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斌
(陕西省清涧县水旱灾害防治中心,陕西 清涧 718399)
清涧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地处黄河中游与无定河下游,致使清涧县主流水与重力侵蚀严重。同时,由于清涧县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影响,在清涧县主汛期期间,黄河与无定河水位会大幅度上涨,一旦泄洪与防洪措施缺失,发生溃堤现象将会对清涧县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反之在清涧县旱期,黄河、无定河水位下降,地表水缺乏,将会严重阻碍清涧县水利、农业灌溉等工程发展。基于此,随着清涧县不断发展,有关部门应针对该地主汛期水旱灾害等问题,完善优化防御措施,从而严防退水溃堤,保障清涧县生产生活安全。
清涧县水旱灾害主要以洪水为主,旱灾次之。清涧县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55’~110。38’,北纬36°57’~37°25’。清涧县境内存在:一级河流——黄河、三级河流——无定河、四级河流——秀延河,以及295 条四级以下河流。由此可见,清涧县水域充足,且黄河作为其主要河流流域,流程高达57km,流域面积约408km2,平均流量约933m3/秒,总流量约294000000m3[1]。
与此同时,清涧县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促使清涧县受气候影响四季分明,但于6-9 月份期间,清涧县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会出现强降雨天气7-8 月份期间持续降雨量将占年降水量80%,最大降水量可高达736mm。
由此可见,6-9 月为清涧县汛期,7、8 月为主汛期,于早年间1991年与2002年该地曾在主汛期间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受灾严重[2]。
新时期清涧县发展中应加强主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立清涧县水旱灾害防治指挥部,设立灾情指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调动“县发改、水务、气象、住建、交通、公安、消防、医疗、电力、街道社区”等单位,构建预防、监控、救援、信息、调度、后勤等小组,从而针对灾害险情做到一方面严防水退溃堤,以防历史险情再次上演,另一方面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采取防控救援举措,进而将灾害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检查清涧县境内各堤防安全是严防退水溃堤的基础,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堤防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从而对其进行修复,进而提高堤防抵御洪水灾害性能。与此同时对境内堤防进行检查后将检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掌握堤防运行动态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堤防进行维修养护。
首先,常规性检。常规性检查应由水旱灾害指挥小组内相关人员负责,在主汛期内的检查频率应以周为单位,每周至少三次,并且在主汛期需要根据水位变化以及降水情况相应增加检查次数,从而保证堤防功效。常规性检查内容为:
检查堤防整体防洪性能。
检查堤防表面是否干净整洁。
检查堤防土体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有无裂缝、断裂现象。
检查堤防迎洪面是否存在下沉、向外倾斜现象以及是否有竖向贯穿裂缝。
检查堤防有无冒砂问题出现以及地基有没有外露。
检查堤防桩头是否被腐蚀损坏。
此外,相关人员在对进行常规性检查时需要随身携带检查列表,并根据实事求是原则将实际检查结果按照表格对应内容填写,一定要保证填写结果准确有效,从而在安全隐患诊断以及在堤防后续防洪加固工程中提供有效参考。
护岸动态监测一般主要集中在汛期前后阶段,并根据下表(1)护岸状况评定标准表及时判定定期检查时间,如当护岸达到二类或三类状况时需要立刻对护岸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要求相关专业单位对流域的水位、潮涌等变化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到的动态结果整理成书面报告,在一定情况下上交防洪部门,以及为后续严防溃堤工作提供依据。
表1 护岸状况评定标准表
当护岸出现明显安全隐患时,为避免护岸无法在水旱灾情出现时,有效抵御洪水灾害,进而发生溃堤现象,应立即采取维修加固技术,而维修加固技术的实施需要引入竞争机制即要严格执行施工队伍招筛选机制,参加筛选的单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具有强硬的护岸维修专业技术以及维修经验,并执行过较为成功的护岸维修项目;第二,单位需要具有一定规模性,并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第三,单位在业界内形象口碑良好,具有较好的业绩水平。
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不仅可以在众多优良单位中选择出最适合本次护岸维修工程项目的单位,还有利于将诚信差、施工能力低、无资质单位排除在外,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后续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缺陷。
护岸主要维修加固内容为:(1)水泥基综合材料勾缝。(2)护岸迎洪面充注砂浆。(3)更换石条以及利用砂浆勾缝或丙乳砂浆修补胡护岸裂缝。(4)水泥基勾缝或丙乳砂浆修补单块风化条石。(5)利用水泥基材料对护岸灰缝脱落处进行综合勾缝(6)利用高强度速干混凝土或水泥基修复冲损、裂缝、轻微松动处。(7)针对护岸条石上翘、松动、风化、断裂采用条石镶嵌更换、M10 砂浆填缝技术。(8)针对护岸局部破损采用护坦翻修,下层铺设反滤层技术。(9)针对护岸排水桩桩头腐蚀损坏断裂采取木桩更换处理[3]。
