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设计启蒙
——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2021-10-27 07:26宁凯刘洁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5期
关键词:通感空间设计建筑设计

宁凯 刘洁

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36

1 课程背景

低年级《建筑设计》是建筑学及城乡规划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形态和空间构成理论进行建筑空间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基本功,为后续的建筑设计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也是学生真正开始做设计的入门阶段,在整个建筑设计课程体系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课程通常开设于大二上学期,虽然大一进行了整整一年的初步训练,但由于课程的安排,到大二的《建筑设计》才真正开始接触建筑及空间的设计。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在设计的入门阶段很难进入状态,一旦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很多学生到高年级也难以建立空间思维,不能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这会严重打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该课程虽然涉及的设计题目往往都是一些规模较小,功能较为简单的空间或建筑,但如何一步步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今后高年级更为复杂的建筑设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2 现状问题的分析

2.1 教学内容缺乏过渡与衔接

在现如今的建筑设计基础教育课程,大部分高等院校仍沿用着在20世纪对中国现代建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布扎体系(the Beaux-Arts Method)”[1],这种源于巴黎美术学院的教育体系强调基本功的训练,但缺乏对空间思维的训练。虽然在大一下学期的初步课程中也设置的有以简化版本的“包豪斯体系(Bauhaus Modern)”为核心的以平面、色彩、空间为主的三大构成训练[2],但往往过于抽象,当学生在大二开始进入以类型建筑设计的学习中,难以将其转化成空间设计的语言,在教学内容上缺乏过渡与衔接。虽然现在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对建筑基础教育进行了改革,即在大一就着重进行空间思维训练,但对于大部分普通院校而言,这种大的教学体系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是一步步进行摸索。而此次课程的调整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的一次教学实践与探索,促使学生快速建立起空间设计思维,为中高年级的设计课程打下基础。

2.2 任务设定脱离学生生活

从二年级开始,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通常变成了类型建筑设计,低年级的设计任务一般是100~200m2的小型建筑物。由于该课程是学生第一次真正开始接触建筑设计,如何使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设计思维,第一个设计任务的设定就显得至关重要。虽然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建筑,但学会以设计师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建筑空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当任务的设定与学生生活越接近,学生能作为亲身使用者时去体验和思考,就越容易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与兴趣,越有利于他们设计思维的快速建立。在以往的教学中,曾以游船码头作为第一个设计任务,虽然这种类型的建筑规模和功能都不复杂,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并不高,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该类型的建筑概念模糊,而且也缺乏对建筑与场地的处理能力,教学效果欠佳。

2.3 设计过程中对模型的重视程度不足

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安排通常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即开题——调研报告——一草——二草——三草——正图,建筑设计课程往往注重过程草图的表达而忽略过程模型的推敲,只有在正图阶段才对模型表达有所要求。但实际设计过程中模型的推敲对空间设计的作用不可小觑,大多学生在设计入门阶段难以建立起二维图纸到三维空间的转换,简单地以为建筑设计就是对功能房间的排列组合,而缺乏对整体建筑体量的考量及空间塑造的思考,做出的设计往往缺乏创新。而模型的介入就可以大大改善这个问题,在设计之始就让学生对体量、比例、空间的塑造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将模型与草图相互结合,更有利于设计思维的建立,在启蒙阶段就培养起良好的设计习惯[3]。

3 课程教学实践

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在近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教育模式进行了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内容的调整

3.1.1 任务设定贴近学生生活。设计选题尽量选用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设计题目及地形,在学生进行调研后对场地形成一定认知后自主完善任务书,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以《建筑设计》第一个设计任务为例,设计任务是广场遮蔽物及外部空间设计,这也是外部空间限定的升级版,更好地实现大一基础训练与后期建筑设计的过渡。所选用地是位于本校校园内食堂与大学生活动中心之间的一块绿地,现为校园内一处供师生休闲休憩的游园。该设计至少要满足学校师生遮阳、避雨、休憩、交流等功能。除此之外,学生在调研过程中可对该场地功能进行扩充,根据使用者的行为需求进行功能策划。

3.1.2 加强对整体环境的把控。为了加强学生对整体环境的把控,对设计任务做了一定的创新。目的是在学生初次接触设计时就开始着重培养他们对建筑和场地关系的认知,强化对建筑环境的整体意识。设计用地选取到校园内,也更有利于他们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亲身体验和发放问卷、访谈等形式,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和对整体设计策划的能力。

