务必要留存。图书与其他行业不一样,书没出之前什么都可以改,书面世之后想改都无济于事了,留下的只会是深深的遗憾。

编辑和作者的分歧矛盾各式各样,但二者不是对立面,这就需要双方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换位思考,给予对方最大的理解和信任,彼此多沟通多交流,方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后期的关系维护

编辑把书做出来后,就没什么事了吗?不,编辑还要协调各种关系,还要组织相关的新书发布会,举办读书沙龙、交流研讨会、书展营销,除了在实体书店摆卖,还要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借助丰富的网络载体营销,如网上超市、微信、公众号、直播带货等。笔者在做一本急救书时,为便于广大读者更直观地学习,笔者还与相关机构联系,为该书配套相应的专业教学视频和课程培训体系,使该书还具有线上视频学习、线下实操培训的鲜明特色。如此,作者对编辑的服务也非常满意,图书的传播功能也得到最大化的体现。该书不仅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很多人认为书出版后,编辑与作者往来就没有了,这是不妥的。编辑应当与作者保持友谊,切不可有需要的时候就密切联系,不需要的时候就中断联系。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不是纯粹的生意关系,作者就是编辑最大的资源,关系一定要维护好,不能轻易放弃。即使不再合作,也不能影响往后的交情,或许还有其他合作空间,比如可能得到一些新信息和行业的研究动向。无论是否成功合作的作者,编辑都应记录下所有作者的详细信息,建立作者资源数据库,要做得详细一些,留作备用。笔者原来是做教育类图书的,确切地说更多是教材教辅,这些书的作者基本就是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但是后来听从组织召唤,工作岗位有调整,便中断了业务往来,相互间的联系也就没那么频繁了,只是节假日相互问候,有时也喝喝茶叙叙旧。有一次笔者需要请特级教师上课,没想到他们这些学科带头人爽快地答应并提供帮助。还有一次笔者苦找康养类的专家未果,一名曾经的教研员作者则向笔者推荐了他的一位专家朋友,给了笔者非常大的支持。当然,面对没有达到出版要求的作品,编辑要退稿不退人,要对作者进行鼓励,感谢作者对出版社对编辑的信任,并鼓励作者以后有作品继续向出版社投稿。

四、结语

作者是花,编辑是叶,二者互依互美、共同成长。维护好和作者的关系,编辑就要学会与非常有个性的、形形色色的作者打交道。编辑要坚持不触碰出版红线,对各种作者一视同仁;要懂得尊重作者的人格、学术观点和语言风格;要谦虚地向作者学习,也要向作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作者产生矛盾分歧时,不可“拖”字处理,必须及时沟通,妥善解决问题。如此,编辑和作者才能建立起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才能携手并进,合作共赢。

(作者单位系海南出版社)

猜你喜欢
编辑加工约稿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实用临床医学》约稿
约稿启事
约稿通知
策划编辑成长之路
中小学读本编辑加工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专业学术图书审读及编辑加工的三个能力
责任编辑如何防范版权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