水旱灾害的有效预防可以大大降低清涧县经济损失,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所以对相关水旱灾害预防人员的培训可以逐步开展起来,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考核,从而提高水旱灾害监测和预防工作质量,进而及时做好水旱灾害信息播报。同时,在相应社区街道成立水旱灾害防控小组,对水旱灾害进行专向监测,同时,还应将水旱灾害的预防工作内容细分到个人身上,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最后对水旱灾害监测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将信息上报水旱灾害防控指挥小组负责人,由其对各小组进行调控,从而做好水旱灾害预防措施,确保清涧县生产生活安全。
在对水旱灾害监测地址的选址过程中,必须择优选择方便对水旱灾害进行监测的特殊位置,并将监测到的灾害信息通过智能化的传递方式进行传递,保证灾害信息的时效性。此外,还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加强水旱灾害预防过程中用到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乡村的广播站设施,实时向农户反馈水旱灾害的具体情况,做到基础设施建于人民用于人民。
此外,还应注重堤防、护岸建设材料质量,以穿堤涵闸、涵洞建设为例。在堤上修建涵闸、涵洞,涵闸、涵洞的建设材料必须采用钢筋混泥土进行建造,涵洞必须与堤断面相符合。为避免出现四周渗水现象,涵洞地基在建设时必须保持地基面水平一致。在建设过程中要准备足够的土性一致和具有粘合性的回填土,如需填土则需从两侧以每层16cm的标准的进行回填,以确保项目建设的每一步都符合设计要求,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堤护岸御水旱灾害效用。
以农业与气象部门为例,应加强农业生产部门和水利气象灾害部门联动,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协调发展,双方可以对气象环境共同监测,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结合精准的气象信息,对即将到来的气象灾害提出预防方案,及时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调控,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的结合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有效提高农业产值,确保农业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前端水旱灾害动态监测信息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传达给企业、居民手中,从而保障预警工作成效。
伴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已经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中,促使着社会各领域向着更好、更快、更强发展。基于此,在信息化时代下,基于水旱灾害防御下的护岸管理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基于传统运行管理模式下积极进行先进技术融合,打造信息化管理模式,具体策略为:
第一,创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相关管理部门应引进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根据护岸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在平台上构建相对应的水旱灾害监督管理模块。
第二,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应根据不同部门所负责的不同工作内容设计功能分区,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将每天所开展的工作内容进行记录,例如,以检修人员为例,检修人员需要将今天对护岸各设备功能的安全状况以及是否有设备出现故障等内容实事求是的记录到管理系统内,从而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护岸运行状况,以至于在发生水旱灾害险情时可以及时进行控制,提升护岸安全运行管理的时效性以及监管力度,进而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垮坝等事故发生。
基于护岸安全运行的监测管理工作是确保护岸平稳、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而护岸所具备的设施建设则是护岸安全监测工作可以顺利开展的有效依据,因此,为提高工作质量,严防溃坝,有关部门需要完善清涧县各护岸设备设施建设,使其符合现代化护岸运行发展,具体策略为:首先,加大财政支持,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护岸设备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其次,利用号召力以及方针政策通过不同路径吸引护岸建设投资。
同时,相关部门为提高护岸安全监测管理工作效率,应开展自动化护岸监测管理,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自动报警系统、远程操控系统、水位自动监测调节系统等,从而可以对护岸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进而在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措施,保证护岸安全。
综上所述,护岸与堤防是主要防洪泄洪以及保障水库水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清涧县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主汛期水旱灾害防控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农业灌溉发展。基于此,为有效保障清涧县健康发展,应加强护岸与堤防建设。