3.1.3 强化空间设计的逻辑性。通过环环相扣的专题设计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与掌握,如图1所示:场地调研、分析与功能策划;环境行为与场所空间构筑再到简单建筑的空间建构。让学生熟悉方案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强化从场地认知——概念生成到空间——形式建构的逻辑性。在学生初次接触设计时就开始着重培养他们对建筑和场地关系的认知,强化对建筑环境的整体意识。在设计进程的系列专题中,训练设计思维,推进设计思考。这相对于以往的“假题”任务而言,更加强调前期学生场地的调研及分析,对于他们空间设计逻辑性思考的培养更加有利,在空间设计启蒙阶段能帮学生打下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图1 专题设计训练

3.2 教学方法的探索

3.2.1 强调设计分析与概念表达。在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中,建筑设计类课程的考核标准往往过于重视最终正式图纸的表现效果,而忽视方案自身的设计分析及逻辑生成过程,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在空间设计的启蒙阶段,更应该强调建筑方案设计分析与概念生成的逻辑表达,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知到建筑设计的本质,了解建筑与周边环境、地域文化、时代发展、人类社会等各个方面强烈的联系,并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的分析与思考,将其转化成设计语言,这种能力是当下国内建筑类高校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迫切需要关注与提高的建筑素养[4]。

3.2.2 以模型为主导,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以学生的阶段性草图作为平时考核的重点,但却容易忽略过程模型的考查,长而久之,学生就会越来越不重视草模的制作与推敲,而是一味地追求草图的绘制,这对于处于空间设计启蒙阶段的学生,是非常不好的一个习惯。因为过程模型的制作与推敲并不简单是对他们动手能力的一个培养,更是建筑设计一个非常强而有效的设计方法,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们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还很欠缺,借助模型这个工具,可以更加容易地使他们脑海中模糊的想法形象化,也更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在《建筑设计一》的课程改革中,每个设计阶段都加入了模型的考查,而且要求学生以模型作为整个方案的主导,也正是如此,使得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设计出的空间较于往届作业更加灵活且丰富[5]。

3.2.3 结合网络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课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当今时代的教育模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当下的后疫情时代,做好线上线下的混合课程显得更加迫切,特殊时期还需完全依靠于线上网络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目前,我校的网络教学主要依托学校的学在城建平台和学习通APP开设,将教学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课下查漏补缺。同时可以利用软件在课上形成很好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课下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布置教学任务,并按时要求学生作业上传,进行网上批阅、讨论,便于学生作业存档。尤其在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也可以依靠网络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

3.2.4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在课程中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定期组织学生以PPT或是模型+草图的形式进行方案汇报和互评,反转课堂, 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将学生的阶段草图、模型、调研报告、方案汇报、团队协作、网络课程等都作为教学评价的新模块进行优化组合。组织学生教师进行集中评图、展览,采用现场教学的模式,当场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反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不仅能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6]。

3.2.5 注重“通感”能力的培养,拓展设计思维。人们在审美活动中通过一定方式使各种感官产生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产生新奇的效果,我们将其称之为通感(Synaesthesia)。这里所指的“通感”则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出现的,是一种能触发创造发现的思维活动。在空间设计启蒙阶段,注重学生“通感”能力的培养,可以拓展他们的设计思维,使得设计具有更大的艺术容量,更加具有表现力和创新性。

在此次教学实践中,有同学是以文学意境作为设计概念,形成建筑与文学意向的“通感”,将文学意向中的“行云流水”,通感为自然中山川河谷及大地褶皱之态,运用曲线的元素,设计出造型轻盈的白色廊架,与蜿蜒的水系和路径交相呼应,形成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建筑空间;还有同学从摇滚音乐的特点出发,运用“通感”的手法将摇滚乐的“炸裂”“不羁”转化成设计的语言,为校园中热爱摇滚乐的师生创造了一个以摇滚为主题的活动空间,通过对地形高差的处理为这些音乐爱好者们设计了小型的观演空间,使功能与形式取得了统一。

4 结束语

我校对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一直进行着不断地探索,本文以二年级作为空间设计启蒙的《建筑设计一》课程为例,探讨了近年来对其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一系列革新,力求在启蒙阶段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使他们更快地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为中高年级的建筑设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教学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与尝试,才会最终寻求到最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在探索中需要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并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路,为培养更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建筑类创新性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通感空间设计建筑设计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